张燕玲:中华民族发展还应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

2016-01-21 16:37孙建辉
中国教师 2014年21期
关键词:弟子规中华传统

《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有何意义与价值?

张燕玲:教育部是在今年3月的时候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教育体系中来,我觉得这非常有必要。就拿语文教科书来说,不管我们强调不强调、突出不突出,中国传统文化都渗透在我们的语文课程与教材中,因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无法割断的,但从前我们并没有提到如此的高度。现在虽然教育部颁布了《纲要》,但我认为社会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太够,还缺少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认同、自觉弘扬和坚定捍卫。党的十八大提出过三个“自信”,就是中国特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其实从中华民族发展而言,我认为还应有文化自信。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取得众多受人瞩目的成就,我们渐渐有了民族的自信,开始反省、反问自身文化的价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纲要》的颁布适逢其时,表明我们今天已经重新审视考量与认识我们中华文化的价值。

一个民族不管怎样,她都必须要无条件地热爱自己的文化,更何况我们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这是让我们每一个国民不仅有黄皮肤、黑头发,还要有一颗中国心。这中国心拥有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我们要立根于中华文化,所以习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中讲道,“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是的,如果我们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就等于切断了我们的血脉,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意义与价值的高度阐发。文化的教育传承一定要从学生开始,特别是从小学生开始。现在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全球化、国际化,具有民族特点与本色的事物越来越少,特别是经过五四时期和改革开放的“西化”,我们的国民和我们的传统文化越来越隔膜,中华文化发展实际上出现了断层,如果我们今天没有意识到并强化与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中华民族就可能会有很大危险。

《中国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教师节时提到,对语文课程,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张燕玲:我非常同意习总书记的这个提法,不仅不应该删掉,而且应该加大。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是从小的熏陶濡养,而从语文习得的角度来讲,是因为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时期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能够背诵大量的耳熟能详的经典诗文,能够奠定一个人一生的文化基石,这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现在我们的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就是因为他们胸无点墨,该铭刻于心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经典诗文太少,囊中无物,当然不能汩汩泉涌。古人说,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就是说,如果我们有几百首诗储存在大脑中,就有了生发、化合、创作的基础,再加上我们对生活的感悟,佳词丽句就会喷涌而出。从小背诵古诗文是提升语文表现力的不二途径。

而且,中华古诗词确确实实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无论它的表达方式、审美意象,还是审美写意的意境营造,都独具中国特色。因此,我觉得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非常富有特点与亮色的方面。所以,不仅不应该删掉,反而应该大量地增加,但应该增加到什么程度合适呢?其实,古人,或者说20世纪20、30年代的一些“大师级”人物,如钱穆、胡适、鲁迅、杨振宁,他们都是满腹经纶的。因为具有古代文化的经典熏陶与文化底蕴,他们才能成为佼佼者。但这个文化素养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要有“童子功”。如果缺乏童子功,当我们成人之后再去学习的话,可能事倍功半,效果就会差很多。背诵中华优秀经典诗文的时机非常重要。

《中国教师》:您认为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张燕玲:所有的文献典籍都是用文字写成的,语文本身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途径获取我们对作品或者内容、思想情感的了解与把握,所以它必须要靠文字这个载体。民族传统文化虽然广泛体现在建筑、绘画、音乐、服饰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更多的还是通过文字这个媒介和载体来传承,所以语文学科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方面的使命与任务和其他学科相比就更加突出与重要一些。

并且,我觉得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具有一个奠基的作用。它本身是一个基础学科,对个人的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可以离开数学,但他不可能离开语文,我们一辈子都要生活交流,都要和语言打交道。其实,生活即语文,语文无处不在,所包含的文化也无处不在。在古代,语文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所有一切用语言文字形成的东西都是语文,就像是空气中的氧、海水中的盐一样,有质而无形,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实际存在着。而且,以前文史哲是不分家的,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用语言作为载体,通过语文的渠道获取,最终归属到语文中。

《中国教师》:在当前语文学科课程与教材设计中,您觉得它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如何,这一比重对学科教学产生哪些影响?

