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月
李思思最显著的标签是美女+才女。从小是“学霸”,而且多才多艺,5岁起开始学习舞蹈。2004年考入北京大学,其间参加央视“挑战主持人”比赛,备受瞩目。
2010年李思思正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并于2012年首次站上春晚的舞台,那一年,她26岁,是春晚史上最年轻的主持人。目前她已连续主持了四届春晚。
如今,李思思生活中又多了一个新角色,做了妈妈。2016年她即将进入30岁,她觉得从20岁到30岁,最大的变化是心智成熟了,心态放松了。
阅读
经常看到李思思在微博分享一些读书心得,她还把自己的心情、感悟写成“思思心语”,文笔唯美又不失深刻,对她来说,空闲的时候,品茗、阅读是非常惬意的事。所以约思思采访,特别寻了一家安静雅致的书吧,用她的话说是“晒个太阳,看个小书,喝个小茶,聊个小天”。
问思思平时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她说从小喜欢唐诗宋词,现在喜欢看传纪和小说,但有时看书、买书的目的性也没那么明确,比如《生命不息》这本书最初她是被独特而艳丽的封面所吸引,看过之后则受益于书的主旨,“生命不息”是她欣赏的一种态度。“我觉得生命要有一种速度感和空间感,这本书是对心灵的一种滋养。”
再比如买《这个世界会好》这本书时,她是冲着书名去的,看过之后她特别想推荐给大家,因为书中的中西方文化碰撞,让人深有启示。而在读了《为奴十二载》后,她又有一种迫切的愿望,就是想看下这部电影。
除了喜欢读一些很有思辨性的书,她也像很多学文科的女生一样,偏爱唯美有意境的文字。比如白落梅的书。说到这儿,她特别从书架上拿过一本白落梅的《相思莫相负》,称很喜欢作者从一个小小的切面透视大的文学题材的视角。
“我常在想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写出这样的文章,也很好奇她是怎样一个人,我猜想她可能会是一个江南女子,身着一袭中式旗袍,坐在自己家的庭院里面,边品茗边写作,而且她是用毛笔在纸上写。偶尔,微风袭来,吹拂庭院里的花朵,散发着缕缕花香……”思思边翻看着书,边淡淡描摹着她眼里的作者。
她说相信世间所有的相遇,皆是缘,与人,与书。
花与高跟鞋
除了品茗和阅读,现在思思也很爱花,许是受了妈妈的影响,抑或是自己也做了妈妈,现在的她心思更细腻更女人了。前一段世间,她专门学了插花,每次去买花的时候,心情也变得美美的。然后再找出各式各样的花瓶,把花插出不同的风格,那种左思量右思量的过程,让她享受其中。“当家里被各式鲜花点缀的时候,一下子会觉得‘家变得越发温暖和闪亮了”。
这几年,她也越发爱上了高跟鞋。做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在舞台上会经常与高跟鞋相伴。她与高跟鞋的感情也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起初可能是战友,“登大小舞台,走追梦之路”。
现在则更像闺蜜,虽然有时站上一天很累,但亦是一种陪伴。舞台上所有的欢笑泪水,都是踩着它一路走过来的。
在思思看来,花和高跟鞋都是一种美丽的生活方式,当自己做了妈妈后,似乎对这种“美”追求的更强烈了。现在的她渴求“美美的环境,美美的生活,美美的家人,美美的朋友和美美的自己”。舞蹈
这期封面刊出时,正值新年之际,所以服装上凸显了“红”。思思称在舞台上,尤其是春晚的时候,她穿红色居多。小时候每逢过年,妈妈给买的新衣服,也多为红色。但生活中她则更偏爱黑白色调,经典,纯净,极致。
这次拍摄,服装编辑给思思选的多是袅袅婷婷的小礼服,很衬思思高挑的身材和优雅的气质,镜头前,踏着音乐的节奏,她会不自觉地旋转、起舞……这跟她5岁起就学习舞蹈不无关系。那时思思的妈妈非常喜欢跳舞,但阴差阳错没有在舞蹈上发展,而是做了医生,所以她很希望女儿替自己实现梦想。
回忆练舞蹈的那段经历,思思坦言非常辛苦,甚至没有多少快乐。“每天下腰、踢腿、劈叉等基本功的训练,循环往复,非常枯燥,而且特别累。”以至于有段时间她对妈妈很抵触,觉得妈妈对她太狠了,“我记得练软开度的时候,整个人趴在地上,老师会生生的掰你。这种感觉不仅仅是疼,几乎要窒息了。练到一定程度,没有办法调整呼吸,有的时候憋的特难受……”
