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九记”传承出版文化

2016-01-19 19:03魏玉山
出版参考 2015年16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出版物责任编辑

魏玉山

近日,收到河北教育出版社老编辑张慧芝女士的《编辑岁月》一书,闲暇之余披览数次,颇有所得。虽然与作者张女士素不相识,但仍想向读者推荐此书。

《编辑岁月》包括九个部分,即:选题记、作者记、审读记、书评记、档案记、练笔记、困知记、忧思记、真情记,可以称之为“编辑九记”。它全面记录了一个从事编辑工作近30年的老编辑对书、对人、对事的态度与真情,并以拳拳之心向青年一代编辑人传递着编辑工作的经验与心得、编辑人的责任与担当。

张女士策划与责编的图书超过300种(1982-2008年间策划与责编313种图书),获得各种奖项的图书95种,足以证明她具有很强的策划和编辑能力。在编辑工作之余,她撰写各种文章36篇,参与编著的各种图书36种,足以证明她有很强的科研与写作能力。这些内容在“选题记”“练笔记”“困知记”中都有体现,诸君读后都会有所受益。

除了上述“三记”外,我重点想向读者推荐“审读记”“档案记”“忧思记”。我们常说,编辑是为人作嫁衣的职业,是幕后的英雄。与一般的责任编辑相比,审读编辑则更不为人所知,是幕后的幕后,责任编辑可以在书上署名,审读编辑署名的机会则很少。但是,对于一本图书来说,审读编辑是与读者见面前内容质量的最后把关人,其岗位的特殊性对编辑的要求更高。作者用“审读记”的方式,记录了对800种图书,8000万字内容审读中存在的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如科学知识性问题、语法修辞和逻辑性问题、汉语拼音问题、数字问题、插图问题、字词误正问题等。这部分内容,对于编辑,特别是对于年轻编辑,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档案记”是本书的特色内容,因为无论是在编辑学的教科书中,还是在众多的编辑人的作品当中,编辑档案是很少介绍或者根本不纳入法眼的。本书的作者是个有心人,她不仅保留了3000余份书稿档案,还把这些档案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从这些档案可以清晰地看出一本或一套图书成书的全过程,是编辑出版史研究的宝贵材料。比如,《李大钊全集》的编辑出版档案就有246件之多,《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的编辑出版档案材料有522件之多,等等。这些档案保留了一本图书从孕育到出版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记载着一个编辑(团队)为一部图书出版所付出的大量工作,也反映出一部图书从作者手稿变成读者手中读物所要经历的复杂过程。在许多出版单位,书稿档案保存得比较完整,也比较受到重视,但是编辑档案却重视不够,能否保存下来,完全看编辑个人的意识与责任。保存编辑档案既是对个人工作经历的一种记录方式,也是为后人研究、学习编辑出版工作提供最直接的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忧思记”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却体现出了一个编辑的忧患意识,责任担当。针对图书编校质量下滑、编辑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她写了《“从零开始”的启示》《不应有的失误》《编辑超负荷与出版物质量》《期盼展示挤出水分的精品》几组文字,对如何提高出版物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出版物的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线,出版物的质量也是责任编辑的水平线,每一个编辑都要像珍惜自己的荣誉一样来珍惜每一部图书的质量。

编辑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担负着为人民、为社会、为未来选择、加工优质精神食粮的重任;编辑是一个幸福的职业,我们可以先于一般读者享受各种精美的文字,各种新颖的观念,各种新奇的故事,各种先进的理论等。在或长或短的编辑实践中,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做法,大家把它记录下来,公布出来,是传承编辑出版文化的重要方式,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这是我看完《编辑岁月》的想法。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出版物责任编辑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English Abstracts
2017年出版物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