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际谈求真求实求精求新

2016-01-14 21:03赵音柳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求真

赵音 柳峰

摘要:本文结合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创示范建设工程中的工作实际,针对新时期高职教育的特点,总结了对“求真、求实、求精、求新”新的认识。

关键词:求真;求实;求精;求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8-0219-02

国内高职院校将“求真、求实、求精、求新”作为校风、校训的有很多,对其解读也各不相同。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下面简称徐工院)也将其作为校训,有着特殊的意义。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满足新世纪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徐工院对“求真、求实、求精、求新”的落实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本文结合徐工院创示范建设的工作实际,浅谈了对“求真、求实、求精、求新”校训新的理解与认识。

一、求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所学校,应该把“求真”作为立校兴学之本。笔者认为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做到“三真”——真实的教学环境、真实的工作任务、真实的企业标准。真实的教学环境是指学校要营造出与企业接轨的真实教学环境,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培养企业需要、社会认可的人才。真实的教学环境的营造需要学校多部门的努力,仅仅靠教学单位、任课教师是没法做到的。学校各个部门都有育人功能,因此学校其他部门一定不要忽视这点,如果部门服务意识好、服务态度佳,无形中就起到了教育作用,相反就会起到反作用。学生的培养在耳濡目染中完成,好的环境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只有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一起发挥育人功能,才能让学生养成追求真理、学习真知、学做真人、待人真诚、作风踏实、工作务实的良好职业素养。真实的工作任务是指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企业的工作任务,高职院校一般是通过建立生产性实训工厂来实现的。徐工院材料学院目前建立了一个以生产学步车为主的生产性实训工厂,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任务中学习,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探求真知的欲望更加强烈,经常与教师探讨问题,而非一味地去迷信教师的讲授,这在以前是很少见到的。目前,实训工厂为增加学生的参与度,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将技能考证与参加生产结合起来,学生只要能够独立解决生产问题,操作考核部分就可以过关,这样使学生真正具备了相应的职业能力,而不是一纸证书;二是开设一门社会实践选修课程,只要学生参加足够学时的生产,就可以取得一定的学分,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当然这需要教务处的批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 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真实的企业标准是指学校的相关教学标准要与企业标准一致,虽然在这方面学校做了较多的工作,但笔者认为还有提升改进之处。比如学校提倡了多年的5S管理,到现在推行起来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表现为:5S管理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做到企业要求的标准,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笔者认为5S管理也是一个多部门协作的工作,需要学校政策的支持。例如实验室的5S管理,现在多变成只是实验室管理者的工作,多强调于文化的布局、设备的摆设,而最重要的教学活动过程的5S管理没有真正实现。这是因为,实验指导教师没有参与的热情,没有引导学生去遵守5S管理规定,从而使5S管理流于形式。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引导教师、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如可考虑立项开发一门施行5S管理的实训课程,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相信只要做出一个典型,积累可行的经验,然后逐渐推广,真正的5S管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二、求实

求实是指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求实、务实、扎实、踏实的作风和学风。徐工院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艰难历程,这其中,工院人以诚实、正直的良好品德,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崇尚实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目前,徐工院新一轮课改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项目化课改现已深入教师、学生心中,施行项目教学也要因材施教,实事求是。每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教学规律略有不同,我们不能一概要求每门课程都搞项目化,因为有些课程搞项目化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现在有些课程是为了项目化而去搞项目,到最后项目进行完了,学生知识没有掌握,技能也没有得到提高,这样就使项目化教学失去了本来的作用。笔者最近看了中学的化学教材,认为有些做法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中学化学教材中,知识的传授不是以往的理论原理介绍,而是将生活中的日常问题、现象科学地融入教材中,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化学观点去解释化学现象,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主动性明显提高了,在教学中就使学生意识到化学改变生活、化学无处不在,学生对化学课程自然就更有兴趣了。现在我们的项目、案例多强调来自企业生产一线,而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生活中的案例更加直观,学生更易接受。另外,笔者认为大学的课堂应该是百家争鸣,要提倡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不一定就一个模式。讲课的精彩可以是激情四射的课堂演说,也可以是内涵丰富的知识能力传授,不同类型的教师都要包容,只要能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项目的设置上,不同课程之间要协调好,尽量避免多门课程采用一个项目的现象,以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三、求精

