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分子、原子”教学中的“浅、弱、虚”

2016-01-19 09:18朱永侃
化学教与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学情原子教材

朱永侃

(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 南通 226600)

例说“分子、原子”教学中的“浅、弱、虚”

朱永侃

(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江苏南通226600)

通过具体案例从教学准备、目标落实与实验探究三个方面阐述了“分子、原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希冀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加以注意和防范。

初中化学;学情分析;过程与方法;探究教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1]”主题单元中,分子、原子等课题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教学内容的起始,常被选择用于教学比赛,相应的教学文章也不时见诸于教学杂志。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吸收到不少亮点的同时,也发现了教学设计及具体实施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遗憾,尽管这些不足和遗憾或许早已被我们熟知,却往往有如“石板漏现的青苔”,制约着教学的流畅与质量,故在此略作总结,以期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和防范。

一、教学准备浅于分析

学情分析之重要,对于每个教师毋需多言。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素材(包括教材内外的内容)的选取均需依据准确的学情而定。浅于学情分析设定的教学目标,则会在教学中虚缈成空中楼阁;浅于学情分析选取的教学内容,则易会在教学中演变成一盘散沙。因此,2014年全国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中,以“教学目标制定符合课标及学生认知水平的程度”作为首要量化评价教学设计的标准亦在情理之中。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有教师受制约于教材文本内容,从“原子的结构”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依次按知识点逐个讲解,致使进入课堂不久就有这样的景象: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似乎索然无趣,对教师倾心极力的讲解也毫无领情之意。课堂活动之所以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症结就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确定均未能准确贴近学情,对于上述教学内容,教师都清楚学生在此之前已在相关的学科中有所学习,并具有一定的前知识,但相当数量的教师却不能准确地将其和学生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有效联结。倘若教学设计时,教师借阅过初二物理教材,并找出了该部分知识与化学的异同,或是通过对学生作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将他们的已有认知了解透彻,那么对本节课的处理或许有另一种方案:对绝大多数学生已知的原子构成知识(“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作简要的提问处理后,即带着学生认识和探求他们的未知:“每个质子带有1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这就使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铺陈教学内容,并依据学习愿望适时调整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做到“新详旧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二、目标落实弱在过程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传授知识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但过分重于传授知识势必会弱化新课程三维目标中其它目标的培养。在课改进入纵深阶段的今天,虽然大多教师的教学设计中都对“三维目标”有所考虑,但是对“过程与方法”的落实仍然处于“教师解析的视角,而非学生活动的视角;教学的落脚点仍在知识的接受上,而非能力的发展上”的状况之中。导致课堂教学相悖于“知识是不能被简单传递的,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而得以理解的”。教师课前对“如何教”备得较为充分,而对学生“怎样学”备得不够到位,课堂中更多时间教师是在讲授和传承知识,学生学习缺少对话与交流,学科知识、思想与方法较多地被偏重于“记住”而非“理解”。

同样是关于“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的教学,有教师设计并实施了如下教学流程:“投影教材中图3-8(介绍‘原子很小,且不是实心球体’并引出对‘原子的构成’的学习)→投影教材中图3-9和原子内部粒子的动漫图(介绍‘原子虽小,原子核更小’)→投影原子与原子核比大小的图片(从体积上说明原子与原子核的关系)→投影教材中的表3-2(从质量上说明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投影教材中表3-1(比较几种原子的构成,小结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教师描述钠原子的构成及其各种粒子的电性和电量总和(解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学生描述氧原子的构成及其各种粒子的电性和电量总和(模仿教师解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以上流程看似极为流畅,环环相扣,其实质是对教材文本所编排的知识进行“注灌”,其间缺少学生的积极主动思维,而且对“人类是怎样认知‘原子的构成’的及其认识有何意义?”等内容基本没有涉及。在这里,“以知识的认识为载体来促进学生科学方法和学科价值观的形成”明显被弱化,“三维目标”未能全面协调发展。可见,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体现与落实仍然是目前初中化学教学中至关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实验探究虚有形式

强调“问题的未知性[2](即,探究的问题需要在学生未知的前提下产生)”,是探究式教学实施真探究的前提。然而,不少初中化学教师在探究教学的环节中,往往设计的是学生对已知内容的探究,未能借此深度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探究对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较多落在“虚”处,造成对学生学习时间的极大浪费。

例如,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上册)的“分子运动现象”探究教学时,多数教师都是按照教材所编的3步操作让学生依次完成实验探究,得出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一结论。其实,探究前学生就已知晓“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就使得探究对他们而言根本没有“探索性”,因而学生也就不能做到积极活跃,其探究活动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倘若,基于学生对“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的已有认知,教师首先让学生调用自己头脑中的原有实验技能自主设计小实验来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观念;其次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设计成果,解构和理解其中的设计原理;最后再运用教师提供的有关药品试剂和仪器,再来设计和完成新的实验,对“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加以进一步验证。这样做,不但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学习氛围,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是极为有利的。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若对“是否深度分析了学情、重视了过程与方法培养、强化了探究功能”等做到不断思省,就会使更多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所学知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获取相应的科学方法,实现“知、行、意”的有机统一发展。

[1]王晶,郑长龙.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9,53,56

[2]王磊等.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M].2003,8:11-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在电流的作用下变成离子,因此能导电。”

3.1883年,化学家阿累尼乌斯在研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过程中创立电离理论。他认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具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即非活动性的分子形态和活动性的离子形态。而通电流后电解质才离解的看法是错误的。”1903年,阿累尼乌斯因发表科学电离学说获得诺贝尔奖。

[总结]每个科学理论的诞生,都伴随着艰辛的探究过程,这需要我们能大胆猜想、坚持真理、不懈追求、勇于创新。

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变化及性质,有助于我们从化学的角度来认识自然、人体健康、以及参与生产与生活。在下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继续研究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电解质电离理论的研究历史的呈现,使学生了解了强弱电解质相关知识的来源和发展过程,培养了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不再对概念感到晦涩神秘,从本质上理解知识结晶的精髓。动态掌握知识的同时,情感也得到升华。

此外,学生看到了从法拉第到希托夫,再到促进了学生情感升华的阿累尼乌斯,每一个化学概念的界定,化学理论的诞生,都伴随着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这其中无不包含了科学家对真知的执着和钻研,这样的精神也是每个后来者值得敬仰与学习的地方,更需要我们不断地传承和创造。

当然,教师如何开展核心概念的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设计。一方面需要考虑概念本身的性质特点,另一方面也要及时把握学生对教学的适应性和认同度,结合课堂反馈,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陆军.运用认知心理学指导高中生学习化学概念.上海教育科研,2007,(5):87-88

[2]吕琳,钱凤华,虞凌洪.从课堂教学行为维度解读高中生化学学习困难[J].化学教学,2015,(5):27-29

[3]曹丽敏.“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教学实录及反思[J].化学教学,2014,(3):44-48

1008-0546(2015)10-0004-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5.10.002

猜你喜欢
学情原子教材
教材精读
原子究竟有多小?
原子可以结合吗?
带你认识原子
教材精读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