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

2016-01-20 04:03
中国流通经济 2015年1期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力政策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

杜勇宏

(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北京市100875)

摘要:在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中,相互平等的合作伙伴——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企业)之间日益增加的相互作用与融合导致三类主体在功能上实现部分重叠,加之相互合作产生的创新战略与创新实践,在科技服务业的推动下,与创新支持组织一起构成创新群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使三重螺旋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核心载体作用,构建科技金融、风险投资、服务中介等支撑体系。

关键词:三螺旋理论;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力;政策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以及保持、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 J.A.)[1]认为,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甚至直接代表着发展本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也发现创新(而非资本积累)才是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推动力。美国商务部估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增长的75%来源于创新。克莱罗与克莱尔[2]通过对98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发现,人均收入增长的90%来源于创新。2005年12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理论已历经数代发展,形成了线性模式和非线性模式的区别。线性模式即第一代模式(技术推动)和第二代模式(市场拉动)在解释知识与技术的转移作用上是不充分的,没有描述真实的世界;第三代模式(链联系模式)、第四代模式(集成模式)和第五代模式(系统整合与网络模式)都认识到存在一个发生在所有部门、带有持续的反馈、复杂的互动过程,这些模式称为非线性创新模式。创新的非线性模式是在线性模式基础上扩展的,它吸收了互动和回归等现代社会学的能动概念,非线性意味着因果关系的改变,即制度之间因果关系并不是确定不变的。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三螺旋理论都属于非线性创新模式的分支。

克林顿政府1994年发布的总统报告《科学与国家利益》中提出:“今天的科学和技术事业更像一个生态系统,而不是一条生产线”。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2004年7月《创新美国:在挑战和变化世界中保持繁荣》的报告中,将创新定义为发明与眼光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社会和经济价值的创造,指出最好不要把创新看作是某种线性的或机械的过程,而应看作在经济和社会许多方面具有多面性并不断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体现了创新研究的一次范式转变,由关注系统中要素的构成向关注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动态过程转变,是创新研究今后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3]

1997年,埃茨科威兹(Etzkowitz)[4]首次在创新领域提出了三螺旋理论模型,用以解释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关系。雷德斯道(Leydesdof)对此概念进行了发展。三螺旋理论利用一个螺旋型的创新模型,描述了在知识商品化的不同阶段不同创新机构之间的多重互反关系,其主题涉及知识创造、制度创新与变革以及教育的“二次革命”。该理论认为,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下,要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以及升级,必须促进三方适当互动。三螺旋模型将关注点放在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企业)三者(也简称为政府、大学、产业,本文图中全部用简称)的交互点上,认为三者中谁是创新主体不是固定的,三者“交叠”才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各参与者互相作用,从而推动创新螺旋式上升。与传统的创新系统理论相比,它更加注重对创新过程的解释以及大学与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变化。发生在三重螺旋之间的循环,揭示了在三者之间以人员、信息、产品流动为特征的相互作用和自我反应过程。

三螺旋理论的基础在于创新过程的非线性本质、多主体特征以及创新边界的模糊重叠,更多强调创新过程的动力学解释;创新生态系统更多考虑系统的协同、稳定、健康、整合。通过构建具有三螺旋创新体制的创新群落,将三螺旋模型与创新生态系统相结合,构建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动力学解释,进一步完善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基于该模型,本文为我国建设和完善创新生态系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和政策建议。