走入北大,在众多的社团组织中,李思思首选了“北大电视台”。除了做主播,也参与了策划、编导和后期等幕后工作,这让她受益匪浅。也是在这个时候,2005年她有机会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比赛,并成为该节目第一位八期女擂主。2006年,李思思再次参加《挑战主持人》综艺节目主持人全国选拔赛,荣获季军。面对一片赞誉,她却谦虚地表示这一切都源于北大的滋养,母校的培育让她一直烙印心底。20岁那年,她应作家出版社之约,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未名湖畔的玫瑰》,作为送给自己和母校的特别礼物。
思思说有一天,她们上课时,家长也来了。还是做这些动作,当她的脸正往后仰时,正好冲着妈妈坐的位置,当时她疼的一直在流眼泪,隐约中她发现妈妈也在擦眼泪,“突然那一刻我就释然了,为了我更好,我知道妈妈也在咬着牙……”
而当有一次爸爸看到这种情景时,实在忍不住了,拉起女儿就往家走,为此还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先是批了一顿妈妈,接着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讨论要不要让思思再练下去了……最后还是妈妈坚持说已经学了这么长时间,还是不要放弃,否则之前的辛苦都白费了……
问思思,如果那时真的不练了,她会不会有些不舍。
“我没有设想过,但是如果真的放弃了,我可能就错过了和舞蹈的缘分。虽然我现在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也没有做和舞蹈相关的工作,但是我和舞蹈的缘分一直都在,这种缘分让我收获特别多。所以我常常在想,我性格当中坚韧的一面,可能就跟从小练舞蹈有关,就是因为从小吃了许多苦,才能感知到只要比别人多坚持一秒,结果就完全不一样。”
思思与舞蹈的缘分,在高考中也发挥了作用。当时为了能拿到舞蹈特长加分,本来初三后已不怎么跳舞的她,在高二时候又恢复了舞蹈的训练。而且强度很大,因为舞蹈加分的要求很高,基本是按照专业舞蹈演员的水平来要求的。
那段时间,她基本上晚上7点放学后,吃完饭,8点半就要去排练厅练舞,每次练完两个小时,都是大汗淋漓。“我记得有一次累到不行,整个人就躺成了一个大字,那一刻完全顾不上形象了,眼泪汗水一块流,不能自控。但大概十分钟后,眼看还有半小时下课了,我马上爬起来擦干眼泪,继续练……”
在2004年高考的时候,李思思获得了50分的舞蹈特长加分,考取了梦想中的北京大学。
我是“北大人”:母校的滋养受益一生
走入北大,在众多的社团组织中,李思思首选了“北大电视台”。除了做主播,也参与了策划、编导和后期等幕后工作,这让她受益匪浅。也是在这个时候,200年她有机会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比赛,并成为该节目第一位八期女擂主。2006年,李思思再次参加《挑战主持人》综艺节目主持人全国选拔赛,荣获季军。面对一片赞誉,她却谦虚地表示这一切都源于北大的滋养,母校的培育让她一直烙印心底。20岁那年,她应作家出版社之约,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未名湖畔的玫瑰》,作为送给自己和母校的特别礼物。
Q=《北京青年》周刊
A=李思思
Q:两次参加《挑战主持人》的比赛,当时在北大是很轰动的事吗?
A:在学生当中是,那个时候大家对于北大学生的定位多是被关在象牙塔里只知道学习的形象。突然有了我这样的形象就还蛮引人注意的。其实我们学校真的有太多比我优秀很多很多的人,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都特别棒,所以有时候我觉得,其实我只是一个出口,大家看到了原来北大学生,还有这样的一面。
Q:当时写的那本书叫《未名湖畔的玫瑰》,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A:我觉得可能提到未名湖,提到伯牙塔,大家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但我想表达的是,在未名湖畔,每个人可能都是那一朵朵玫瑰,有的可能还含苞欲放,有的可能已经娇艳欲滴,但是不管怎么样,大家要知道,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含苞到绽放的过程。这本书里主要记录了我从小到20岁的一些成长感悟。
Q:所以算是送给自己20岁的一份生日礼物。
A:是的。2016年我就30岁了,30岁我也送了自己一份礼物,同样是一本书。大概写的是,从20岁到30岁的一个成长历程,我觉得30岁对一个女生来说心态更为复杂,不自觉地会感叹时光残酷,青春不再等,所以我就特别想写一本书,送给自己和其他的同龄人。书里有我写的许多关于职业和生活的随笔和感悟。
Q:书名确定了吗?
