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鲁史彝族姓氏认同探析

2016-01-14 15:02:10李林山
学理论·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彝族

李林山

摘 要:彝族是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后,中国政府正式确立的一个民族,凤庆鲁史彝族历史悠久,除世居土著民族布朗族以外,彝族是鲁史入境定居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其发展演变也遵循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清代鲁史彝族在民族认同上有独特的姓氏,认同方式明显区别于其他的民族。

关键词:清代鲁史;彝族;姓氏认同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063-02

鲁史镇历史悠久,居住着汉、彝、回、苗、白、傣、壮、普米、满、傈僳等10个民族,从1598年鲁史设地方行政机构辟街场设巡检司至今400年历史,特别在清代包括彝族在内的很多民族入境定居;而早在公元13世纪,元朝政府即于今川滇毗邻一带设置“罗罗斯宣慰司”来管辖此一区域的彝族先民[1]。此区域辐射到凤庆鲁史。说明在元朝凤庆就已经有彝族先民入境居住。鲁史彝族先民从入境定居至清代主要是“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形式。特别是在清代,由于鲁史地区各民族受居住环境、交通条件、经济条件、政治背景等因素影响导致很难用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历史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等构成民族诸要素以及民族特征来区分。而民族又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2]。那么清代鲁史彝族在无法用民族特征来区分时,用什么使彝族区分于其他民族,其独特的姓氏认同作用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鲁史“茶、罗、毕、字、郝”五姓氏认同

(一)彝族的历史沿革

云南地区的彝族根据地方史志记载:鄂尔泰改土归流时期推行的“割贱为良”所谓割除陋习政策,摧残民族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导致云南很多彝族在明末清初基本为汉姓[3];彝族也不例外,原本彝族族源是上古氐羌集团中的一支,汉晋时期的昆明族和叟族是彝族的直接族源,唐宋时期称为乌蛮,元以后称为“罗罗”,而凤庆彝族主要有“香堂”和“俐■”两个支系,香堂中也有“土倮”等称谓。“香堂”主要由楚雄和巍山一代迁来,而“俐■”,据传是从景谷一带迁来[4]。与此同时“香堂”和“俐■”两个支系彝族也迁入鲁史地区并定居下来。

明清以前迁入鲁史的彝族主要是“香堂”支系,“香堂”支系中有“土倮”的称谓,但彝族自称为“土族”。这里说到土族为彝族的说法又要回到“茶、罗、毕、字、郝”五姓氏认同,因为认为自己民族是“土族”的主要是“毕”氏。清代从凤庆的郭大寨的团山村迁入俐■支系;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国家恢复民族政策以后,俐■人对本民族的认同主要为“俐■族”,更多的是认为“同宗同族”。即所谓延续至今的“本家”,也就是“同姓同宗同族说”。清代迁到鲁史地区的“俐■族”主要是“薛”姓。“俐■人”是他称,而当地薛姓氏民族清代到现代都称自己为“俐米族”,他对彝族的族名的认同比较薄弱。

(二)五姓氏认同时间推测

据《顺宁县志》记载,最早居住在鲁史境内的民族为蒲蛮(即布朗族),是鲁史境内世居的土著民族,以后,彝族、回族等民族入境定居且发展较快。明清两代汉民族大量迁入定居,汉民族定居后,其他少数民族被歧视,彝族中历史上被贬称为“倮倮”的茶、罗、毕、字、郝等五姓氏也多改为汉族[5]。从本段记载中说明在明朝以前就已经有“茶、罗、毕、字、郝”为同一个民族的说法。而且清代也认同五姓氏为同一少数民族的观点,后因清代迁入的汉族较多并占主导地位,各少数民族被歧视,因此五姓氏也改汉姓、汉族、汉服。但鉴于史料记载稀缺,而且“彝”字在新中国建立前写作“夷”,1950年改作“彝”,取“鼎彝”的含义。故历史上也称云南为“蛮夷之地”,所谓“蛮夷之地”即解释为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蛮夷”一词成为“少数民族”或“落后民族”的代名词;所以五姓氏民族在清代只能推测是同一民族,只是至今民族认同中他们自称为彝族;另外清代鲁史一带居住的少数民族较少或者说迁入的少数民族姓氏较少,就把所有少数民族或者是相近民族认同为同一民族也不可避免。从民族发展的规律看,任何民族在文化、习俗等传承方面都有独特的认同方式。