二、创新生态系统

1.创新与创新系统

自从20世纪初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一词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其研究领域不断扩展。20世纪90年代,创新的主要议题是技术研发、科技进步、质量控制和降低成本。《奥斯陆手册》(2005年第3版)认为,创新是指通过开发新技术将其转化成生产力和成果并扩散的全过程。2010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广义的创新定义为商务活动、组织管理或对外关系中的产品创新(实体商品或服务)、工艺创新(生产流程)、组织创新(组织模式)和营销创新(商业模式)。苹果iTunes、星巴克、易贝(eBay)、维基百科、腾讯QQ、阿里巴巴、微信、微博都是极其出色的商业模式创新,品牌管理、事业部制则是价值卓越的组织创新。社会创新是“非商业的”,但它不是“反商业的”,它是与商业创新内核相同,但以公共财富、社会收益而不是私人财富为指向的创新,可以被企业引入商业模式中,在增加公共福利的同时,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创新会出现在概念形成、技术研发、技术转让、生产及调度、应用(产学研相结合)等过程的不同阶段,所有这些职能活动的序列集合可以用一条“创新价值链”来表示。克伊雷等[5]发现,虽然企业的大多数创新活动是服务和产品的创新,但是创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商业模式及价值链中。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如果仅仅集中在技术层面就会轻易被人抄袭与模仿,而商业模式与产业链的创新更稳定,不易被人抄袭与模仿。

随着对创新研究的深入,鉴于创新参与者的多元以及创新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各国学者利用创新系统概念,从整体的角度来考察和衡量创新主体内部、创新主体之间、创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6]创新系统的研究也从最初基于投入—产出的角度转到集群/产业系统再到国家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各国学者利用系统论对创新进行实证研究,并且采用系统思维的方式制定国家创新战略,注重构建不同层级的创新系统,如知识与信息的交流平台、技术转移机制、鼓励协同与网络、激励集群发展模式、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加强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等。

2.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

创新生态系统概念孕育于20世纪90年代,源于对当时日本经济低迷乃至出现“失落的十年”的反思(日本的国家创新系统曾被总结为日本繁荣的原因),以及对美国重振制造业雄风和硅谷持续创新发展态势的思考,在21世纪初进入决策层面。当前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创新生态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统一的界定,研究的层次也涉及国家、产业、企业等多个方面,提出的模型则是多种多样的。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于2004年发表了两个重要研究报告,即《维护国家的创新生态体系、信息技术制造和竞争力》《维护国家的创新生态系统:保持美国科学和工程能力之实力》,正式将创新生态系统作为总括性核心概念,将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归结为得益于一个精心编制的创新生态系统,其组成部分包括发明家、技术人才和创业者;积极进取的劳动者;世界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富有成效的研发中心(包括产业资助的和联邦资助的);充满活力的风险资本产业;政府资助聚焦于具有较大潜力领域的基础研究。[7-8]欧盟于2006年提出“里斯本战略”,构建欧洲创新生态系统,该系统以科研机构为纽带,建立以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开放式创新社会。[9]

创新系统侧重系统要素构成以及创新资源配置,属于静态的结构性视角;而创新生态系统侧重系统行为主体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演变关系,具有动态性、栖息性和自组织性。由日本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NITEP)与美国科学技术政策委员会(STEP)共同组织,于2006年1月在东京召开了“美国和日本21世纪的创新系统:来自十年变化的经验”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前言》中所述会议形成的共识为:“创新可以被定义为从思想到市场产品或服务、某个新的或改进的制造或分配过程甚至是某种提供了社会服务的新方法的转变。这种转变涉及到某个适应性的机构网络,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非正式和正式的规则、程序,即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由此决定着个体和公司实体如何创造知识、为进入市场的新产品和服务而合作。……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都在支持多种多样的举措,以增强其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将其作为增进国家竞争力的一种方式。”目前,创新生态系统概念受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与采纳,出现在各国政府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文件、报告中。

3.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性,需要从内外部摄取能量进行资源交换活动。其中,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复杂度和生物群落的生命力;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既要适应周围的环境,又在改变环境的面貌。

与生态学视角下的生态系统相类似,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创新群落与创新环境之间以及创新群落内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创新组织是社会组织,受人的意愿支配和影响,同时也具有生物性,符合基本的生态规律。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系统最基本的三个特征:在多样化的作用力驱动下,系统自身在持续发生变化;系统的产出具有不确定性;随着系统自身的变化,生存和适应规则也在发生变化。

与生态系统类似,创新生态系统中也包括了创新组织、创新种群、创新群落和创新环境。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彼此影响,每一部分的改变最终都会影响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