A:暂定叫“有意思”或“有点意思”。明显的会跟上一本书的名字很不同《未名湖畔的玫瑰》更诗意更浪漫一些,而“有意思”会更务实一些,整个人放下了也更松弛了。我觉得身边有许多有意思的事,比如现在跟你聊天有意思;看到一个人有意思,经历的一些事有意思……记录这些,传达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如果把生活中许多点滴有意思的事汇聚在一起,人生就变得更有意义了。
Q:我觉得这种记录的习惯特别好,我看你微博上“思思心语”,就写的深入浅出,韵致盎然。
A:我其实不是一个特别擅长总结的人,我曾经做过一个心理测试,结果说我是一个向前看,而不善于向后看,也就是去回望和总结的人。但我发现自己在写字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的回望自己走过的路,有很多的收获和体会,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使自己的语言得到规范,这对我的工作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同时,码字写文需要不断地从自己的头脑各个角落去搜寻所谓的片段化记忆,这就像是完成拼图的过程。整理和重构之后自然也会带给自己许多的滋养。
Q:你觉得在北大读书的6年,对你最深的滋养是什么?
A:我觉得其实在北大的每一天,都让我特别的滋润。这种滋润一方面是生活上的,刚刚经历高考进入大学校园,不会再有老师的指指点点,全靠自己去规划自己,特别的自由,就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滋润,还是说到高考,高考之前,整个人的心是紧的,进入大学之后,就像海绵遇到水之后,慢慢的舒展开了,整个人好像都放松了,在这样的状态下也就更能平心静气的自己跟自己对话,寻求一种内心的平衡。所以尽管在学校6年,我还是觉得没待够,而且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我特别的不舍,每天习惯的日子突然就这样没了,当时就觉得心中的一角坍塌了。
Q:如果让你对刚刚进入北大的自己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A:你好棒啊,继续加油。要珍惜在学校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因为走出学校后,你会特别怀念。
我是主持人:站在春晚的舞台上很幸运很知足
2010年李思思正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她还清楚记得第一次拿到工作证那一刻的心情:“上面有一张我的一寸照片,然后写着工作证号和中国中央电视台几个字。刷卡进门那一刻,真的是百感交集,觉得自己终于有了一种归属感。虽然对这里不陌生,但毕竟之前是实习,而这一刻终于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了。”
现在李思思身兼《舞蹈世界》、《回声嘹亮》等四挡节目的主持人,其间更是主持了大大小小的综艺晚会。其中最可圈可点的是,2012年她成为央视春晚史上最年轻的主持人,到2015年她已经连续主持了四届春晚,被视为央视85后女主持人的领军人物。
采访之前,对李思思的印象,有两个关键词:幸运和多才多艺。采访之后,又多了两个关键词:付出和压力。其实,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付出,只是有时过分放大“幸运”,往往会掩盖背后付出的辛苦。再有就是压力,采访中印象最深的是思思谈到春晚带给她的压力,作为主持人不可避免要面对被比较被评点,从逃避到直面的过程,思思的内心也越来越强大。
Q:还记得第一次接到春晚剧组的邀约时,是怎样的心情吗?
A:那一年导演组想要有更多的创新,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来看春晚,所以就说要找到一个年轻的主持人,其实通知我的时候,真的是一种五雷轰顶的感觉,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我特别感谢能有这样的机会,登上这方舞台的时候,特别是在众多前辈面前,你会觉得自己渺小的像尘埃一样。那段时间其实我情绪上特别崩溃,敏感到别人的一个皱眉,我都会想是不是哪个地方做错了,哪个眼神不够完美,可以说已经近乎神经质了。
Q:我们都知道春晚之前要经过很多次彩排,即使这样,站在春晚直播现场那一刹那,还是会非常紧张吧?
