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潮汕地区基督教的发展及其影响

2016-01-14 15:02林锐芬叶宇威周要
学理论·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潮汕地区基督教

林锐芬 叶宇威 周要

摘 要:本文对潮汕地区发展历史进行分段式的阐述,对当前潮汕地区基督教发展特点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概括并且结合基督教教义和当前潮汕地区基督教的发展特点来论证基督教在促进潮汕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致力于发现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基督教在潮汕地区发挥爱国爱教的社会积极作用,探求基督教在促进自身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做出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潮汕地区;基督教;爱国爱教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046-02

中国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包容性,在历史上多次吸收外来文化并转化为充实自身的力量,为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进入中国,触发了中西交融的文化局面。但由于当时文化交流地位不对等,出现了大量感性的文化盲从。当代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站在更高的理性角度引导西方文化特别是宗教积极力量融入中国文化中,同时充分发挥基督教教义中的教化人性的力量稀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戾气。

一、潮汕地区基督教发展历史

随着19世纪西学东渐的浪潮,基督教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部分,也开始大量流向中国。尤其是广东地区等沿海地带,处于风口浪尖的开放前沿。纵观基督教在潮汕地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起源于1848—1860年。受巴色会(The Basel German Evangelical Missionary Society)的派遣,德国传教士黎力基( Rudolf Lechler 1824-1908)开始在潮汕澄海盐灶一带传教,开启了基督教在潮汕地区传播的序幕。以黎力基为代表的传教士们在潮汕一带探访超过200多个城市和乡村,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文化排斥力量强。传教士们多次遭受地域文化保守主义者的驱逐,传道工作进行得非常艰难。直至1860[1]年汕头正式开埠后,潮汕地区基督教的整体传教环境有所放宽,且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胡卫清曾在文中表示“应当承认潮汕地区的民教关系还是比较宽松的。”[2]

第二阶段是20世紀初到改革开放前。1901—1920年期间,经过基督教的早期传播,有数据显示,在此期间潮汕地区平均每万人中有受餐信徒约22.4人[3],基督教传播幅度为广东省第二大。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基督教共有3个外国教派(即长老会、浸信会、安息日会)传入潮汕地区[4]624;3个中国教派(即基督徒聚会处、真耶稣教会、中华真耶稣教会)及2个汕头教徒创建的堂会(新中华基督教会和客语礼拜堂)在潮汕布道;长老会宗和浸信会宗等的组织遍布了潮汕各地,传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此外教会结合教育传教和医学传教方式,承办了诸多学校、医院及其他文化事业。会友与堂会的数量逐步增加,基督教的传教规模扩大。汕头市解放后,潮汕地区各教会基本上仍保持着正常的宗教活动。20世纪50年代初期,教会参加抗美援朝等爱国主义性质的游行,并联合组织进行了“三自”爱国教育等活动。随后汕头市教会宣布脱离外国差会的控制,要求教会的活动和事务均由中国牧师自己负责,并于1957年成立了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基督教逐渐进行本土化发展。

第三阶段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宗教政策得以正确落实,为基督教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各地教堂陆续恢复礼拜。至1987年,最早建立礼拜堂的汕头市信徒人数增长为6万多[4]630,教会和牧师的数量也有明显的增加。20世纪80年代,基督教“三自会”共有24[4]631人在为“四化”建设服务交流会上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改革开放后,潮汕地区基督教会先后接待了外国基督教友人,并多次邀请香港教会人士来汕头进行访问,并与潮汕基督教会进行圣乐交流活动。潮汕地区基督教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正在不断扩大。

二、当今潮汕地区基督教的发展特点

1.社会化特征明显增强。教会与社会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随着我国对各项宗教政策不断完善,教会活动获得了更多的法律许可和法律保障;并且随着社会大众对基督教义的理解和认可程度越来越高。这双重因素使基督教与社会接触交流的机会增多。爱心、圣洁、节约等教义美德通过教会活动得以在社会大众面前呈现,基督徒的信仰表达和宗教活动愈发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如平安夜赞美晚会、圣诞节聚会等大型常规宗教活动, 2012年揭阳市基督教举办“福之韵”书画展,汕头市图书馆举办以爱心和谐为题的潮汕基督教书画展等特色活动,都吸引了大量的非基督徒前来观礼。这些活动既表达了积极的生活情怀也为社会主义文化多样化发展做出贡献。

2.教会发展形式规范化、多样化。教会与当前中国社会的相适应程度在不断提高。教会组织活动的内容以及目的与政府领导的社会发展要求更加趋于一致,积极做到与中国国情相适应,提高社会认可度。随着潮汕各市基督教两会会议的召开,教会人士商讨关于宗教事务管理和如何更好与社会共同发展等话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教会影响力提升。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专门宗教网站和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如中国基督教网站、基督教时报、福音时报等网络资讯平台;天风、伊甸园文摘、中国与福音等刊物,不仅是信徒喜爱的信仰读物,也是社会各界了解基督教的重要窗口。它们宣传国家宗教政策法规,解释基督教教义,并引导信徒们爱国爱教。

