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通
【摘要】听课评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手段,是一门关于教学的艺术,也是一种校本教育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校园新文化。它是一种建立在细致的课堂观察基础上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的综合性教学研究活动。本文主要从听课评课的重要意义、取得的成绩、存在的误区和重建途径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校本 听课评课 新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78-02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立足本校的传统和优势,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适时适量地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重视听课评课工作的重要意义
听课评课,是把握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通过听课评课,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感性信息资料,认真细致地甄别认定他人课堂教学优劣并把这种认识上升为一种理性的学习、评价与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才能真正把握课堂教学的规律。
听课评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石。听课评课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手段与途径,借助听课评课,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听课评课,是教师专业进步成长的阶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经常性地对其他教师的课堂进行仔细的观察、研究与评价,联系自己的教学进行目标明确的反思与改进,不管对年青教师还是富有经验的教师,都是受益非浅。
听课评课,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听课评课过程中,我们只有用先进的课改思想去观察、分析、透视每一堂课,才能对课的优劣作出客观、正确、科学的判断,在给授课者正确指导的同时实现自身教育教学技能质的飞跃,从而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听课评课研究取得的成绩
更新了教育观念,引领了教师专业成长。听课评课活动及大地调动了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大教师在听课评课活动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课堂教学,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充实发展了新课程理念,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例如,我校教研组长在听评《企业与劳动者》一课中,就能在观察课堂师生的教和学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教师特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具体情况结合学科特点,适当应用教育理论,对教学活动和活动引起的变化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的听评课无疑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极有作用的。
营造了学校的合作文化,提高了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完整的课堂观察程序不能没有教师的合作行动,教师要开展课堂观察,就要改变原来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要与其他教师共同来探讨课堂教学与学习的专业问题。通过听评课研,教师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在行为上,都要更加地开放与善于合作,这样日积月累,合作文化终将在校园内逐渐发芽、成长。
此外,教学三维目标系统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课堂结构安排灵活多变、课堂教学高效性、学生发展个性化等都是听课评课研究带来的可喜变化。
三、当前听课评课工作存在的误区
缺乏明确目标,无助改进教学。听课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技能,要求听课者能集中心智观察,及时、准确地收集课堂相关信息,这对听课者在专业技能与自身素质方面有一定的要求。目前许多听课评课流于形式,听课缺乏明确的目标,评课时又泛泛而谈,对听评课参与者教学水平的提高助力不大。
注重教学手段,忽视教学实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多样,但教学评价的改革相对滞后,导致在听评课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只关注到教学的手段与方式,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没能抓住高效课堂这一核心。
注重学生主体,忽视教师主导 。一切为了学生的以生为本思想的确立,无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课堂中教师则是指挥者。我们有的教师在听评课中习惯于把目光聚焦于学生,而忽视了教师在课堂生成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最终的评课就无法 “两手抓”, 实现提高听评课者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此外,听课无准备,评课较虚假;听课无目地,评课不专业;听完走人散会,不做深入不研究等也是当前听评课工作存在的主要误区。
四、对重建听课评课新文化的几点思考
(一)有准备地听课
1.基础:课堂观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堂观察在听评课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学教师的关注。是否具备一定的课堂观察能力,将直接影响听课效果与评课成果。课堂观察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在每次听课前都能有明确的目的和规划,自觉融入课堂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认真做好课后的观察、分析和评价。我们听一节课成功与否,不仅要观察教师讲了多少,更重要的在于观察学生学会了多少。
2.核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实现是双向的,这里面,既有学生思想的成长、知识的增长、学习方法的成熟,也有授课教师自身教学思想的更新、学科素养的沉淀、教学技能的提升。我们听课听什么?就要观察课堂的教学效果,观察预期教学目标实现程度,观察整个教学过程运作状态是否良好。教学效果的核心是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即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个性,而通过听课,我们同样可以在课堂观察中去探索与发现实现高效课堂的一般规律。
3.重点:一听二看。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是教师的教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的活动,因此我们在听课时要一听教师怎么講,二看学生怎么学。听,就是要听教师怎么确定与实现教学目标;怎么讲教学重难点;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启发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听课更要关注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那些活动,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设计哪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等。看,就是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是拘谨地静坐呆听还是振奋地互动问答;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看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认知、理解与运用;看学生是否在创作性地进行学习;看学生是否建构了学习共同体;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等。总之,看学生用心去发现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尊重、合作与共享。
(二)有目的地评课
1.评课立意正确。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们进行评课的归宿点,通过评课我们可以辨别出课堂教学的优劣,也可以分析出课堂教学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各个教学环节的得失,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水平的提高、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在师生关系方面更加注重赞赏与尊重,在教学关系方面更加注重合作与引导,在自我修养方面更加注重课后的教学反思;在与其他教师的关系方面更加注重协作共进。为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课程改革,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通过自我调整,不断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评课工作归根结底也是为新课程改革这一过程服务的,即为听评课参与者特别是为开课教师与评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
2.评课重点突出。首先,评课要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有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教师基于听课基础上的评课,则是对上课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的过程性评价。教师的评课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目的性、科学性和多样性,这将对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也将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其次,评课要在充分的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对课堂中师生的教和学活动以及由活动引起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一次作为评课的依据。再次,评课应该阐述准确、观点鲜明、逻辑科学、条理清晰。
3.评课判断科学。首先,评课要适当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对教学活动和由此引起的变化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其次,评课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师特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
4.评课效果明显。评课要能唤醒评课参与者的“胜任内驱力”,并激发评课参与者的“创新内驱力”。“优点谈足,缺点抓准”是为“胜任内驱力”。评课时要满足开课者的受肯定、受赞誉心理需求,谈足优点,从而使开课者产生良好的内心感觉,增强自我的教学自信。同时,这也为接下来的缺点分析做好准备工作,使开课者心悦诚服地接受评课人抓得准的缺点指点,实现评与被评双方和谐的沟通。在评课活动中,有经验的评课人一般都能“评出特色”和“点出创新”, 这即为“创新内驱力”。评出优点,可以对教师产生特殊的激励作用;点出创新,可以培养开课者的成就动机,还可唤起其他评课者对特色的注意,使他们产生学习效仿的心理。
(三)实现听课和评课的有机结合。听课是评课前提和基础,评课是听课的必然要求。一般说来,积极主动的听课前准备、认真细致的课堂观察、返躬内省的听课后反思,能够带来客观、公正、深刻、科学的课堂评价;反之,毫无准备的应付式听课则会带来毫无效果的评课,徒费时间。
总之,听课是学习,评课也是学习。我们只有立足校本,重建听课评课新文化,通过反复的听课评课活动,不断反思自我的课堂教学,才能不断升华我们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业务水平,优化教学技能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火弟.《评课新模式的构建》.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2]孫洁.《在听课与评课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9期;
[3]蕾卫东.《听课评课,无穷的收获》.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8期;
[4]胡勇.《听课与评课》.新课程研究.2012年10期;
[5]付黎黎.《听评课:指向合作的课堂观察》.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