(1)创新组织

创新组织包括企业、大学、研发机构等创新实体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创新支持群体。大学、研发机构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智力与知识源,偏向基础性和前沿性的研究工作,大学还是创新人才的摇篮;企业偏向技术性、应用性和市场开发研究工作,对创新价值的体现起着重要的作用,“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的繁荣发展。创新支持群体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的资源,从而保证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同时在社会创新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创新种群

即同一地域同种创新实体的群聚。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产品的开发与知识的创新过程越来越需要广泛的专业能力,甚至那些大型企业也无法单打独斗,因为创新种群具有一些单个企业所不具有的竞争优势。第一,不支付费用即可获取外溢的知识和信息,大大加快创新的步伐,提高创新的成功率。第二,能够从互补资产和利用知识的联盟中得到收益,缩短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消除(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大量实践表明,中小企业在创新中存在的诸如缺乏研发规模经济、过度竞争、脆弱的经济基础等劣势完全可以通过形成空间意义上的创新种群实现协作创新而消失。

(3)创新群落

由根植于一个密集社会和经济关系网络中的创新种群构成。创新群落中不同创新种群如创新设计者、供应者、中介机构、用户等,虽然来自不同领域,有着较大差异,但是它们维持着网状的连接关系,构成具有共同愿景的价值链,不但保持着物质上的相互依赖,还形成“理解性”的相互依赖关系。每一个成员在创新过程中的知识都依赖于群落内部以及群落之间在信息和知识流动循环过程中的畅通,即“理解的循环”。创新群落是知识创造与传播的新形式,其中学习的质量影响着创新活动的成功。

(4)创新环境

作为构成创新生态系统运行基础的创新环境,为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精神和制度保障。布鲁斯科和泰布吉(Brusco & Tyebjee)[10]在1982年曾归纳出12个成功区域的环境因素,即风险投资的易得性、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队伍、技术熟练的劳动力集聚、供应商的相互接近、接近客户和新市场、令人满意的政府政策、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相互靠近、用地便利、交通方便、善于接受新知识的群体、有辅助支持作用的服务业、宜人的居住条件。目前一般所认为的创新环境是指有利于创新的条件,是有利于创新的实物与非实物因素的集合,是指区域已有的能力和发挥创新网络的潜力。它既包括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社会心理、社会习俗、经营文化、社会网络等软性因素,也包括基础设施、劳动力、技术与经济存量等硬性因素。

从图1可以看出,创新系统具有与生态系统相似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创新生态系统内的创新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机构、融资机构、中介机构等种群相互之间或自身种群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有机组合形成生态群落,群落成员彼此之间进行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对稳定的一个整体,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都是多层次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区别于本文即将构建的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为便于表述,下文中称这种生态系统为传统的创新生态系统。

这种生态系统的弊端或问题是创新主体不突出,没有很好地明确创新系统的动力源与核心动力;在分析知识经济中出现的创新模式时,没有描述清楚从创新系统中出现的制度力量所形成的新结构,即创新系统是如何以沟通和互动为基础的;另外,在现实中,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产业(企业)等三类机构既相互独立,又在部分功能上实现了重叠,而上述模型三者两两通过一定的渠道沟通和相互发生作用,明显落后于现实发展状况。

图1 传统的创新生态系统

三、三螺旋理论

三螺旋理论利用一个螺旋型的创新模型,描述了在知识商品化的不同阶段,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多重互反关系。三螺旋模型由三个部门组成:以大学为代表的知识生产机构,包括高科技创业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在内的产业部门,包括地方性的、区域性的、国家层面的以及跨国层面等层次在内的政府部门。这三个部门在履行传统的知识创造、财富生产和政策协调职能以外,各部门之间的互动还衍生出一系列新的职能,最终孕育了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型社会。三螺旋模型理论认为,政府、产业(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的“交叠”才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其三方联系是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因素。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各参与者互相作用,从而推动创新螺旋式上升。在创新系统中,知识主要在三大范畴内流动:一是参与者各自的内部交流和变化;二是一方对其他某方施加的影响,即两两产生的互动;三是三方的功能重叠形成的混合型组织,以满足技术创新和知识传输的要求。[11]

