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春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强语言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网络上寻找教学资源,却忽视了身边随手可得的教学插图,这种做法可谓舍近求远且费时低效。笔者结合英语教学实践的具体案例,谈谈如何运用课本插图进行语言教学,打造英语有效课堂。
一、创设疑问,导入课堂
有效的导入能在上课伊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不由自主被吸引。如何让学生保持高昂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插图设疑激趣,借助生动形象的插图,让学生产生疑问,进而产生探求答案的急切心理,让强大的心理内驱力牵引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译林《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教学中,授课教师结合话题,在上课伊始就通过Magic eyes游戏,快速闪现图片:花儿、大树、小河、船……向学生提问:“What can you see?” 让学生迅速大声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景象。接着,教师将图片组合在一起,组成教材中的插图图片——公园,引导学生讨论:“What can you see? I can see...”各类物品的神奇组合给学生带来新奇的感觉,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根据插图进行讨论,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进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冲动,而且在此处运用插图也有助于新句型和词汇的巧妙渗透。学生在悄然无声中掌握了新知,降低了学习的陌生感和难度。
授课教师巧妙地对插图进行拼图式处理,不仅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激起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架起了学生与新知之间的桥梁,让课堂教学轻松有效。另外,具有竞争性的游戏也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
二、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突破语言学习难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课本插图形象生动,在语言文字和生活形象之间有效连接,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形象化,让枯燥的文字生动起来,引导学生多方位感知语言知识,突破课堂教学难点,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
例如,在译林《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1 Goldilock and three bears的教学中,授课教师首先通过Guessing game游戏让学生猜出相应的词语forest,之后出示课本插图让学生将词语和形象连接起来。课本插图交代了人物Goldilock和故事发生的地点,从而引出课题。教师结合本课的语言教学难点“There is/ are...”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寻找问题“Whats in the house?”的答案。借助课本插图让学生区分复数应该用“there are”,单数和不可数名词中应当用“there is”。形象的课本插图让学生学得清楚明白,远比教师枯燥的讲解生动得多。有的学生对于just right很难找准词义,教师就带领学生观察插图中Goldilock的表情,体会词义。巧妙利用教材插图理解词义和体会语言现象,让学生从原本枯燥的“静听”学习模式中走出来,引导学生从接受知识走向发现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开展说写训练,拓展语言实践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创设多样化的活动,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为学生搭建语言运用的平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插图指导学生进行说、写等语言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将所学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
例如,在译林《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语篇,了解Mike一家是怎样过圣诞的,之后安排了两个活动:故事复述和“我的圣诞节”。鉴于本课词汇多、知识点容量大,怎样才能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愿意积极尝试呢?授课教师巧妙借助课本插图为学生搭建活动“脚手架”,让学生利用教材插图说说Mike一家是怎样过圣诞节的。有了插图的帮助,学生们大胆尝试,气氛非常热烈。随后教师话锋一转:“Mike一家的圣诞节非常热闹,你和你的家人是怎样过圣诞节的呢?小组讨论,写一写我们的圣诞节。”借助教材插图有效降低了说写训练的难度,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大胆尝试,让学生在训练中提升语言能力。
插图作为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利用教材插图,不仅迎合了儿童思维直观形象的特点,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等大有裨益。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发挥插图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兴趣、突破重难点的教学功效,引导学生借助课本插图进行语言学习,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