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西安培华学院通识教育中心,陕西 西安 710125)
原始儒家始于孔子,然“儒”作为一种职业早已出现。《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1]。据《周礼·大宰》云:“儒以道得民。”“道”是解释职业“儒”的重点,汉郑玄《注》云:“儒,有六艺以教民者。”将“道”释为六艺,始见于《荀子》。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儒,柔也,术士之称。”
在甲骨文中“儒”与“需”二字实乃同一字也,为一人沐浴之状,且当时也有“儒人”一词。“需”字后来用来表其他意思,而原本作“儒”用“需”就添加人字旁二变为“儒”。儒早先就是宗教神职人员。据推测,这种宗教人员,在主持祭祀仪式前需要戒斋沐浴,所以“儒”又有作“濡”的用例。《论语·子罕》中有记载:“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兄父,丧事不敢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2]由此可见,即便到孔子创立儒学时,“儒”的一部分仍是因从事宗教祭祀这种职业而存在。
孔子开创的儒学,与先前儒人,存在着质的区别。先前的儒人虽有着较高的修养,能够主持祭祀等重大的活动,但在宗法贵族制度下,他们的修习礼义之道为了服丧相礼的需求,而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有着不一样的宗旨,即要立志成为“君子”,而“君子”又以行“仁”为己任。这与当时流行兴起的“学而仕”的价值取有关。“仕”对孔门儒家来说,不是个人的做官发财,而是为了实现其“为仁”的担当。
那么,荀子对儒门内诸子的批判,就是为了厘清儒学内部那些自以为得到孔子真传的俗儒、贱儒、陋儒、瞽儒对孔门儒家担当意识的偏离与背离,将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思想学说净化与纯化,以此来显示自己一派乃孔子真传,是孔门儒学说真正的正统。荀子批判先秦诸子,采用的是外部批判和内部净化的两条技术路线,为的是将自己以“大儒”化身出现的价值理想与思想路线确立于世,使之得以传播并得到世人的到认可。
虽然荀子以孔子、子弓为“大儒”,但他所立之“大儒”与孔子所崇尚的以“君子”,在核心价值思想上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谈大儒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在《荀子》一书中,所涉及的儒名繁多,大儒的提出,针对的是贱儒、陋儒、俗儒、小儒等不良、无知之儒。荀子将“儒”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乃为品行低下,才智平庸的贱儒,俗儒。也就是在《非十二子》文章上半部分中所涉及的三大贱儒:子张氏、子夏氏、子游氏。“俗儒”荀子在《儒效篇》中这样解释:“逢衣浅带,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缪学杂,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礼义而杀诗书……随其长子,事其偏僻,举其上客,亿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是也”[3]。俗儒在荀子看来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只会粗略的效法古代的圣明君主,实际上却扰乱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学说荒谬、杂乱,不懂得效法后代帝王、统一制度。他们中,有的不懂的礼义的作用,言谈在一定程度上和墨子没有什么区别,有的凭借称道古代圣王的欺骗愚昧的行径而获得生存;有的心甘情愿尾随官宦之臣,吹捧度日。在荀子看来俗儒与贱儒的本质是一样的,二者虽然自称为儒,但实际却庸俗不堪。
第二类是德虽不贱,才皆平庸,陋儒、沟瞀儒是也。荀子这样描述陋儒:“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来识志,顺《诗》、《书》而称,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而对子思、孟子则这样描述:“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饰其辞而 袛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荀子认为沟瞀(无知)儒受子思、孟子的影响而不明子思、孟子的思想并不能代表孔子思想。
第三类是德性高尚,才智皆良,小儒,雅儒是也。荀子这样描述小儒“志愚私,然后能公,行愚情然而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公修而杂,可谓小儒矣”[4],在《儒效》篇,荀子这样描述雅儒:“法后王,一制度,隆礼义而杀《诗》、《书》……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5]。
第四类便是荀子最为欣赏和推崇的大儒。在《荀子·儒效篇》,对大儒有明确的阐释:“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苟仁义之类也……故开张其法以测度之,则唵 然如何符节,言不差错也”[6]。
可见,荀子笔下的大儒,是品行高尚的道德家,还是才能皆开通,博古通今,知一举万的大学问家,更是“法后王”、善于治国与团结民众的心智成熟、手段高超的政治家。
在荀子看来,大儒为世人所诚服,“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厥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连之属莫不徙服,夫是之谓从师”[7]。大儒之如此被尊贵,自然可以成为人之师长,起到化俗的作用。
基于对不同儒者正反作用的分析,荀子提出任用不同儒者会造成好坏不同的后果:“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用俗儒,则万乘之国存;用雅儒,则万乘之国安,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矣。”然而大儒却不被任用。面对任用大儒这一心愿不能实现的现实,荀子不禁仰天长啸,发出了“世之愚,恶大儒”(《成相篇》)的苦叹。当时君王热衷于争霸,慧眼识大儒,诚信用大儒的君王是寥寥无人,这就难怪荀子要发出如此的感叹。
[1]金良年:《论语》,凤凰出版社,P54。
[2]金良年:《论语》,凤凰出版社,P88。
[3]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P138。
[4]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P139。
[5]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P139。
[6]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P140。
[7]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P121。
[8]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1年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
[9]孙伟:《重塑儒家之道——荀子思想再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10]邱立汉:《大儒的气度——徐州你的政论散文及其论辩艺术》,《龙岩学院学报》,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