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必超
【内容摘要】物理学科是以实验、观察为主要手段的基础科学,探究实践,是学习物理知识、研究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式和方法。本文作者就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从三个方面进行粗浅议论。
【关键词】高中物理 探究式教学 运用 探究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等”和“拿”的过程,而是一个“探”和“求”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主体动手实践、探究求索。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科学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素养之一。高中物理新课改明确指出,要将学习重心由知识传承和积累过渡到科学探究的转化上来,培养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可见锻炼和培养高中生探究实践能力,成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要求。探究式教学,是以培养和锤炼高中生探究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式,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应用深刻而广泛。本人现就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粗浅议论。
一、设置目标任务,开展新知内容探究
物理学科知识点内容丰富,其内涵也较为深刻。全面、正确掌握新知内容,是学好物理学科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工程”。高中生经过阶段性的锤炼和实践,形成了一定自主学习、探究实践的经验和技能,在探知物理新知活动中可以派上“用场”。传统物理教师直接“灌”的教学形式已经“落伍”,取而代之的是凸显高中学生主体特性的自主探究新知教学模式。教师在物理新知讲解过程中,应发挥高中生能动特性,设置出探究任务和要求,让高中生带着任务、带着目标、带着要求,进行有目的、有目标的自主探究物理新知活动,呈现和展示探究认知“成果”,教师在其学生探究进程中切实做好指导。如“楞次定律及其应用”一节课“楞次定律内容”知识点讲解中,教师采用“先探后讲”教学方式,向学生提出“楞次定律的内容是什么?楞次定律中‘阻碍、‘变化的含义是什么?”等探究任务,高中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分析研究活动,对楞次定律的内容有了初步认识,指出楞次定律的内容是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此时,教师运用教学软件,向学生演示楞次定律内容,组织高中生进行探究和分析。高中生结合课件演示,认识到“阻碍”和“变化”的真正含义,并运用物理语言展示自己对“阻碍”和“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结合实验要求,开展物理实验探究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学习物理学科的“必经途径”和有效手段。物理实验过程中,高中生通过对物理实验现象及数据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对物理知识有更为明晰、更为具体、更为深刻的认知和掌握。教育实践学指出,物理实验教学,为学习对象的探究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平台”。学习对象的探究技能和素养能够在实验活动中得以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供学生自主探究操作的实验时机,组织高中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器材的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分析等实践活动,在亲身实验操作中,深刻认知和掌握物理知识内涵。如在“力的分解”一节课物理实验活动中,教师组织高中生开展动手操作实践活动,根据实验要求,将橡皮筋、铅笔、细绳、橡皮、三角板等仪器,按照出示的图示进行组装。
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开展动手实验活动,将橡皮筋套在中指上,将铅笔与橡皮筋连接,铅笔尖端卡在手心处,感受铅笔的重力所产生的效果,在铅笔上挂接上橡皮,思考拉力F产生的效果?高中生通过亲身实践、亲身感受,认识到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F常被分解成F1和F2,F1压缩铅笔,F2拉伸橡皮筋。这样,高中生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操作实验中,对力的分解知识有了更加明晰、全面的掌握。
三、围绕解析要求,开展物理案例探究
问题:如图所示,有A,B两个物体,他们之间用一根最大张力为100N的绳子进行串联,已知A物体重4千克,B物体重8千克,现在有一个拉力为F的力进行向上加速运用,如果要是这个绳子不被拉断,试求出拉力F的最大值是多少?(g取10m/s2)
学生解析问题条件内容及解题要求,指出该问题解题需要运用到牛顿第二定律知识内容,通过对物体A和B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绳子如果不被拉断的最大速度,应该就是和绳子的最大张力,也就是100N。这样就可以得到A和B两个物体的共同的加速度的大小,最后他们的整体情况可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F的最大值。
教师针对学生的解析过程,进行点评:在分析多个物体的受力、运动情况时,通过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分析,其中,用整体法求得他们的加速度大小,再用隔离法求得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
在上述物理案例教学中,教师发挥高中生探析能动性,将探析解答活动任务布置给学生,组织高中生进行探究分析物理案例活动,此过程中,高中生探究技能得到有效训练。
总之,高中物理教师应将探究实践能力培养贯穿课堂始终,激发高中生探究情感,提供探究充足时机,引导和指导高中生探究实践,有效锤炼高中生物理探究技能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五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