三螺旋模型最发达的模式是重叠模式(参见图2),即通常所指的三螺旋创新模型理论,即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三方在保持各自独立身份的同时,又都表现出另外两个机构的一些能力,也就是说,三方除了各自的传统功能外,还表现出另外两方的作用。该理论着重探讨了以大学为代表的学术界、产业部门、政府等创新主体是如何借助市场需求这个纽带,围绕知识生产与转化,相互联接在一起,形成三种力量相互影响、抱成一团又螺旋上升的三重螺旋关系的。由于三重螺旋模型超越了以往的大学—产业、大学—政府、产业—政府的双螺旋关系模式,克服了以往产学/产学研合作模式忽略国家层面考虑的不足,自提出以来一直为学界所推崇。

图2 政府、大学和产业的关系图

在三螺旋场中,三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均衡。如果政府作用太强,那么就有可能形成国家干预主义的模式;如果三者关联太弱,就会没有足够的力量相互作用,导致自由放任主义模式。理想的三螺旋应当是三重螺旋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如大学贡献最前沿的知识,进行高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活动;政府贡献最有效的政策和高效的管理;而产业则提供充分的资本和市场发展新技术,形成新公司。因此,分析区域中的不足或弱螺旋并设法加强它是造就理想三螺旋的关键。

三螺旋理论假定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各自在一定范围都可以“起到其他机构的作用”,三者相互作用产生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衍生公司等混成组织,但绝不是说这三者之间根本没有界线。过去对这个模式的描述过于笼统,似乎在三方之间不存在任何界限(尽管一再强调它们彼此之间“保持独立地位和身份”);此外,它也缺少精确的指标和定量测定技术方法以确定边界。利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基于对科学技术场的研究提出了三螺旋场的概念,发展出了一种分析三重螺旋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作用的方法,即把每个螺旋都描述成具有内核区和外场域的机构范围(参见图3)。如大学有它的内核区,与其他机构保持相对独立,同时也有与其他机构充分相互作用的外场域。大学(U)能起产业的作用(创业),但它不是企业。如果某机构范围不能保持其相对独立性,那么它将失去自己的本质特征。

三螺旋解决了传统创新理论中对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企业)三个主体身份界定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三者之间静态时的内核外场特征。每个螺旋同时具有内核区和外场域,内核区负责与其他机构保持相对独立;外场域负责与其他主体产生联系。如果某主体不能维持内核而保持相对独立性,那么它将失去自己的本质特征。外场带动主体周边的能量流动,三个主体的外场形成创新的合成场;合成场的强度和方向代表了三螺旋的运动轨迹;三螺旋的动态特征主要表现为纵向进化和横向循环;螺旋内的若干要素流动带动了横向循环流。三螺旋的静态与动态特征如图3所示。

图3 三螺旋的静态与动态特征

三螺旋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需求牵引”或“技术推动”的线性创新模式,它描述了在知识商品化的不同阶段不同创新机构之间的多重互反关系。其核心涉及知识的创造、转移,制度的创新、变革和教育的新使命。该理论认为,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下,要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及升级,必须促进三方的适时互动。三螺旋模型将关注点放在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企业)和政府三者的交互点上,并不固定三者之间谁是创新主体,认为三者的“交叠”才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各参与者互相作用,从而推动创新螺旋上升。三螺旋理论很好地刻画了知识经济时代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产业(企业)的相互融合以及创新的内生动力,但还不能很好地解释创新生态系统。

