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秉旭
《中国当代8位建筑设计师作品集》(英文版书名《M8》)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年开展设计类图书实体出版走出去的典型案例。通过这本书的走出去,不仅让国外建筑界认识中国当代建筑的设计水平,让外国出版社认可中国出版图书的品质,同时作为当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之一“中国当代建筑图片展”的出版物向更多的国际出版人展示了中国出版的力量。
《中国当代8位建筑设计师作品集》(英文版书名《M8》)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年开展设计类图书实体出版走出去的典型案例。通过这本书的走出去,不仅让国外建筑界认识中国当代建筑的设计水平,让外国出版社认可中国出版图书的品质,同时作为当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之一“中国当代建筑图片展”的出版物向更多的国际出版人展示了中国出版的力量,并获得了国家领导和总署(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一致好评。
作为编辑团队中的一员,我有幸参与了2009年与德国DOM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中国当代8位建筑设计师作品集》从策划到出版的全过程,尤其是谈判过程至今记忆犹新。
《中国当代8位建筑设计师作品集》缘起
图书出版走出去是每一个国内出版机构的梦想和奋斗的最终目标,然而,如果缺乏对海外图书市场需求和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接受的程度进行深入研究,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走出去肯定是要遭遇惨淡收场的。
我社在早期开展走出去工作时,由于对国际市场缺乏深入调研,一味强调推广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图书。在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时,我们特意将其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但老外几乎无人问津。当我们壮着胆子拉着几位外国参展商询问时,得到的一致结论是他们看不懂书中的内容,而且因为大多都是老旧照片,不精彩。我们在叹气之余也开始反思,并对法兰克福书展中设计类集中的四馆展开了“地毯式”的选题调研。通过对参展出版社展位的观察和走访,我们发现了诸如Thames&Hudson、Bloomsbury、DE GRUYTER等多家出版社都出版了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类图书,而图书的作者均是外国人。虽然品种很少,但也说明此类选题还是受到境外出版机构的关注,只是他们找不到此类图书的国内出版资源,所以不得不用外国人编写的、以外国人的角度研究中国当代建筑的出版物。我们认真翻阅了书的内容,发现收录的设计作品大多都是外籍设计师创作的大型项目,很少涉及到中国本土设计师。假如我们策划一本属于中国本土设计师的当代建筑设计类图书是否能够有在国际推广的可能性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这几家出版社做了进一步的沟通,让我们倍感欣喜的是他们都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只是他们尚不了解中国本土设计师的设计水准如何,希望我们回国后给他们先发些资料再进一步洽谈合作事宜。
从法兰克福书展回来后,我社组建了由采编、图书编辑、翻译和版式设计组成的专业出版队伍,将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类图书作为走出去重点突破口。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大家终于完成了第一本自主创作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类选题的版式小样,当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将PDF发给这几家出版社时,收到的答复却是NO、NO、NO。因为对方的名气都比较大,所以他们虽然对此类选题感兴趣但对于中国出版社的实力和水平是非常不屑的。当时,对方的拒绝就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我们刚刚燃起的希望。
然而很多事情往往就是,在你就要绝望、放弃的同时会出现一丝转机。
在2008年,恰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在策划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我社因为开展走出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领域的著名设计师和设计项目资源,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故所申请的主宾国活动项目——《中国当代建筑图片展》成功入选。在兴奋、激动之余,我们又重新燃起了制作图书并将其推广到海外的欲望之火。
我们邀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支文军教授作为展览策展人,从众多建筑设计师中选取了8位参展设计师。同时我们在组织策展人、参展设计师召开多次会议时,就将出版图书的想法明确提出,并得到了设计师们的一致认可。于是便有了这本书——《中国当代8位建筑师作品集》的策划。
有了这个明确的出版方向,接下来就是论证如何将这本书由概念到出版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社领导、编辑与策展人一起前往德国法兰克福,一方面与德方洽谈、落实展览场地及费用,另一方面寻找最佳的英文版境外合作方,同我们一起共同策划该书的内容及讨论海外市场推广等相关问题。
找谁合作很关键
有了上次的碰壁事件后,我们在选择新的合作伙伴时格外认真。为了防止被外国出版社“忽悠”,我们避免直接寻找大牌出版商。经过细致的考察和调研后,决定与德国DOM出版社洽谈合作事宜,之所以最终选择DOM,是因为当时这个出版社在德国是唯一一家专业出版建筑设计图书并且老板也是从事建筑设计出身的专业出版机构。更重要的是在往来的信件沟通中,他们表示出了极大的诚意。但是它对图书内容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因此如果成功与其合作,不仅对于《中国当代8位建筑师作品集》这本图书走出去是一个成功,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升我社在该出版领域的专业水准及在行业内的国际地位。
当然,在谈判的初期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最明显的就是DOM出版社对于中国建筑设计的水平处于知之不多的状态。当时中国的本土建筑设计作品很少有机会传播到西方,因此他们虽然当时也知道中国的建筑行业已经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他们认为中国的好建筑都是外国设计师设计的,本土设计师只是完成项目的施工方而已。虽然我们给他们看了部分中国优秀建筑设计项目的照片及设计图纸,但仍然无法打消他们心中的疑虑。
为此,我们决定邀请他们来到中国,由中国的本土建筑师领着他们实地考察。在项目现场由建筑师做介绍,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中国本土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内涵,他们被震撼了:中国的建筑设计确实已经到达了国际水平,是应该被充分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