二、鲁史彝族中的“禹、鲁”姓氏认同

鲁史地区的“禹、鲁”姓氏民族都是清朝和民国时期才先后迁来定居。而“禹姓”就目前鲁史地区的碑文考证和禹姓氏的家谱记載是从清代迁入鲁史地区,该时期迁入鲁史地区定居的为第九代;现在禹姓氏民族中有汉族和彝族两种族名;“鲁”姓氏在鲁史地区人口较多,在《鲁史镇志》记载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先后入境定居;而且鲁姓氏民族中也有汉族和彝族两种族名;那禹、鲁姓氏在鲁史地区是否应该用姓氏来论证民族认同,还是禹、鲁姓氏和民族族源认同本身没有关系。目前鲁史禹鲁姓氏中已经淡化民族认同,而禹鲁姓氏淡化民族认同而更在乎姓氏认同,而且就迁徙历史记载鲁史地区的禹鲁姓迁徙时间相同,同姓异族现象中共同点就是彝族和汉族,禁忌等文化习俗相似等因素来推断两姓氏先民认为是“同宗同族”。这里解释的“同宗同祖”主要是直系亲属以及彝族历史中的‘家支说法;另外彝族姓氏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结果;摩尔根《古代社会》说:“由于氏族内部禁止互婚,其成员才得免于血亲通婚的弊害,从而促进种族活力的增长。氏族的出现基于三个主要概念即:亲属的团结,完全以女性为本位的世系;以及氏族内部禁止通婚”[6]。清代鲁史地区“禹、鲁”姓氏不论居住地的远近,只要说“禹、鲁”氏都认为是“本家”“姐弟姐妹兄长”,都是禁止通婚,当地的“禹、鲁不开亲说”也可以追溯到清代。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清代鲁史地区“兄妹婚、姑表婚”习俗已经消亡。

三、鲁史“阿、莽”姓氏和“异姓同族”的彝族认同由来

(一)“阿”姓氏民族认同由来

明万历二十六年改土府世袭制为流官制,凤庆历史上俗称“灭勐安汉”之前,布朗族被杀,部分南迁到其他地方,部分改名换姓为“阿”改“杨”称作他族。但清代到新中国成立后鲁史的“杨”姓氏民族多自称为彝族;另一姓氏现象是鲁史的“杨”姓和凤庆县城所在地附近的“阿”姓在史料记载中被认为“同宗同族”,而且清代至今史料记载凡是婚嫁、丧葬、建房等大小事都有密切来往;所以推断清代的“杨”姓就是“阿”姓的延续;另外,民国后期部分“阿”姓氏迁入鲁史,并且一直以“夷”族自称;所以鲁史地区的“阿”姓是否是布朗族的后裔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另外从“阿”姓氏民族的民俗文化和种茶历史考究,“阿”姓氏民族从民族特征上判断更接近布朗族;但清代两姓民族都自称为“夷”族;综上所述,从改姓的阿姓为“杨”姓氏和民国时期的“阿”姓都自称为“夷”族;从历史记载和结合民族政策,鲁史地区“阿”姓至今归属于彝族并被定论为清代就有的彝族。只是清代以“杨”姓存在,而民国时期与部分外来的“阿”姓认为“本家”,一直延续到现在。