A:会,就像我2012年主持春晚的时候,第一个段落是采访费翔和他的家人,我提前很久就去跟他们对词,一遍一遍的,直到费翔的妈妈都觉得行了,我还坚持要再来一次。结果那次一结束直播就开始了,采访费翔的时候我本来应该一只手拿着话筒,但后来觉得自己实在手抖得不行,没有办法就只能两只手举着话筒。结束之后董卿姐还问我怎么跟平时彩排不一样,但我那一刻是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特别好笑的是,等我回到休息间坐下之后才发现,原来我的腿也一直是抖的,只不过因为手抖的太厉害了,就没有注意到腿。
Q:第一年如此紧张,但到2015年你已经是第四次站在春晚的舞台上,心态的调整上是不是更自如了呢?
A:可能之后几年会好一些,但是2015年也有一点特别,因为我之前停工很长时间,一回来就是主持春晚,当时整个人的状态也不是那么好,那一刻就会觉得压力很大。在2015年春晚直播的那一天,开场的时候我接在康辉后面,但当我说完第一句之后,第二句就忘了,觉得至少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里,我的大脑是一片空白的,所幸我的嘴一直没停,但我说出的话只是跟串词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而之后是小撒的部分,为了能准确的抛给他,我就一边说,一边在脑海中不断地搜寻最后一句,好在最后我还是想了起来。当时真的是惊出了一身冷汗,甚至不敢细想自己在那千分之一秒有没有出现磕巴。虽然没有被观众洞悉那一刻的惶恐,但在心里却为我敲响了警钟。主持人的行业如履薄冰,每一次登台都需精雕细琢,更需全程投入,为观众,也为不愧对这份职业。
Q:如果2016年再继续主持春晚,就整整五年了,时间过的真快!
A:对,5年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如果能在春晚的舞台上站5年,已经是超出我的预想了。所以特别谢谢这方舞台,我觉得一辈子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很幸运也很知足。
我是妈妈:坦然接受生命的礼物
李思思无疑是幸运的,这不仅体现在事业上蒸蒸日上,更体现在事业、生活两不误。2014年年底,李思思做了妈妈,生活中又多了一个新角色。之后,她特别在自己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了《我是妈妈》一文,本次采访中,她还首次谈及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称先生是同龄人,彼此互为初恋,坦言在爱情上没走过弯路。
Q:对一个主持人来说,在自己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选择做妈妈,还是需要勇气的。
A:所以我就是神经大条嘛。(笑)我喜欢把工作和生活分开,而且正如尼采说的那句话“如果我们搞清楚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就不会再问怎样的问题了”,我知道自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工作,那么如果生活缺失了一部分,那工作对我来说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
Q:其实我觉得怀孕的时候,可能做妈妈的感觉还不那么强烈,但等到宝宝真的来到身边,会更深切的感受到“当初做这个决定太明智了”吧?
A:当然,我甚至有些后悔,觉得自己生晚了。我和我老公都是80后,在大学里认识的,所以两个人很多观念是一样的,但我没想到的是,生完宝宝之后,他的角色会进入的比我快,甚至在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妈妈的时候,他这个爸爸的角色已经做的很好了。他特别喜欢每天抱着儿子,跟着他满地跑,疯啊闹啊什么的。
Q:你跟先生是同学吗?
A:不是同学,但是是在大三的时候认识的。特别珍贵的一点是,我们俩都是彼此的初恋,这太难得了。从结婚到现在已经3年了,我一直觉得这是我生命当中一段特别珍贵的财富。因为他的原因,我在爱情上没走弯路,所以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也是挺幸运的。另外他是理工男,这也算是最好的互补吧。
Q:做了妈妈后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A:改变有许多,比如从生活上,我现在最享受的过程就是每天亲手给孩子做饭,跟他待在一起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都松弛了,这种状态也会被带到节目里去,这些都是孩子潜移默化对我的改变。
还有就是身份上的转换,我开始特别不适应,甚至有点抵触情绪,因为我总觉得自己还是小女孩的心态,包括周围的人跟我接触时间长了,也都会觉得我特别幼稚,但现在有了妈妈的身份,就要从女孩变成女人,要慢慢走向成熟了。
不过,虽然一开始有点抵触,但我现在已经坦然接受,毕竟这是生命带给我的礼物。
Q:那你觉得从女孩到女人这个过程中心态上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
A:心态上最明显的变化是懂得体谅,原来更多的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现在慢慢学会关怀安慰身边的人,更多的传达一种内心的东西。个性上的话应该是变得更柔软,更接地气了吧。如果说20岁的时候是在模模糊糊的寻找自己的定位,现在至少能看清自己的轮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