张燕玲: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比如说现当代作品中有没有传统文化的因子。文化是一种血脉传承,它会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以各种方式隐含在作品中。文化的内容是立体多面的,民族的心理、情感、审美、表达方式等都是文化的因素。但我认为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还不够,充分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篇目比例还比较少。例如,语文教材中,至少从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的数量上说,其篇幅就非常少,当然因为教材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时间又紧,我们不能将它全部变成古代文化的内容,现代的内容也不可或缺。但是我们可以将课上与课下相结合,从课堂向课外去延伸,让学生通过课内的“斑”而去窥课下的“豹”,自己去读、去品,因此应加大对学生从课堂向课下延伸与引导的力度。现在语文教学更多关注的是有限的课堂,但语文学习需要学生自己去读书,自主地、独立地学习。

我们的教师绝大部分是在新时期慢慢成长起来的“80后”,还有一些教师是“70后”、“60后”,都缺少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积累不够。例如,现在我们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我们的很多教师却是和学生一样,第一次读《弟子规》、《三字经》。现在我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让我们未来的教师一定要奠定好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因此,我会让我的学生读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中庸》、《老子》、《文心雕龙》,争取让学生读够100遍,能通解大意。如果教师没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就会心虚,而且没有自己的感悟,很难有传道的热情与真诚,很难领会与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只有当我们读完《弟子规》后,才会知道它是否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教师必须自己先读、熟读,尽管我们还达不到研究的地步。但是如果教师连中国文化经典读都没有读过的话,是很可怜、可悲的。所以说现在我们的师范教育任重而道远,弘扬传统文化的最重要问题是缺乏应有的能够担当起这个任务使命的教师。

《中国教师》:就教材的编写而言,您认为在设计教材内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才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张燕玲:在教材编写方面,我们当前可能更多地强调现代性比较多一些,强调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些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它和现代社会生活的隔膜,或是它没有与时俱进的那种迂腐、落伍、不合时宜的内容,比如,一些古代礼仪、观念意识。是的,我们的生活已经不同于孔子、孟子时代,但文化不同于科学技术,文化是血脉,我们首先要了解,然后才能去甄别,最后才是扬弃。值得发扬、汲取的内容,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确实并非全是精华,就像手心手背一样,我们不能只汲取其一面,要在吸纳文化时注意不要抛离具体语境,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看它的合理性。我们在看问题时要抛开一些具象的表浅的东西,更好地发挥与弘扬其内在的精神,吸纳和传承它里面的一些精髓。比如,有人会讲岳飞是愚忠的,那我们如何在当今时期看待忠君思想。其实,古代忠君思想中的“君”实际是一种象征,象征国体,忠君其实就是对国家的爱,对国家的深厚责任,因此,我们要将一些外在的东西剥离掉,吸取最核心的精神内核。

另外,今天我们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与理念层面的,而不是外在形式上的“一切都要复古”,是要从根本上继承古人的修身、诚信、勤劳、和谐、辩证,儒家的君子人格、士子气概,是从更高的精神层面汲取营养。习总书记讲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的内核,但如何能够源源不断地将它传承与发扬,我认为需要有中国特色,有中国气派,采取鲁迅的“拿来主义”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教师》:现在许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选修课或校本课程,您认为在学校自主开发的这些课程中应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张燕玲:我认为各个学校在自主开发课程时应因材施教,注重实效性,这个实效性不是要轰轰烈烈地走一些过场,文化不是搞运动、做活动,它是一种熏陶和潜移默化。传统文化要渗透到我们的思想情感中,生根入心,渐渐落实到行为规范中。现在很多学校会在入学初让学生读《弟子规》,无论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甚至一些企业也会用《弟子规》进行企业管理。当然《弟子规》中的某些内容不太合时宜,但总体来讲还是适用的,不必咬文嚼字,不必追逐细枝末节,对不合时宜的部分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还可以根据时代变迁,适当地改动。当今世界强权独霸,秩序混乱,缺乏一种互相宽容、互相换位的多元的共存和和谐。早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讲过一句话,“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要到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孔子的智慧是什么,就是我们每个人要自我修身,严于利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但也有很多人担心我们的这种文化是不是会让我们民族太保守、太因循而没有创造力,没有冒险精神?其实这是对传统文化、儒家精神的误解,杀生以成仁、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才是儒家精神的内核,两千多年前的见解,依然历久弥新。只要人类存在,人性就有恒久性,先贤的智慧就有永恒的价值。

