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解说促进公众以切实行动参与环境保护

2016-01-15 06:39焦志强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5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境保护

焦志强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北京 100029)

环境解说促进公众以切实行动参与环境保护

焦志强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北京100029)

【摘要】环境解说是一种融教育、信息传递、管理为一体的交流服务过程,是环境教育的一种形式。本文重点介绍了环境解说的产生、特征以及原则和内容。

【关键词】环境解说;环境教育;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码:A

文章编号:号:1673-288X(2015)05-0080-03

Abstract: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is a kind of education,information,management as one of the communication service process,is a form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principles and contents of the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Keywords: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Environmental Educa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作者简介:王倩,中级经济师,法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环境解说最早出现在美国国家公园的服务体系中,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国家公园和遗产保护地开展环境教育所普遍使用的方法。随着新兴旅游方式的不断深入开展,人们不仅对游憩活动的参与性增强,并且希望在旅游中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这促使环境解说的内涵与功能不断发展,学术界对环境解说的研究也不断完善。在环境解说的过程中,解说员通过多元化的沟通方式,引起参观者的兴趣,帮助人们了解造访地的文化与特性,培养欣赏能力,进而培养人们对遗产、资源及环境保护的正确价值观,它是渗透在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中的一种教育手段,是环境教育的一种形式。环境解说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环境素养和生态旅游品质,更能促使公众深化对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促使公众以实际行动更加积极地参与保护环境。本文重点介绍了环境解说的产生、特征以及原则和内容。

1环境解说概念

解说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现代解说之父Tilden①Freeman Tilden (1883~1980),长期担任美国国家公园署署长顾问。1957年出版《解说我们的遗产》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一书,该书提供了“环境解说”的基本指导原则,对美国的环境解说影响深远,作者也因此被尊称为“美国环境解说之父”。(1977)提出,解说是一种教育活动。它不是简单地描述一个事实或现象,而重在通过受众体验与适宜的解说媒介,来揭示事物的深层意义与相互联系。解说的最终目的是引导或改变受众的行为。

之后,Ham②Sam H.Ham,美国爱达华大学森林、野生动物与草业学院教授,其所领导的环境解说团队在美国和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1992)对解说的概念做了重要补充,强调解说是一种“游憩性学习”,必须以愉悦和趣味的方式加以呈现。事实上,大多数时候人们到访景区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接受教育,相反,“游憩”和“度假”往往是更重要的出游动机。在这种情形下,任何一项教育活动也必须是游憩活动,学习必须是有趣而令人愉快的,否则就难以达到目的。

环境解说是运用各种解说媒介和活动,将关于环境的特定信息 (如保护对象及其保护价值、物种与生态、社区传统文化、环境保护意识等)传递给到访者的教育和交流过程。环境解说的目标在于提供愉快有趣的体验与无形的教育 (王鑫③王鑫,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系教授,对台湾区域地貌与环境地貌研究有突出贡献,致力环境科学普及,被誉为“台湾国家公园之父”。,1991)。Tilden曾经说过,“ (游客)理解了就不会蓄意破坏,因为一个人真正领悟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其自身的一部分。”

2环境解说媒介

解说媒介是指将解说信息、主题传达给游客的方法及工具。按照是否有人员参与,可将其分为人员型媒介 (也称向导式媒介)与非人员型媒介 (也称自导式媒介),后者包括旅游者自己使用而无需人员协助的解说牌、印刷品、多媒体等。

(1)解说人员:解说人员主要指导游、景区讲解员、解说志愿者等。这种以人员为媒介、为游客提供的面对面的解说服务极具个性化,优秀的向导式活动会把游客的各种感官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到访者积极参与到环境解说项目中来,也因而往往成为最受欢迎、最有效的环境解说媒介。从形式上看,人员解说有讲解、评论、表演、讨论、讲座等多种形式,并常与相应的活动相结合。

(2)解说牌:解说牌是最常见的一种环境解说媒介,是多种信息的载体,可以用来传播知识、教育游客、告知重要事项、指示设施或方向等。根据功能,可大体分为三类:环境教育解说牌,旅游信息解说牌,管理解说牌。解说牌不须提供冗长的知识和信息,而应着重于激发游客对解说对象的好奇和进一步探知的渴望。

好的解说牌:ABC

·A(Attractive)富有吸引力:在设计上具有艺术感和平衡感,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标题、图像以及适宜的色彩,吸引游客的目光。

·B(Brief)简洁:解说内容经过审慎的设计,通常最多不超出5条信息。细节内容可以图像方式呈现。

·C(Clear)清晰:解说牌有鲜明强烈的主题,能让游客在1-2秒钟之内便了解其要传达的核心理念。

(3)媒体:多媒体解说媒介能够充分调动游客的视觉与听觉感知。环教场所可以运用多种高科技和艺术手段,如幻灯片、录像、电子触摸屏、便携式语音导游、高品质音像制品等,向游客提供景区的相关信息。

幻灯片/录像:7分钟与3分钟

根据研究,在游客中心或博物馆里,游客愿意坐下参与一个放映活动的最长时间平均为7分钟。在那以后,人们的注意力和兴趣都会明显下降。

而如果作为某个展品的一部分,一个录像或幻灯片节目的平均观看时间约为3分钟。

(4)印刷品:印刷品包括景区门票、宣传册、导览图、导游手册、书籍等。印刷品方便携带,既可以在景区内游览时使用,也可以作为旅游纪念品起到宣传教育作用。可以制作一些向游客免费发放的导游手册、导览图、宣传册等,也可以印刷一些制作精美、信息容量大的出售印刷品如书籍。

(5)展览:展览是一种综合的解说媒介,结合了人员解说与非人员解说。展览一般利用游客中心、宣教中心、博物馆等室内场所来举办。展览的核心是展品,展品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实物、模型和沙盘,甚至还可以是高科技类的电子展品。能够有效发挥解说功能的展览往往是“解说型展览”,Veverka指出,如果一个展览与观众日常生活极大地关联,并能够通过游客的积极参与使得一个话题栩栩如生,那么它就具有解说性。

解说型展览:要做到什么?

