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鹏飞 谭华霞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眼视光学中心 湖南 郴州 423000)
屈光参差性弱视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该病是指患儿双眼的屈光度不等,其球镜度之差≥1.50D、柱镜度之差≥1.00D的弱视类型[1]。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戴有框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的方法治疗该病,但效果一般,且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用准分子激光视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该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儿的视力[2]。为了进一步探讨用LASIK治疗儿童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我们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准分子激光视角膜原位磨镶手术的80例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准分子激光视角膜原位磨镶手术的80例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这些患儿均经眼科检查被确诊患有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在这些患儿中,排除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的患儿以及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在这些患儿中,有男性患儿46例,女性患儿34例,其年龄为7~15岁,平均年龄为(10.11±1.41)岁,其术前的平均散瞳等值球镜屈光度为(-10.32±2.96)度,平均屈光参差度为(+6.14±1.24)度。其中,患有近视性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儿有11例(11只眼),患有近视伴复发性、散光性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儿有26例(31只眼),患有远视性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儿有14例(14只眼),患有远视伴混合性、散光性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儿有29例(29只眼)。
1.2.1 检查方法 我院在对这80例患儿进行手术前,首先要对其进行验光检查。进行验光检查的方法是:在对患儿进行验光前10分钟时,要为其滴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睫状肌麻痹处理,共滴注四次。然后使用视网膜检影法对患儿的屈光度、视融合范围、立体视觉以及双眼不等像等进行检查。
1.2.2 手术方法 我院对这些患儿均使用LASIK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使用Summit公司生产的SVS准分子激光仪对患儿进行治疗。首先对患儿进行局部麻醉,在其颞侧角膜的边缘做一个切口,用负压环固定其眼球。然后使用少量的平衡盐溶液润湿患儿的角膜,用M2微型角膜刀切削其带蒂的角膜瓣。用镊子掀起患儿的角膜瓣,用吸水海绵将其创面上过多的水分吸干。然后用准分子激光仪发射出的激光对患儿的角膜基质床进行切销。切削完成后,用冲洗针头将患儿的角膜瓣复位,并对其角膜瓣进行冲洗。最后对患儿的角膜瓣进行原位复合,并用吸水海绵吸除其眼内多余的水分。
观察并记录这80例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后其裸眼视力、最佳戴镜矫正视力、三级视功能以及双眼不等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这80例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其裸眼视力、最佳戴镜矫正视力、三级视功能以及双眼不等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进行手术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80例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后其视力相关指标的比较
屈光参差性弱视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该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戴镜疗法和手术疗法治疗该病[3]。但临床实践表明,传统的戴镜疗法存在治疗效果欠佳以及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差等缺点,具有较大的局限性[4]。LASIK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新型手段之一,已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这80例患儿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其裸眼视力、最佳戴镜矫正视力、三级视功能以及双眼不等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进行手术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赵蓉[5]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用LASIK治疗儿童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儿的视功能。
[1] 杨亮,胡琦,康杨等.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LASIK术后双眼视功能评估[J].眼科,2012,21(3):187-190.
[2] 周清,李飏,陈剑等.不同戴镜情况近视患者LASIK术后立体视功能的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5):549-553.
[3] 莫俊柏,方学军.单眼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矫正屈光参差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7):852-855.
[4] 蔡洁,李沁,何剑等.高度近视LASIK术后双眼调节聚散及近立体视功能的变化[J].眼科新进展,2013,33(8):757-760.
[5] 赵蓉,殷东辰,王恩普等.低压缺氧对LASIK术后视功能的影响[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4,16(11):68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