从语文课程来讲,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中华古文诗词的诵读课,如古诗文、《弟子规》、《礼记》等合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核心的课程,让学生习读这些经典著作,耳濡目染。我们需要有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选本),这是因为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最基本的内容,要让这些思想深入人心,就是要过心,要了解,要慢慢地在自己的行为中践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些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但我们要读,要了解这些精髓内容,才能“君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才会“吾日三省吾身”,进行反省。因此,必须要大量地阅读经典,让经典入心。不一定需要整本读,但也不能如同我们目前的教材一样,只是蜻蜓点水。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一些学校会在孔子诞辰日进行孔子祭祀活动,让孩子给母亲洗脚……这些方式是否有作秀的嫌疑有待商榷,但这些类似的活动,能够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付出,让他们有感恩之心,通过活动,将传统文化理念践行到孩子的行为规范中去,还是值得肯定的。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些社团,让学生发展一些兴趣爱好,如京剧、戏曲、太极、武术,但不应面面俱到,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发挥学校和地区优势。对传统文化,我们现在一些人好像不大喜欢,主要是不了解,不去接近,当他们了解了,接触了,就会慢慢地爱上。所以,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让孩子们了解,了解了才会热爱,热爱了才会发扬。

《中国教师》:您认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措施,或者说您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张燕玲: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只能是尽力而为,因为现在我们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还没有发生改变。比如,在大学,我在师范生的课上会采取一种积极倡导的方式,让学生接触经典诵读,在师范生进行语文教学试讲时,我会抛弃原来讲教材的方式,变成讲《论语》,让学生一举多得,既进行了试讲,符合语文教育的试讲方式,又会“逼迫”学生,或者说客观上督促他们接触和触碰经典,当然这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因为在大学教育中,我们没有系统而完整地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孟子》,我们只是知道了它们的主要思想、基本特点,我们离经典太远了。我们这一代人几乎很少有国学底蕴与滋养,开口不能说,举手不能书,胸无点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应该从蒙学阶段的幼儿园、小学就进行大量的古代经典的积累,在中学、大学的课程里加入经典诵读的内容,这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师范生,必须加大力度。

对中小学教师来说,现在还是有点茫然的,虽然有《纲要》,但不知应该怎么做。现在的教育很功利,如果高考的方向没有确定的话,教师是不知道怎么教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现在还没有太切实的官方行为。真正的落实,恐怕还是要根据国情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来进行。当前,我们教师可以做的事情就是通过选修课、课外阅读指导的方式,在语文课中留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等。但体制内的推行还是存在诸多困难。学生很功利,中考高考不考,就会很抵触,没有时间背,不想背;教师也是功利的,不考就不教,一切为考试和考分。即便教师有高屋建瓴的眼光,但迫于家长、学校各方面的压力,也不得不功利。我认为这种怪圈一时半会儿是很难打破的,只能看教师自身有没有足够的个人魅力与影响力,让学生真正从经典中感受价值,获取益处。

现在有些学校会将军训改成文训,或者将军训与文训结合起来,在军训过程中让学生背诵《弟子规》,读《论语》,效果还不错,特别是这种集中强化的学习与诵读,对学生的改变是比较明显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在有“中华诵·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学会,学生早晚都会诵读经典,虽然他们错过了最佳的记诵年龄,但在理解力上增强了,一些学生还会整本背诵《论语》、《大学》、《中庸》等,这是让我感到比较可喜的一种现象。我的研究生每周会有一次4小时的读书会,读《论语》、《老子》、《文心雕龙》、《弟子规》、《千字文》,收获也很大。传统文化教育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与推进之路,也需要相应的官方措施,思考如何将其纳入考试制度体系中去。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弟子规中华传统
弟子规
弟子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少年力斗传统
弟子规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