求精即对知识和技能要学有所长、业有所“精”,另外,也表示在技能领先的办学特色中,师生的技艺要精湛、精确、精益求精,同时也要求师生员工在实际的工作、生产和学习中,要有精品意识,精品可以是技能和技艺的产物,也可以是教学、科研的产物。

很多高职院校为追求短期的办学效益,迎合地方政府的产业调整结构,纷纷上马新专业,往往忽视了专业的科学规划问题。新专业在建设时一定要做好前期规划,考虑到可持续发展,不能做成“烂尾”工程。另外,学校在开发新专业的同时,也要保持对传统优势学科的投入,因为新兴专业很难较快成为具有展示度的品牌专业,而如果忽视了已有品牌专业的投入建设,品牌专业可能逐渐没落。笔者认为,专业没有好坏之分,行业亦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做出精品,注定会有出彩发光的时候。endprint

四、求新

求新指的是一种大胆探索、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不断登攀的崇高精神境界,一种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新的学院五年发展规划中,徐工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新的设计,提出了“2+0.5+0.5”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对高职院校即是机遇也是挑战。为适应新的培养模式,徐工院尝试运行了高职院校的导师培养制。学院选取个别班级进行导师培养制试点,学生入学后就可选择导师,在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导师都对其进行指导,这里导师发挥的功能有班主任功能、专业教师功能、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等多种功能。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在入校就可进行专业的调查研究,并结合自己的爱好,选定研究方向,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会更加丰富、有效。对于教师来说,可以较早地把学生带入自己的研究课题,加长了研究时间,同时作为导师,对学生的情感也与现行的班主任、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教师等角色发生了变化,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关爱学生。

五、小结

以上是笔者结合徐工院创示范建设工作实际,浅谈了对“求真、求实、求精、求新”校训的认识。笔者认为,面对高职教育新的形势,高职院校要对“求真、求实、求精、求新”有新的认识,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才能做出品牌,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柳峰,徐冬梅,刘琼琼,等.江苏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发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6(26):115-117.

[2]聂恒凯,翁国文,侯亚合.高分子材料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5):153-154.

[3]聂恒凯,徐冬梅,柳峰.高分子材料加工(塑料成型工艺方向)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3):125-126.

[4]柳峰,徐冬梅,聂恒凯,等.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实训教学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0,3(16):150-151.

[5]聂恒凯,柳峰,徐冬梅,等.新型生产性创业型实训工厂建设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31-133.

[6]李虹,王星敏.高校实践背景下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128-131.

[7]梁小婉,沈小娟,林峰.高职实训基地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证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2):11-13.

[8]王国夫,杨春娣,郑余.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平台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202-204.

[9]刘祝兰.5S管理在财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30(2):197-200.

[10]高世杰,赵红灿.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3):84-87.

[11]翁细金,夏春雨.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60-62.

[12]周大农,戚亚光.高职人才培养主导模式:双证融通,产学合作[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2):14-17.

[13]杨成德.项目化课程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1,(2):53-55.

[14]吴汪友.高职院校物流公共实训基地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8):69-71.endprint

猜你喜欢
求真
求真知 育真人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龙林中心小学简介
松下求真
传承家风 求真 求美——朱玺臻小朋友的绘画追求
张锦绣
阎生德
漂洋过海赴少林 一文不名求真功从少林洋弟子到一国外长
求真 至善 尽美——追求卓越的数码学院
初中历史课堂求真意识培养策略——以《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为例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