(1)能够把游客吸引到跟前;(2)在初始的吸引之后,要能牢牢抓住游客的注意力;(3)能够使游客参与其中,使其渴望获取视觉线索并阅读文字;(4)能够与游客进行有效的交流,实现展览规划初始预设的学习、情感与行为目标。

3环境解说原则

自20世纪中叶以来,解说之父Tilden (1977)提出的6条解说基本原则,一直是全球众多自然与文化景点解说工作的准则,它们同样也适用于环境解说。这6条基本原则如下:

(1)解说应设法将所展示或描述的内容与游客的特征或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否则解说就将是徒劳无功的。例如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常常会有不同的动机和兴趣,针对性的环境解说活动需要与他们各自的需求引发关联。

(2)信息并不是解说。解说是在信息基础上的内容揭示 (revelation)。解说是以一种启发式的方式,将理念或知识传递给受众。

(3)解说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涉及科学、历史、建筑学等多门学科,因此优秀的解说人员和良好的交流技巧显得格外重要。

(4)解说的目的不在于教导,而在于鼓励和启发,在于要让游客经历“感觉—认知—理解—认可—行动”这一过程。

(5)解说旨在展示全局和整体。所有的解说项目、展览和活动等应制定一个统一的解说主题 (theme)。游客在结束参观之后,脑海中要留下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统一的核心理念,而非众多零星的信息片段。

(6)解说方法必须因人而异。例如儿童与成人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大相径庭,因此提供给孩子 (12岁以下)的解说不应只是把提供给成人的解说稍作简化,而应采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

以Tilden的解说原则为基础,Veverka主要从解说交流的过程出发,提出了“激发兴趣”、“引发关联”、“揭示谜底”的“解说性”基本要素。

Veverka“解说性”基本要素 (1998)

1.激发兴趣 (provoke):用醒目的标题、引人入胜的一句陈述、或是其它技巧来激发游客的兴趣,吸引游客对解说内容的注意,例如枫树解说牌的标题是“又酸又甜的树”。

2.引发关联 (relate):例如,一个对于食肉动物牙齿功能的解说,将每一种牙齿都与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五金工具相类比,以“引发关联”。

3.揭示谜底 (reveal):在经由前面“激发兴趣”、“引发关联”的铺垫之后,解说中所揭示的信息应是“故事或讲解的精华与高潮部分”,它将向游客展示悬念或问题的答案。

4环境解说内容

环境解说主要介绍关于环境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具体内容包括:区域环境背景、物种与环境因子、环境生态科学知识、自然保护、环境伦理等。乌恩等 (2011)构建了自然公园环境解说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环境解说内容体系(文献来源:乌恩,成甲,2011)

5研究小结

环境解说是一种融教育、信息传递、管理为一体的交流服务过程,是环境教育的一种形式。本文重点介绍

了环境解说的产生、特征以及原则和内容。

研究指出,环境解说是运用各种解说媒介和活动,将关于环境的特定信息(如保护对象及其保护价值、物种与生态、社区传统文化、环境保护意识等)传递给到访者的教育和交流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解说之父Tilden(1977)提出的6条解说基本原则,一直是全球众多自然与文化景点解说工作的准则,同样也适用于环境解说。环境解说主要介绍关于环境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具体内容包括:区域环境背景、物种与环境因子、环境生态科学知识、自然保护、环境伦理等。

参考文献:

[1]John.A.Veverka.Interpretive Master Planning[M].Acorn Naturalists,1998.

[2]Ham,S.H.(1992).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A Practical Guide for People with Big Ideas and Small Budgets[M].Golden,Colorado:Fulcrum/North American Press.

[3]乌恩,成甲.中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现状刍议[J].中国园林,2010.

[4]日中环境教育协力会.参与式环境教育活动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5]约瑟夫·克奈尔(著).叶凡(译).与孩子共享自然.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

[6]Longwood Gardens.Homepage [EB/OL].http://www.longwoodgardens.org.

[7]Freeman Tilden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 [M].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77.

[8]蒂莫西,博伊德(著).程尽能(译).遗产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9]许世璋,陈淑宝.游客中心展示馆之解说评估─以太鲁阁国家公园生态展示馆为例 [J].户外游憩研究,2002,15(4):49-73.

[10]Sharpe,G.W.(Ed.) .Interpreting the Environment.(2nd edition).U.S.John Wiley & Sons,Inc.1982.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Promotes Public to Participate by Concrete

Action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JIAO Zhiqiang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MEP China,Beijing 100029)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影响因子逼近2.000

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一名

在全国收录环境科学类66种期刊中排位第六名

据知网2014年12月16日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4版)》,我刊学术影响因子显著大幅度提高。由2011年0.831和2012年1.030,提高到2013年逼近2.000大关,为1.971,名列环境保护部主管期刊第一名。在全国收录环境科学类66种期刊中排位第6名,其中2012年位列全国第18名,2011年第29名,2010年第33名。

引用文献格式:王倩.国有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与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5):83-86.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环境保护税如何实现立法宗旨
环境保护税立法应解决好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