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不同”引发的思考……

2016-01-16 15:59陈春雯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小树爱因斯坦外貌

陈春雯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同教师面对同样一篇课文,教学的流程大同小异,但给学生的学习感受却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差之千里。细细品味,恰是教学中的这些“小异”,折射出教师的课程理念与教学智慧,也决定着课堂教学品质与效果的不同。

一、 “出示信息”VS“聚焦信息”

【案例】教学苏教版小语教材四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上课伊始,教师先让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对爱因斯坦的了解,然后出示补充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走近这位伟大的人物。两位教师都出示了以下信息:

爱因斯坦,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证实。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 教师A:请大家齐读这一段话。(生读)

师: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我觉得爱因斯坦很伟大。

师:是的,这是一位伟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生活,去读他和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 教师B:请大家轻声自由读一读这段话。(生读)

师: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我觉得爱因斯坦很了不起。

师将信息材料中“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巨大贡献”“科学巨人”等词语点红。

师:请大家再读读这几个词语。(生读)

师:这些词语都肯定了他在科学上取得的伟大成就,他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然而这节课,我们不是去学习他伟大的科学成就,而是走进他的生活,去读一读他和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反思】上述案例中,两位教师在介绍爱因斯坦时,都进行了课外资料的补充。不同的是,第一位教师出示了整段话让学生朗读,学生在读过一遍之后留下一个整体的印象:爱因斯坦很伟大。但这个印象比较模糊和概念化。第二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自读了整段话、对爱因斯坦有了一个大概认识后,点红了信息材料中的几个关键词,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人们对爱因斯坦的杰出贡献和评价上,这样的一种凸显和强调,让学生印象更为具体和深刻。

正是有了上述的铺垫,学生在理解下文“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的科学家品质时,都能够深切感受到,爱因斯坦生活中的这种不间断思考的习惯,与补充信息中所介绍的杰出成就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顺应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感受才会更为深刻和鲜活。

二、 “去了哪里”VS“看到什么”

【案例】教学苏教版小语教材二下《会走路的树》一文,为了让学生理解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很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教师出示填空练习,让学生进行想象练说。

· 教师A:出示填空:小鸟跟着小树去了 ,看见了 。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哪些地方,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东西呢?谁先来说一说?

生:小鸟跟着小树,去了花丛,看见了蝴蝶在翩翩起舞。

师:说得真好。还有谁来说?

生:小鸟跟着小树去了湖边,看见湖面上有许多小船。

……

师:小鸟跟着小树去了那么多地方,天天在一起,真开心啊!

· 教师B: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哪些地方,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东西呢?

出示填空:小鸟跟着小树去了 ,看见了 。

生:小鸟跟着小树去了花丛中,看见了蝴蝶在翩翩起舞。

师:蝴蝶在翩翩起舞,真美呀!“翩翩起舞”这个词语用得真好。

生:小鸟跟着小树去了池塘边,看见小鱼在水中游。

师:小鱼在游,你能说得更有趣些吗?

生:小鸟跟着小树去了池塘边,看见小鱼和小蝌蚪在大大的荷叶下嬉戏玩耍。

师:真好玩,真有趣呀!我们也忍不住想去看看了。在别人的基础上发言,要越说越好。

……

师:大家讲得越来越有意思了。这对好朋友去了这么多地方,看了这么多有趣的东西,天天在一起,互相陪伴,多快乐呀!

【反思】上述案例中的两位教师,设计了相同的填空练习,让学生对故事进行补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不同的是,第一位教师着眼于学生将句子补充完整,即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仅此而已。教师在学生说话的基础上,也未作更有价值的评价和指导;第二位教师关注学生说得怎样,并在点评和不断的鼓励中,引导学生说得越来越生动有趣。学生在这样的说话训练中,不仅理解了故事中小鸟跟着大树走过了很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感受到了同伴在一起的快乐,更在这样的交流畅谈中获得语言的生长,精神的愉悦。

语言学习是语文课程的核心。在学生进行想象说话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语言所表达的“意”,更要引导学习语言表达的形式,揣摩如何将这个“意”表达得更加完善。当教师具备了这样的意识,便会在各种语言实践形式中相机地作鼓励和点拨,向着语言发展的方向引领。同时,学生语言的丰富,也相应地会带来内容与感受的丰盈,对文本进行充分的补白。这样才会更准确、更有效地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起来,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目标。

三、 “写小女孩”VS“写爱因斯坦”

【案例】教学苏教版小语教材四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师和学生一起关注了课文对于爱因斯坦的两处外貌描写,即“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让学生感受到了爱因斯坦生活中的不修边幅。之后,教师引导读写结合,迁移仿写。

· 教师A:作者通过抓住面貌和穿着,写出了怪老头的邋遢形象。那么,小女孩在你眼中,或者在爱因斯坦的眼中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观察文中的插图,特别是图上小女孩的外貌和穿着,来练写小女孩的样子。

出示填空:只见小姑娘

· 教师B:读了这两句话,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的老人形象。可是几天以后,爱因斯坦整个人都变了,仔细观察图上的爱因斯坦哪儿变了?

生:他穿上了皮鞋,并且鞋面擦得锃亮。

生:他换上了笔挺的西服,显得很有精神。

生:他的头发也梳得整齐多了。

……

师:好,你也能像作者一样,抓住人物的外貌和穿戴,有序地来描述一下,行吗?(生练写)

【反思】上述两位教师都抓住了课文对爱因斯坦的“外貌描写”这一读写结合点,让学生进行语言的实践。不同的是,第一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书写小女孩的外貌,尽管也实现了当堂练笔的目的,但目标较为单一,对整篇课文的理解没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与课文的叙述情境有点格格不入。第二位教师引导学生写后来穿戴整齐的爱因斯坦的外貌和穿着,对“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作了具体的描述和补充,并通过爱因斯坦穿着外貌的前后对比,突出了他谦虚好学的品行,为领会文章主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小不同”,细琢磨,不同的教学行为和细节彰显着教师在课程理念上的认识和差别。只有教师心中有目标、有学生、有语文,课堂才可能有精彩的呈现,才可能充满生命成长的气息。

(作者单位: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小树爱因斯坦外貌
为什么爱因斯坦总是“爆炸头”
爱因斯坦的梦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勤奋努力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怎么庆祝生日
送你一棵小树
我们的小树屋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