四、基于三螺旋的创新生态系统

1.包含三螺旋的创新群落

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同一地域同种创新组织的群聚构成创新种群,同一地域不同创新种群的群聚又构成创新群落,即创新群落由根植于一个密集社会和经济关系网络中的创新种群构成。以往创新群落的定义中对不同种类创新种群在创新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划分,对创新群落的动力源没有进行研究。本文将三螺旋引入创新群落,构建具有三螺旋创新体制的创新群落(如图4所示),以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创新组织包括企业、大学和研发机构、政府部门等创新实体及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创新支持群体。在以往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将政府作为创新支持群体,本文构建的基于三螺旋的创新生态系统则将政府作为创新实体,因为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是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的实践者,是创新的设计师、工程师,是创新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政府的智囊团遍布全球,可以掌握最新的科技资讯,并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为创新设计蓝图。政府不仅在创新中制定规划,提供制度,由原来的组织者、指挥员逐渐成为创新的合作者、参与者。政府作为创新的工程师,通过其掌握的创新信息、资金、人才与创新企业、大学一道直接参与创新活动。政府另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是为创新提供公共用品,如公共图书馆、公共实验室、公共计算中心、公共检测中心等,这些设施是创新所必需的,但是,由于投资巨大、社会效益好、外溢性强,但从经济性考虑,回收资金缓慢,私人或企业无法或不宜承担,因此必须由政府出资建设、维护、运行。

包含三螺旋的创新群落突出了政府、大学和产业在创新动力中的主体地位,刻画了创新系统沟通和互动的现实,即三类机构既相互独立,又有部分功能重叠,形成了创新的核心动力。在内核功能上,三者依然保持着界限;在外场域,三者部分功能相互融合。而在功能融合区域,虽然机构间并不一定交叉,但各自都发挥着其他一类甚至两类主体的功能;在三者相互融合区域,可以看作是混成区域,如以硅谷为代表的、伴随科技创新而产生的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及具有大学、政府背景的创业基金、产业基金等,则同时发挥着三者的功能。而其他的创新组织,包括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机构在内的科技金融机构,技术交易市场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则作为创新支持群体,与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产业(企业)共同构成创新群落。

图4 包含三螺旋的创新群落

图5 基于三螺旋的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

2.包含三螺旋的创新生态系统

将具有三螺旋创新体制的创新群落放入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具有三螺旋创新体制的创新生态系统(如图5所示),为不同创新种群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及动力源的界定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基于三螺旋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大学起到了知识链的作用,而企业则是产业链,政府则是政策链。大学、企业和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区域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创新合作需要借助外部驱动力来达到使各创新主体不断维持创新合作。外部驱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驱动力、科技驱动力和政策驱动力。

(1)市场驱动力

创新的动力首先来源于市场。市场需求是创新合作的重要动力,其产生的推动力迫使区域内的各创新主体不断积极参与创新。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作为重要创新主体之一的企业,其参与合作的最直接动力就来自市场。市场需求包括市场的特性、客户的需求等都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思路,为了满足需求,从中获取利润,企业就会产生创新的行动。而国内市场的饱和、国际市场的开拓也可以算作是创新的一种动力。此外,市场的供需平衡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也是显而易见的。市场短缺时,需求旺盛而产品供需不平衡,企业通过创新提高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获取利润;产品过剩时,企业为了生存更需要进行创新。而市场的供需平衡往往是短暂的,市场竞争的加剧,使企业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大,为了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也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但是,企业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由于企业资源和自身能力有限,加之创新成本和风险的影响,使企业依靠自身往往难以完成复杂的创新,这就促使企业寻求与其他创新主体合作,也就间接推动了创新合作的形成。

(2)科技驱动力

科学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科技发展推动了技术创新,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往往是驱动技术创新活动产生的根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交叉发展对技术、管理、设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一般的单一的创新组织来说是难以满足的。而且现代社会科技愈发朝着跨学科、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将科研和生产独立开来,靠一个创新机构独立进行科技创新的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企业、大学和政府联合起来,打破原有的分割,通过合作紧密联系起来,分工协作,既各司其职又发挥协同作用,才可能适应科学、技术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才可能获取比单独行动更大的发展。大学、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创新合作正是在科技不断发展趋势的推动下形成的。

