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燕
女性分娩期间所产生的疼痛会对其生理和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无痛分娩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纵观无痛分娩技术发展史,在分娩中硬膜外麻醉的应用范围最广[2]。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产妇进行复合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较高[3]。为探讨在无痛分娩中对产妇进行复合麻醉的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我院对近期进行无痛分娩的100例产妇使用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其中50例产妇使用硬膜外阻滞联合静脉注射布托啡诺进行麻醉,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无痛分娩的100例产妇。这些产妇在妊娠期间均未发生妊娠期合并症、头盆不对称及胎儿异常的情况。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的孕周为34.6~43.5周,平均孕周为(38.7±1.2)周;其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5.5±1.8)岁;其体重为57.5~80.6kg,平均体重为(64.8±4.2)kg。观察组产妇的孕周为34.7~42.6周,平均孕周为(39.6±1.5)周;其年龄为21~34岁,平均年龄为(26.8±1.5)岁;其体重为55.9~77.5kg,平均体重为(66.8±4.5)kg。两组产妇的孕周、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在产妇宫口宽度≥3㎝时,麻醉医生立即对其进行硬膜外腔穿刺,然后置入2~3 ㎝的导管。让产妇取平卧位,为其注射20 ml浓度为0.062%的伊捷卡。若产妇在5 min后未发生异常情况,则为其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泵。
为对照组产妇滴注40 mL浓度为0.15%的伊捷卡和0.1 mg的芬太尼,滴速为3 mL/h,锁定时间以15 min为宜。
为观察组产妇滴注40 mL浓度为0.15%的伊捷卡,滴速为3 mL/h,锁定时间以15 min为宜。为产妇静脉注射0.5 mg的布托啡诺。同时,将0.25 mg的布托啡诺加入到100 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为产妇静脉滴注,滴速为1~2 mg/h,用药的总剂量<5mg。
在产妇进入第二产程时关闭PCEA泵,停止静脉给药。在产妇结束第二产程后,重新启用PCEA泵,直至分娩结束。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出现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必须积极对其进行剖宫产手术。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产妇进行疼痛评分。然后根据产妇的VAS评分判定其进行麻醉的效果。优:产妇的VAS评分为0分。良:产妇的VAS评分为1~3分。中:产妇的VAS评分为4~6分。差:产妇的VAS评分为7~10分。优良率=优率+良率。对这些产妇所娩的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满分为10分,新生儿的得分越低,表示其发生窒息的程度越重[4]。使用我院自制的麻醉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产妇对麻醉的满意度。将产妇对麻醉的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满意率+较满意率。记录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持续的时间。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麻醉后,两组产妇麻醉的优良率及所娩新生儿的Apgar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对两组产妇进行麻醉的效果及其所娩新生儿的Apgar评分
经过麻醉后,观察组产妇对麻醉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对麻醉的满意度[n,(%)]
经过麻醉后,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持续的时间为(328.7±132.9)min,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持续的时间为(413.6±127.8)min。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持续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医学领域中疼痛指数的相关判定标准,分娩时的疼痛程度仅次于被烧灼受伤时的疼痛程度,位居疼痛指数排行榜的第二位[5]。近年来,全球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医疗设备日趋完善,麻醉技术的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无痛分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6]。
目前,临床上常在产妇进行无痛分娩时对其实施硬膜外麻醉。即,在产妇不耐受疼痛时,由临床麻醉医生自其硬膜外腔注入低浓度的麻醉药,利用PCEA泵持续给药,以达到镇痛的效果[7]。对产妇进行硬膜外麻醉具有极强的可控性、安全性高、效果好,得到了临床医师、产妇及其家属的普遍认可[8]。为不断提高麻醉技术,我院在2014年开始尝试为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使用“硬膜外麻醉+静脉注射麻醉”的方法进行复合麻醉,取得了更为理想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进行复合麻醉的观察组产妇对麻醉的总满意率及第一产程持续的时间均明显优于仅进行硬膜外麻醉的对照组产妇。这说明,对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实施复合麻醉可提高其对麻醉的满意度,缩短其第一产程。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产妇进行复合麻醉时采用的第二种麻醉剂是布托啡诺。布托啡诺是一种混合性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该药以κ为主要激动受体,其对不同受体激动作用强度的比例为κ:δ:μ=25:4:1[5]。刘海强[5]在研究中指出,对产妇使用少量的布托啡诺可增强其镇痛的效果,减少硬膜外局麻药的用量,缓解其焦虑的情绪。郭培英[4]等指出,使用布托啡诺对产妇进行麻醉的效果与使用芬太尼的效果相同,均可使其发生轻度的呼吸抑制,但布托啡诺能减少胎儿发生胎心变异的情况,不会对胎儿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所娩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为(8.3±1.3)分。这与上述研究的结果相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对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使用布托啡诺进行麻醉时,需严格控制布托啡诺的使用量,在必要时可为其使用适量的纳洛酮,以免其发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无痛分娩中对产妇进行复合麻醉的效果较好,可提高产妇对麻醉的满意度,缩短其第一产程,且不会对新生儿造成不良的影响。
[1] 林小磊.无痛分娩用于临床初产妇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2):225-227.27.
[2] 肖文鑫,张群兑,曾仕伦,等.复合麻醉无痛分娩应用于潜伏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35):27-28.13.
[3] 申海芳.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5):52-52.
[4] 郭培英,王继红,杨芳,等.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8):27-27,29.
[5] 刘海强.复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5,(5):64-65.42.
[6] 肖文鑫,潘淑嫒,张勤兑,等.伊捷卡硬膜外麻醉复合布托啡诺静脉注射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33):24-25.13.
[7] 肖文鑫,潘淑嫒,张勤兑,等.复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5):641-642.26.
[8] 肖文鑫,潘淑嫒,张勤兑,等.复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1):2500-25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