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全忠
摘要:《运营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必修课,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学生不重视、教学效果差等问题。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该课程内容综合性、实践性强,教学与实践脱节,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建议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多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任课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关键词:运营管理;课程建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8-0029-02
生产与运作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组织或企业改善绩效、形成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基础,戴尔电脑的大规模订制、麦当劳的简约快捷、沃尔玛的物美价廉、可口可乐的长盛不衰等,无不是生产运作的杰作。世界各国大学里的管理学院或商学院都将“生产运作”与“市场营销”、“理财”并列为三大支柱性课程[1]。我国几乎所有高校也都将《运营管理》设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所必修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模块,作为培养学生现代运营理念、技能和方法的基础性课程。然而教学中笔者发现,《运营管理》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工商管理专业《运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途径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一、调查及分析
1.现状调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管、法、经相结合的国家重点大学。自1998年恢复招收本科生后,《运营管理》一直是我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在大三下学期开课。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上课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在:(1)旷课现象较为普遍,个别学生甚至从不上课。(2)即使上课也不认真听讲,而是学习外语、数学、准备考研及各种资格考试,看杂志、睡觉、发短信的消极怠学现象也很常见。
2.原因分析。学习倦怠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2,3],就《运营管理》课程而言,除了家庭、社会及学生个性因素外,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及教与学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①内容庞杂模糊了课程重点,运营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各类组织运作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是具有鲜明的工程与管理特色的多学科交叉课程。在运营管理所探讨的问题中,综合了一般管理、工业工程、成本会计、数理统计等专门领域的知识,有些部分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纵观国内外的“运营管理”教材,都涉及到了运营战略、设施选址与设施布置、产品研发、工作设计、需求预测、能力规划、综合计划、库存控制、物料需求计划、作业排序与控制、精益生产、最优生产技术等运营管理特有的理论知识。有些教材还分别增加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流程再造、质量管理、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等可以独立开课的内容。而且随着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企业运营领域不断出现的新理念和技术,如企业资源计划(ER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等,也必然成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之内,如何能把这么多的知识教好学透,确实存在很大困难。②实践性较强增大了教与学的难度,《运营管理》是典型的实操性课程,其内容多围绕企业生产/运营一线,涉及到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比较偏重于方法和实践,教与学的难度相比工商管理其他课程更大。从教的方面看,教师缺乏企业运营管理的实际经验极大影响了授课效果。目前高校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不了解企业生产运营的实际状况,教学中理论讲解偏多、联系实际较少,极易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枯燥、不生动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从学生方面看,目前高校大学生多为应届高中毕业生,由于没有生产运营实践经验,不了解企业运作实际,对企业运作内容、业务流程没有感性认识,阻碍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致使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不是很高。③学习功利主义下的选择性忽略,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状况下,大学生的学习往往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很多学生以就业为导向,不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而是忙于考取计算机、驾照、会计等各种资格证书,对正常的课程学习得过且过,只要能够毕业,能拿到文凭就行。因此包括《运营管理》在内的基础性、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而且从就业取向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大多希望将来能到政府机关、金融行业、国有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财、营销、人力资源或战略管理等所谓白领工作,而作为组织最基本职能的生产和作业管理岗位则备受冷落,也使得学生对于与生产管理相关的课程不够重视。
二、对策建议
要提高《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除了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内涵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更要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优化课程内容,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而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企业运营涉及面广,因而《运营管理》教材所涵盖的内容广泛、知识繁杂,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复交叉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课程学习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是学生对本课程缺乏认可度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进一步优化《运营管理》的课程内容,将运营管理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能作为学习重点。建议将运营系统的生命周期作为主线,将运营管理课程的内容分为运营决策与战略、系统设计与构建、系统运行于控制和系统维护与改善四大部分,重点讲授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运营管理基本概念、产品开发与技术选择、设施选址与布置、工作设计、能力与生产计划、库存控制、物料需求计划、作业排序、维修管理及可靠性以及准时生产制、敏捷制造等新型生产运营方式,取消有一定难度的工艺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最优生产技术以及比较复杂的数学模型。对于“需求预测”、“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与其他课程重复设置内容,可以选择不讲或概述。《运营管理》是管理科学中最具有包容性的一门科学,但是不能期望学生通过一门课的学习就能掌握所有内容,关键是让他们理解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
2.转变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方式。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渐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运营管理》的教学应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采取研讨式、启发式教学,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逐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教师要从原来的课堂主角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关键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运营管理》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来学习运营管理。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可将运营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比如,在讲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思考这样的现象:电视、手机、汽车等很多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品种日益增多,价格不断降低,企业是如何做到的?传统的大量流水生产的优势是什么?有何弊端?结合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迪学生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运营管理》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目前条件下,由于学时有限、企业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不高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让学生到企业实践是非常困难的。可行的方法就是高校通过自身努力,开发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资源,比如沙盘模拟、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案例、现场录像、现场参观以及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其中沙盘模拟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在高校企业管理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多。沙盘模拟训练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模拟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实战性、竞争性、综合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使学生不离校园就能接触公司管理的全过程,而且实施成本低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运营模拟软件、仿真优化软件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学校应该增大投入加强实验室建设。由于沙盘模拟系统是一套比较复杂的、大规模业务集成软件,很多老师也不能熟练操作,因此也要搞好师资力量培养。
4.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师资水平是决定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运营管理》没有吸引力,除了课程本身的特点外,教师缺少实践经验、讲课不生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大力引进高水平专门人才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或出国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培养、训练或短期进修等,提高《运营管理》任课教师的总体水平。要鼓励支持教师通过各种渠道积累生产运营管理实践经验,包括到企业调研、挂职锻炼、参与科研及企业咨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日趋复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内部生产系统及其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运营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领域。因此,加强对《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研究,提高《运营管理》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星梅,张立辉.“运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3(200):77-78.
[2]李慧,利爱娟.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调查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33(6):152-156.
[3]刘晶.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31(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