(3)政策驱动力

在基于三螺旋的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的政策对于三方合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在投入方面,政府会通过出台类似鼓励创新合作的直接或间接财政资助政策、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人才交流和流动政策等来推动创新合作;在产出方面,政府通过制定知识产权制度、利益分配制度、成果转化政策等来帮助大学和企业理顺合作关系,促使创新合作环境的改善。同时,政府还不断对创新合作服务体系和平台进行完善,以提升创新合作的效率。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各创新主体会不断地进行创新合作。因而,政策驱动力就成为推动创新合作的另一外部驱动力。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体,一个个创新群落是它的细胞。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产业(企业)的复合体构成创新群落的细胞核,创新支持群体则是创新群落的细胞液。信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能自由流动,对于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创新要素顺畅流动,才能让创新的幼苗茁壮成长。信息流动的障碍主要来自竞争对手的封锁、伪信息的干扰、行政保护以及中介机构传播和对接的缺乏等;资金流动障碍主要源自于信息不对称、创新风险大、信贷条件过于苛刻、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与并购等不尽合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等;人才流动的障碍在于户籍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政府用人制度、企业用工制度等不完善。政府、业界、学界的角色在改善创新生态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资金、人才依照创新的需要流入政产学螺旋体,产生创新成果。

政府要设法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取消影响创新要素流动的行政管理规定。例如,改革户籍制度,让科技人才自由选择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让科技人员无后顾之忧。政府既可以利用自己的网络平台传播科技信息,引导科技创新发展,也要尽可能地促进信息共享;既要加强科技创新的引资工作,以政府拨款、风险资金、减免税等多种方式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又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退出机制,保证创新者能够获得正常回报,从而引导持续创新。

企业要增强良性的竞争合作意识。在市场竞争方面,要树立以创新求生存、以创新图发展的理念;在企业内部,要弘扬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推进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与此同时,企业应加强与政府、大学的联系与合作,用好用足创新政策,以合作研发、委托研发、委托培养、参与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等多种方式用好大学、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加大与产业技术联盟、科技服务业等中介机构的联系合作,掌握行业最新动态,掌握话语权。

大学也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大学不再是象牙塔,而是创新的主体之一,在发挥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社会引导功能的同时,要加强对创新的关注,主动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格局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努力培育创新文化,培养创新型人才,传承创新精神,打造创新网络;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主动了解企业对研发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针对性,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

五、启示与政策建议

传统的创新生态系统强调了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产业、政府、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技术交易市场等中介组织在内的各类创新主体的平等性,相互平等地构成网络,除了每类创新主体的自循环外,创新主体间两两相互作用,且很多都是通过中介组织。在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中,相互平等的合作伙伴——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企业)之间日益增加的相互作用与融合导致三类主体在功能上实现部分重叠,加之相互合作产生的创新战略与创新实践,在包括风险投资、科技金融、科技中介在内的科技服务业的推动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1.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使三重螺旋互动发展

基于三螺旋的创新生态系统明确了创新驱动的核心动力,强调了大学的重要性、知识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企业)和政府有机融合的重要性。无论是在自由放任主义的环境中,还是在国家干预主义模式下,三者都应朝着机构范畴相对独立、部分功能交叉重叠的三螺旋互动模式进化。我国现阶段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政策体系,并非以创新驱动为价值取向和着力点,在实现其主要政策目标的同时,束缚了创新创业的活力。在科技体制方面,过度行政化的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格局、计划经济下的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方式、不合理的科研成果产权制度安排和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僵化的国有无形资产管理方式等体制性障碍,严重制约了大学(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方向、关键和着力点就是促进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企业)和政府三重螺旋互动发展。政府不直接支持产业的发展,而是间接利用政策的变化,通过大学(科研机构)来影响产业发展进程和创新发展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产业遇到麻烦和困难时,就曾赋予大学以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并强制转化。

2.作为混成区域的国家高新区,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必须发挥核心载体作用

基于三螺旋的创新生态系统以沟通和互动为基础,强调了混成区域组织的重要性。硅谷作为混成区域的突出代表和先行者,已经成为驱动美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之一。

