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禹
假期,我跟妈妈去旅游。
第一次去火车站,我好奇地四处观察,走着看着,我的心里就堆满了乌云。瞧,厕所里,清洁人员特地放了垃圾桶,可仍有人往水池和便池里扔杂物,导致池子堵塞,污水横流;候车室里,很多旅客对痰(tán)盂(yú)视而不见,随地扔瓜子皮、食品袋,甚至还把嚼(jiáo)过的口香糖随口吐在脚下,使地面龌(wò)龊(chuò)不堪……
这些现象令我不解、难过,我去书中寻找答案: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是啊,这些人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目中无人,就是缺乏社会公德的表现。
联想起身边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中午,零食袋满校园都是,草上飘着、花中塞着、树上挂着,像耻辱的旗帜(zhì),还随风摇摆着。放学回家时,一出校门,整齐的队伍就乱了套,追着跑着,打打闹闹,根本不管右侧通行的交通规则。
公德,真的离我们很远很远!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就任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店内,霍克与一位老人就养老的问题发生争执,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上法庭。后来,他向老人道歉,请求老人原谅。堂堂总理都能做到有错必改,我们为什么不能规范一下自己的行为?
每人文明一小步,社会文明一大步。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叔叔进公共厕所时,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正认真地“研究”着冲便器按钮——他想把粪便冲掉!小男孩已经琢(zhuó)磨了半个多小时,急得眼泪汪汪,满头大汗。叔叔一边帮他冲厕所一边安慰他说:“你是小孩,不会冲没关系的,别人看到会帮你的。”小男孩脱口而出:“不行,不卫生。”
多可爱的小男孩,如果每个人都能像他这样,公德,离我们还会远吗?
作者系黑龙江省黑河市
孙吴县第二小学四(4)班学生
教师点评
小作者注意观察生活,能在生活中选材。小作者从车站看到的不文明的细节写起,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人存在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一针见血地阐明这些行为都是没有公德心的表现这一核心论点。接着,小作者摆事实、讲道理,用自己读过的故事和听来的故事作为证明材料,告诉读者其实公德心就存在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中,讲社会公德,就是举手之劳。
指导教师 赵宏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