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涛
“教改是这样一个东西。一开始可能是100%的人参与;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只有50%的人还在坚持操作;再过一段时间,只有30%的人听过这件事情,20%的人看到了操作的结果;再往后,只有5%的人坚持在做。而做的结果是什么呢?”这是一位荷兰专家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段感言。
荷兰专家的话语里隐含了一丝悲观甚至悲凉,但“悲以润慧”总是没错的,至少他的悲哀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对待基础教育改革?应该持有何种心态或态度?
由于在部队长大,一直对部队怀有很深的情感,军旅文学和军旅影视长期占据我个人视听排行榜的前列。电视剧《亮剑》最后一集李云龙演讲时,那声音铿锵有力,他对“军魂”的理解和表达深入人心、震撼人魂。其实,何止打仗需有军魂,基础教育改革何尝不需要教魂?教育研究又何尝没有?
然而,教育毕竟不是打仗,基础教育改革也不能以运动战的方式进行。那种狂风暴雨式的改革,希望一呼就能百应,且应者云集,指望做一两个课题,用两三年时间,出几本书就能实现教育改革大业的想法,难免失之于幼稚和单纯。我曾经主张,教育是一项需要从容的事业,现在看来,教育改革又何尝不是如此,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改革的是“基础教育”。所谓“基础”,不只是指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基本学习内容,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基础,也不仅是健康身体的基础、公民品德素质的基础、专门建设人才的基础、未来从事劳动的基础,以及基本的态度基础、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的个性基础、思路方法论基础、把握全局的综合性基础,还有终身学习的基础、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基础等,更是指民族性、国民性的基础。如同叶澜所言,追根究底,中国人的民族性、国民性特征来自中国的基础教育。抓住了教育的这个基础,就抓住了国民改造和更新的土壤。
因此,面向以上“基础”,以“基础之教育”为对象的改革,尤其艰难,尤其需要耐心和从容,因为改革从来不是短期内就能见效的“速效救心丸”。基础教育领域中沉疴日久、积重难返的“中国传统”根深蒂固,撼动起来何其艰难。因此,面对这样的重大任务,尤其需要耐心和从容,耐心于面对、正视改革中的困难、困境和各种坎坷,以及长时期的不见成效,从容于改革可能招致的失败、挫折和由此带来的质疑甚至批判。
与刊载前文荷兰专家言论的同一期报纸上,还介绍了顾德希的教改实验,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教育改革改了几十年,真管用的只有拨乱反正,恢复高考……有三个问题始终没有认真考虑:教育不是短期就能出结果的,大家纷纷表态的结果就是说谎话,编故事;要把改革当作试验,和常规的教学区别开,不能指望所有的教师都改革;教师是他们的职业,加一个新东西他们自己也要消化适应,不可能一天早上就全变了……”
可见,很快就能产生变化的教育改革,不是真正的教育改革,也是注定不会产生持久效应的教育改革,结局很可能是水中花、镜中月,最后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教育改革最终改的不是课程,不是教材,甚至也不是体制、机制和制度,而是人,是对人在教育生活中固有的生活方式,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改变与转型,这注定是一个艰难且迁延日久之事。我们的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只有带着这样的理解或者理念,才能对基础教育改革特性有深入的思考和领悟。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