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晔昕,张晶平,贾宝汝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高校作为社会的缩影,高校舆情是对于社会现象反映最为真实、敏感的指数之一。因此,高校舆情不仅关乎高校本身的稳定发展,也关乎社会未来整体的和谐稳定。由于高校学生“维权”事件,即学生因其利益受到伤害或自以为受到伤害而发表对老师、学校及社会不满的言论所引起的事件在高校舆情事件中所占比例高,学生、学校双方均十分关注且发展走势较为清晰,本文仅以此类事件为例,浅析高校整体舆情现状、成因及高校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大学生群体具有相互交往频率高、相互影响和人际吸引大等特征。因此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无论网络多么重要,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依旧是讨论公众事件尤其是跟自身利益相关事件的首选,线下舆情依旧是多数高校舆情的起源。以某高校“饮水机”事件为例,因秋季发生多起饮水机起火事件,校方在筹备安装楼内热水器的同时,通过辅导员疏导开展剪线工作。但入冬前热水器仍未就位,学生喝热水十分不便,学校查处违禁电器又十分严格,因此学生隐有怨言。
舆情的线下传播属于人际传播,传播面小但误差大。就此事件来说,尽管学校安装准备工作已经启动,但气温进入零下后,诸如“招标失败”“根本没打算安装”等谣言愈发离谱,不断有学生征询情况、写信至“校长信箱”,最后以校方全面公开安装进度使事件得以平息。由此可见,现时期的高校线下舆情难以预测、问责,但稍加注意便能基本把握走向,且更加易于引导,只要提供强有力的证据、由校内意见领袖进行良好沟通即能小而化之。
不是所有的事件都能在第一时间引起校方注意并引导、化解,很多事件通过线下传播起源,经过网络传播发酵,最终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甚至引起舆情危机。如广州某校“打砸食堂”事件,因不满校长在校园开设餐厅及小吃部,饭菜质量差、任意哄抬价格又禁止学生叫外卖等,学生网络热议的同时集体抗议示威、打砸食堂。此事因涉及较为敏感的高校话题,在媒体报道后引发公众的强烈关注,微博最高转评数在两小时内破万,成为舆论场中的热门话题。
舆情的网络传播尽管大多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但其传播速度快、转发量大,影响力远远大于线下传播。移动媒体时代,利用删帖、禁号等手段控制信息传播更加难以成功,因此高校线上舆情虽然可监控、易问责,但其发展态势难以控制和管理。网络的趋同性使得在网络上更容易迅速集合形成一类带有普遍性观点与态势的网络群体,甚至通过此种集合发生诸如“打砸食堂”一类的极端群集事件。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活动的人,而客体是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同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外部客观事物。在高校舆情中,学生群体即是在校园中活动的主体,而校园环境即是与学生发生相互作用的外部客观事物。
以“打砸食堂”事件为例,舆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相互促进、作用叠加的现象极为明显。学生群体逆反心理强、情绪波动大等思想特点在学校食堂饭菜差这一客观事实的激发下迅速增强,且由于学校处理失当使其进一步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体情绪也随着矛盾激化愈发高涨,其发展过程、网络舆情在其他高校及社会范围内均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尽管学生确是在维护自身权益,但在客观条件较差、外部环境不稳的情况下,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关系激化,学生在舆情发展过程中采取自以为正确的较为激烈的维权方式,殊不知在加速事件解决的同时违反了法律法规并造成了恶劣影响。
移动互联网迅速兴起之后,高校舆情另一个重要成因就是高校媒介素养难以跟随媒介发展的速度。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使得网民在网络意见表达时更加能够反映真实情绪,也造成了网络意见表达的随意性和偏激性。
高校学生对于所有媒体信息的筛选、对各种媒体不同的信任程度以及对媒介权利的夸大,均是高校舆情极易偏离发展预期、极易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原因。在大多数学生“维权”事件中,学生往往忽略主流媒体声音、忽视学校正面引导,尤其偏爱流传于社交媒体中的小道消息。此外,当“微博打拐”“微博反腐”等事件愈发深入人心,很多学生在认为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媒介审判的权力甚至凌驾于正常的解决途径,并且常常由某一事件起源,以维权为由,攻击一切跟其相关的负面事件。例如“打砸食堂”事件、“重庆抄袭”案等高校舆情脱离控制、在全社会产生影响的原因都与高校师生的媒介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
SARS过后,社会各界包括高校系统都对信息发布和危机管理更为重视,有很多高校建立了专门的机构,但对于高校危机之一的高校舆情则缺乏应有的关注。为保证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养成、高校以及未来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高校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高校舆情进行预判、引导和监控。
首先高校应该建立较为全面、分布广泛、敏感度高的舆情信息收集网络。高校一方面要重视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筛选师生热议话题,关注老师特别是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以便对正在形成的舆情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和引导。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对于线下热点话题的收集和排查,通过分析确定隐性舆情,提早疏导有可能爆发的舆情事件。
除了须要对线上和线下的舆情进行主动的预判和分析,高校想要防患于未然,就须要在了解师生群体意见所指的基础上,给予明确答复并加速解决问题。一旦主体所针对的客体事件不成立或顺利解决,基于此事件的高校舆情及危机自然迎刃而解。如“饮水机”事件,尽管校方及时掌握了线下舆情走势并第一时间通过辅导员进行了安装进程的公开和解读,但如果校方能够按照学生预期,在天气渐冷之前解决饮用热水供应问题,那么学生对于学校更多的是赞誉而不是怨言和谣言。
当下,多数高校往往在舆情愈演愈烈甚至在传统媒体介入后才能作出反应,因此高校对于已成型舆情的积极引导是缓解舆情危机的有效方法。高校一方面应该建立更加迅捷、有效的新闻发布机制,利用新媒体抢先发布主流声音、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避免师生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片面、虚假信息误导。另一方面,高校还须要联合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形成良性互动,利用“沉默螺旋”效应共同促进高校舆情事件的顺利解决。
另外在日常教育方面,学校也应该加强对于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以及思维理性的提升,保证大多数学生遇事不慌张、发言不荒唐,在网络上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从根源上减小高校恶性舆情爆发的可能性。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艾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刘星期.大学生群体激情的认知与教育[R].中国教育报,2006-09-02.
[3]丁建军.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及应对[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4]顾瑜婷,王飞.高校网络舆论的行程机制及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9).
[5]沙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舆情引导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