(二)“灭勐安汉”历史造就的“异姓同族”姓氏认同

据记载:1597年10月,邵以仁命吴显忠进剿,肆意杀戮土著居民,搜取勐氏18代积蓄无数。用计诱捕勐廷瑞父子,押解朝廷报捷,勐氏父子途中不幸毙命,勐氏所辖13寨不服,起兵反抗,被官兵剿除。在此次浩劫中,勐氏家族偷偷改汉、彝等民族,有的隐姓埋名改姓为字、杨、纪、蒋、张等并得到当地人的保护,得以幸存下来,有的向南迁逃借以躲避,而大部分惨遭杀害。1598年,朝廷下旨,顺宁府(今凤庆)改世袭制为流官制,本地土著人不得担任当地行政长官,均由朝廷从内地委任,史称“灭勐安汉”。因这段历史的存在鲁史地区“字、杨、纪、张、蒋”姓氏在清代不论是改汉族还是改彝族的都自称“同祖同族”;另据鲁史“纪”姓氏家族传说:勐氏南逃人中有一丫环和一武将在明军围剿勐府时,带着勐府一婴儿藏在芭蕉蓬中,等夜幕降临,连夜南逃。昼伏夜行,逃至阿干坡,由于沧江水涨,无舟可渡,便在阿干坡隐居改姓“阿”。后又过沧江至漭水改姓“莽”,数十年后,家族复兴,现居住在金马的“莽、纪”姓氏也认可这段历史,认为他们是同宗同族、但“莽”姓为彝族,而“纪”姓为汉族,因这段历史资料多以老人追忆流传,却以“异姓异族同宗”形式传承下来。据金马村民国时期李姓老人回忆说,纪姓氏到鲁史是民国时期,“纪”姓氏发展很快,“纪”家是包括现划归于新华的瓦屋街“纪”姓,他们自认为是汉族,但无论现居住地的远近都认可为孟氏遗孤第十一代传人,而且从保山一带迁来;除以上异姓同族或同宗异姓、异族的由来外,在清代青龙桥的建成,改善了交通,使鲁史一带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交通要道;鲁史成为经济文化发展重镇,四面八方商人以及马帮中也有异姓彝族入境到鲁史定居,并长期保留下来。

综上所述,清代在鲁史生活的主要有“茶、罗、毕、字、郝、阿、禹、鲁、莽、薛等姓氏认同为彝族,其他在不同时期迁入鲁史境内定居的自认为彝族的民族,多属于异姓同宗族认同;清代鲁史彝族的姓氏认同主要就是根据父系氏族的姓氏,其姓氏认同实际上建设了一个基于血缘的交易系统,主要用来区别婚姻关系,这种观点从各姓氏彝族家谱中可以证实;另外因鲁史一带的彝族在改土归流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基本上使用汉姓、汉名、穿汉服,所以该地区的彝族认同从文化习俗方面研究资料的很少,也很难确定历史真伪,大多资料都是通过调查中长辈的追忆来完成资料的撰写;再次,鉴于现实意义上鲁史一带属于彝汉杂居区,该地区彝族的汉化程度非常高,若没有清代姓氏认同来维系族别,目前是很难从民族识别中来认知本民族。民族发展中的“大民族”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消亡的必然,很多民族就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很快[7],当地少数民族文化面临消亡边缘,特别杂居区民族历史资料保留就越来越少,后人基本弄不清来龙去脉,希望通过本人不成熟的论断得到更多专业人士重视。

少数民族在文化汉化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姓氏认同在少数民族中是普遍现象,但鉴于此现象,希望更多人关注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并为后人了解本民族历史发展给予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绍明.中国彝族认同谈族体认同[J].民族研究,2002(2).

[2]斯大林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3]朱文旭.論彝族姓氏来源及其特点[J].毕节学院学报,2014(11).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凤庆县委员会编.凤庆县文史资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5]鲁史镇人民政府凤庆县史志办公室.鲁史镇志[M].临沧:临沧地区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装,2001.

[6]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4.

[7]何叔涛.桂镜光.赵学先.民族理论教程[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彝族
彝族海菜腔
心声歌刊(2021年5期)2021-12-21 06:33:36
彝族传统诗歌大系《彝族克智》
天府新论(2021年5期)2021-09-07 02:56:38
“荷国”走出的彝族列车长
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08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 08:09:42
彝族荞粑粑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 08:37:40
彝族器皿
少儿美术(2019年12期)2019-12-14 08:09:50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民族学刊(2019年2期)2019-05-15 10:39:02
直苴彝族的刺绣与服饰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7
彝族说唱 男女生三重唱
黄河之声(2017年13期)2017-10-12 0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