3.教会公益活动频繁化。2012年国家宗教事务局联合六部委出台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活动的意见》,强调了宗教界公益慈善活动对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此为基督教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提供了明确而有力的政策支持。基督教会愈加热心于公益事业,由关注基督教内部发展扩大到关注社会发展,教会各种慈善公益活动的开展,加深了信徒与非信徒的相互理解,消除了更多的误解和仇视。2004年至2013年,汕头市基督教两会投入扶贫助困事业、教育公益事业、医疗卫生公益事业、助残事业各资金累计分别为近340万元、近40万元、23万元、近1.5万元[5]。至今潮汕四市各基督教两会积极响应由国家宗教事务局部署的以“慈爱人间,五教并行”为主题的宗教慈善周活动,并开展了各类公益活动。

4.教会间横向交流增多。以往潮汕四市教会之间缺乏横向交流,现在各教会进行赞美诗歌班献唱。将“圣乐”交流活动建设为宗教常规活动,有助于灵性交流,实现教牧共享和其他资源共享,携手发展的活动愈发频繁,各地区教会间的关系不断改善且愈发紧密。如2014年7月揭阳市基督教两会(即基督教协会和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承办了“第二次潮汕四市教会联席会议”,目的是加强各教会的交流与合作,提出了关于各教会共同发展的问题。这无疑对增强潮汕地区教会的凝聚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基督教对潮汕地区的影响

潮汕地区基督教的健康发展与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为基督教提供着良性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基督教的健康发展也促进着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的形成。对于基督徒而言,他们最为关注信、望、爱,这是他们的终极价值追求和信仰体现,也是基督教教义的三大纲领和其信徒应当具备的美德。潮汕地区基督教会及信徒对其的坚守,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的发展活力。

1.对个人道德自律方面的规约作用。基督教注重心智与灵性的发展,《圣经》亦提出了“圣洁、谦卑、诚实、宽容、爱心、正义、忍耐、饶恕”等美德,强调这些是基督徒应当具有的道德品行,其个人塑造美好品德和促进心智发展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基督教义中的三大美德“信、望、爱 ”中的“信”即信靠,并强调救赎是凭借着信心和恩典而来的,而“救赎论”有诚实悔罪便可得到上帝的仁爱赦免和有罪之人需受地狱惩罚的威慑作用,促使个人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个人行为有一定的规约作用。“望”即坚信因信仰就会有永恒的生命,表达了对未来世界的美好盼望,并努力付诸实践多做善事达到人生的完满,为个人提供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心理激励。

2.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基督教是爱的宗教,主张“彼此相爱”,“爱人如己”,要求真诚地去爱护,关心他人,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有利于形成一种互信、互助、互爱的社会氛围,共同促进整个潮汕地区社会的和谐有序。“施比受更为有福”,“积财在天”“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圣经·马太福音》20章28节)等的观念促使人们乐于奉献,积极主动参加公益慈善事业等社会服务活动,关怀社会,造福潮汕地区群众。

3.激发爱国情怀,促进民族团结。基督教主张“爱国爱教,荣神益人”,这既是圣经对众教徒的勉励,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基督教发展的新要求,更是基督徒坚守内心信仰的重要体现。爱国是中国基督教的优良传统,其文化中更是有着许多爱国的文化因子,如《求主福佑中华歌》《我爱中国教会歌》等赞美诗、《圣经》里的诗篇及基督教教义均表达了爱国情怀。此外在基督教教义中,认为人类都是上帝的子民,上帝之爱惠及世界各处,超越了民族和国家,普世精神强调的上帝的恩典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地区或人群而言,而是对于每个人的。这种理念有利于改善地方保护主义,民族盲目排他主义,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

四、有效引导基督教在潮汕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

政府加强引导,提高规约力度。政府的宗教事务部门定期对潮汕地区基督教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团体进行监督检查,给予合法的宗教场所,宗教团体资格认证并登记归档,在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创建可供民众查询宗教活动场所,宗教团体真伪的窗口。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防止宗教狂热现象发生。反对和取缔打着基督教幌子进行的邪教活动,国家宗教事务局及潮汕地区各市的民族宗教事务局定期出示经国家审核认定的邪教组织名单,防范一切以宗教名義进行的非法违法活动。继续鼓励宗教界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并引导潮汕地区基督教的社会公益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荆淮.汕头开埠时间专论[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11(2):21.

[2]胡卫清.近代潮汕地区基督教传播初探[J].潮学研究, 2001(9):163-164.

[3]司德敷.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M].蔡咏春,文庸,杨周怀,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54.

[4]广东省汕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汕头市志第四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5]王冬昀.承担社会责任 践行爱之伦理[J].天风,2013(11):28.

猜你喜欢
潮汕地区基督教
潮汕地区『营老爷』:与神同乐的全民狂欢
基督教与葡萄文化——以《圣经》为中心的考察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潮汕地区太极拳发展现状探析
大吴泥塑的传承与发展
潮汕家庭教育中的榜样教育
数字与历史:近代潮汕地区海外移民规模再考察——以数据处理方法为视角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基督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