为推动科技产业发展,我国从1988年施行“火炬计划”,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大学科技园一样,这些主要依托高校(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规划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典型的混成区域组织,这些区域在推进我国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拥有105个国家级高新区,每年创造的价值超过全国GDP的10%。这些高新区在促进国家科技与经济结合、加快自主创新、吸引高科技人才、创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例,从1988年到2013年的25年间,企业总收入年均增长36%。2013年,企业在京实现总收入超过300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2800亿元,占全国的40%,其中近80%输出到北京以外的地区;企业在京外设立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近万家,其中239家上市公司将13300亿元收入的75%贡献给了北京以外的地区,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的特殊作用。当然,我们也必须清楚,科技园区的特殊性不是圈一片地大搞开发和招商引资,而是要建成混成区域,充分发挥好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的功能,构建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

3.充分发挥科技金融、风险投资等中介机构的作用

良好的三螺旋创新生态系统,必须要有包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在内的科技金融,包括技术交易市场、知识产权运营在内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提供良好的支撑。一方面,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务业的情况如何,能否发挥作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三重螺旋发展也为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务业提供发展基础,同时对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务业提出新的要求。三重螺旋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检验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务业发展程度的标准。因此,在构建和完善基于三重螺旋的创新生态系统时,要统筹兼顾。核心系统和支撑系统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能对其中任何一方采取偏颇的态度,在战略部署、人才培养、措施运用上,都应统一谋划。但同时,也要注意其各自的运行方式、发展特点、内在要求等都不尽相同。现阶段,要认真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特点与问题,如中试资金短缺、成果转化难、科技企业轻资产、融资成本高等,在降低科研成果交易成本、融资成本,创新融资手段和工具,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上着力。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创新发展指数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项目编号:105570GK)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 J.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57.

[2]Peter J.Klenow,Andres Rodriguez-Clare.The Neoclas⁃sical Revival in Growth Economic:Has It Gone Too Far?[J].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1997(12):73-103.

[3]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1):4-12.

[4]亨利·埃茨科威兹.国家创新模式: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战略[M].周春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12.

[5]Larry Keeley.Taming of the NEW Workshop (Presenta⁃tion,Puget Sound SIGCHI,Seattle[DB/OL].(2007-09-18). http://www.slide share.Net/whatidiscover/invention-vs-innova⁃tion.

[6]詹·法格博格,戴维·莫利,理查德·纳尔逊.牛津创新手册[M].柳卸林,郑刚,李纪珍,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82.

[7]PCAST.Sustaining the Nation’s Innovation Ecosys⁃tems,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and Competitive⁃ness[Z].2004.

[8]PCAST.Sustaining the Nation’s Innovation Ecosys⁃tem:Maintaining the Strength of Our Science &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Z].2004.

[9]赵中建,王志强.欧洲国家创新政策热点问题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10]Bruno A V,Tyebjee T T. The Environment for Entre⁃preneurship[C]//Kent C A,Sexton D L,Vesper K H,eds. Ency⁃clopedia of Entrepreneurship.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2:288-307.

[11]周春彦,李海波,李星洲,高晓瑾.国内外三螺旋研究的理论前沿与实践探索[J].科学与管理,2011(1):21-27.

责任编辑:林英泽

A Study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Based on the Triple Helix Theory

DU Yongho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Triple helix theory is to describe the multiple reciprocal relations among universities,industries and government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knowledge commercialization by using a helix innovation model. In the triple- helix- theory- based innovation ecosystem,the increasing mutual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among partners,such as governments,universities and industries,with equal position leads to partial overlapping of functions of the three partners respectively;along with innovative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in cooperation,and drove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the innovation- oriented development will be realized. At,present,the key of reform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is to encourage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triple helix;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ould play the core role in building the innovative country;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also establish related supporting system.

Key words:Triple Helix theory;innovation ecosystem;driving force;policy

[作者简介]杜勇宏(1976-),女,江西省高安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理论、计量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66(2015)01-0091-09

猜你喜欢
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力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基于关键驱动力要素的情景构建应用
温暖厚实,驱动力强劲 秦朝 QM2018/QC2350前后级功放
以创新为驱动力,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态度 Q Acoustics
创新生态系统作用机理及演化研究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