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木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即是企事业单位经营承包人员或法定代表人在承包过程中或任职期间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实施情况所开展的审计活动。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是指企业组织内部开展的独立、全面的评价和监督活动,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合法性和适当性是其评价和审查的重点内容,从而促使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内部审计 侧重点 风险识别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机构调整和负责人变动较大,在保证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企业内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大有可为的。下面就开展经济责任内部审计的风险识别同大家交流学习。
一、开展经济责任内部审计的定位
经济责任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事务,企业经营互动的目标实现、合规合法、经济效益等方面是其审查的重点,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控制能力与流程管理水平,促使企业达到预定经营目的。所以,企业下属二级法人机构或部分领导人员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经济审计的主要对象。
二、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方法的风险识别
(1)对法人单位或部门的行政领导,审计内容包括“一岗双责”,实施集团总部要求的经营目标为是经济责任设计的重点检查内容,同时对资产、损益、负债等方面的真实性进行科学评价;有无经营决策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否存在随意改变利润与成本,做假账的行为;是否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经济效益是否处于最好的历史水平;有无其他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问题等等。同时要关注该法人单位或部门安全活动是否规范,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
(2)主要审计方法如下:要根据审前调查,做出的审计方案,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方法,或者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顺查法:基于经济活动出现的次序和会计核算的步骤,按照顺序分析与评价会计报表、会计账目、会计凭证等。
逆查法:从经济活动进行的反向顺序,先对会计报表进行审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不恰当的行为,然后再基于问题对报表、凭证、会计账目进行针对性分析与审查。
抽查法:主要有随机抽样、等距抽样、PPS抽样3种抽样方法,从需要审计的对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审计,基于审计结果,以此判定整个审查对象是否存在问题与不当之处。
抽样审计与详细审计结合法:在实际审计活动过程中,审计人员基于企业内控机制同重要性水平评估的前提下明确审计样本,如果怀疑其中一个样本时,审计人员可以对其中一个样本的业务流程或拓展样本数量来进行全面的审计,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当之处。
还有效益评价审计法、 审阅法和分析法。
三、经济责任审计时间选择的风险识别
按照审计时间的不同,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分为事前经济责任审计、事中经济责任审计和事后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开展的是其中审计(又称为届中审计)和事后审计(又称为离任审计)。时间选择不同,审计的内容和侧重点截然不同。
(一)届中审计侧重点的风险识别
届中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例行的年度审计和不定期的临时性审计。届中审计主要内容是审查、评价法人单位或部门的年度经营状况、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盈亏的真实性等等。尤其要注意如果进行法人单位或部门年度考核兑现的审计,应同时检查营业收入、利润实现,以及工资、费用支付情况等方面内容。
基于现实需要确定审计的重点,审查与评价的重点主要分为责任人履职情况和生产运营过程中是否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审查的目的是为了引导责任人积极主动履行经济责任,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问题,预防国有资产流失,稳定社会经济。
(二)离任审计侧重点的风险识别
离任审计即是领导干部调任或停止了经济责任关系,对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所开展的审计工作。例如法人单位或部门租赁、承包合同到期后,重点审查与评价其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可靠性与合法性,从而总结分析法人单位或部门经济责任的履职状况,明确责任人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
离任审计侧重点是要核实法人单位或部门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具体审计工作内容是在任期内法人单位或部门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研制开发新产品、建设新项目等重大决策和相应的运营情况以及企业资产处置情况、盈亏的真实性、合法性,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清理情况,以及有无经济纠纷、呆账、坏账等问题存在。
四、届中审计和离任审计经济责任界定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内部审计需要重点对法人单位或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财政情况的具体情况、合法性与准确度进行认真分析。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掌握企业真实情况,有助于继任领导对企业具体情况的了解,制定工作计划,尽快适应岗位;而且对离任责任人的经济责任进行了明确,对前后任的责任予以明确,改变了"新官不理旧账,旧官一走了之"的不良情况,有助于工作的顺利交接,确保企业稳定运行。同时更有助于干部队伍的管理,任职期间干好本职工作,避免短期现象的出现。
具体审计工作中一般实施如下四个步骤:
第一,要去伪存真,对损益、负债、资产等方面的合法性与真实性进行确定。
第二,要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同同行业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横向对比,同历史最高经营指标进行纵向对比。如果被调查的部门或法人单位的增值保值指标,一般采用编制对比自查负债表的方式,把管理人员任职初期的资产负债情况同任职后期或经济责任审计初期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一一对比,从而总结分析出审计对象的资本增值、保值真实情况。
第三,进一步调查分析对比的结果,重点分析引起的主客观因素。如果是因为被审计对象负责人的主观因素,增加了企业部门的经济效益,从而保值、增值了企业资本,因此这些都是被审计对象负责人的经营绩效。但是由于政策方面的支持,例如上级部门拨入、社会捐赠、优惠政策的享受等增加了企业资本,不得将其归功于负责人的经营绩效。若对比的结果是一个负值,需要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若由于审计对象负责人失职或经营不当引起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造成企业资产减值,必须严肃追究负责人的经济责任。若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使得整个行业经济效益下降或亏损,从而企业资本出现减值现象,这不得将责任归结于负责人。
第四,内审过程中一些较难把握问题的风险识别。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机构调整和负责人变动较大,有些业务发生的时间跨度较大,涉及到前后两任或几任负责人的经营期,责任界定的难度较大。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如何既要界定好经营者的责任,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又要划清前、后任的责任,保持企业经营的连续性。客观公正地鉴定了前后任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是我们开展经济责任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前提。
例如,界定应收账款中的坏账与呆账。根据多年的审计工作经验分析得知,不管是前一任还是现任负责人,对于企业资产的完整、安全、增值和保值均具有无法推卸的责任。所以,不管是在什么时间段内出现的坏账或呆账,任期内的负责人具有管理的责任,应该对所欠债务进行清查,并进行相关证明。在审计过程中,针对上一任留下的应收坏账、呆账的责任划定时,需要对现任企业责任人对清欠应收账款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处理作为判定的根据。
五、要充分利用好其它形式审计的审计结果
例如我们开展的工程竣工决算专项审计,经营活动专项审计,化工原材料等物资采购专项审计,这些专项审计结果都可以被其中审计和离任审计直接利用和借鉴。
在一定程度意义上而言,离任审计属于年度审计的一种延伸,年度审计中对负责人所取得的成绩是不是在离任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所发现的问题是不是在离任开已经有所改进或妥善解决,均是离任审计的重点内容。针对审计结果发现的问题责任不仅要求前任进行负责外,对于后任责任人而言也是一个需要管组、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样是年度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这种不断优化、不断提升的额额周而复始的循环系统,这种环境下,经济责任设计的结果才能充分发挥其重大作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国明.主编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2]王艳玲.战略系统审计下的煤矿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识别与应对[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28):147—149
[3]陈勇,张俊杰,李婧粼.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课题组.国有企业集团开展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实务探析——基于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内部审计视角的思考[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1[C].2012
[4]梁小琴.内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风险的防范研究——以高校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2,03(04):541—546
[5]陈尧.生态文明背景下基于优化的平衡计分卡的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研究[J].时代金融, 2015,04(23):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