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中政府支持作用与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

2016-01-14 00:53关志民,曹忠鹏,陶瑾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科研机构高校

产学研合作中政府支持作用与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

关志民,曹忠鹏,陶瑾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摘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别从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两个角度,对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影响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合作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对全国100家高校/科研机构和10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了成功因素及政府支持对合作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联盟形式对产学研合作效果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高校/科研机构未给予足够重视。在产学研合作成功因素中,企业方“能力”与“机制”因素并重,而高校/科研机构则侧重于“能力”。政府需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性支持和对高校/科研机构的引导性支持。

关键词:技术创新联盟; 产学研合作; 政府支持; 企业; 高校; 科研机构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58(2015)03-0268-08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institutions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empirically studied the status of China’s industry-university-institute cooperation and the factors impacting the cooperation effect among China’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s.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of 100 universities/institutions and 100 enterprises, factor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given to explore the factors for successful cooper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 support on coope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dustry-university-institute cooperation in the form of alliance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ooperation effect but universities/institutions pay less attention to it. As to the factors for successful cooperation, enterprises attach equal importance to capability and mechanism while universities/institutions give priority to capability. Thus,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policy support for enterprises and guiding support for universities/institutions.

doi:10.15936/j.cnki.10083758.2015.03.009

收稿日期:2014-11-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7130302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DUT15RW103)。

作者简介:王欢明(1984-),男,江西瑞昌人,大连理工大学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公共服务绩效与治理研究;

An Empirical Study on Government Support and Success Factors in Industry-University-Institute Cooperation

GUANZhi-min,CAOZhong-peng,TAOJin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 China)

Key words: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 industry-university-institute cooperation; government support; enterprise; university; institution

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不断进行创新研发已成为应对竞争的首要选择。然而,研发活动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资金风险和研发失败风险,这些风险远远超出了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每个个体的承受能力。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合作模式有利于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实现双赢或共赢的效果,因此越来越受到合作各方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2006年初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产学研合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正是由于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我国蓬勃发展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受到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这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一、 文献回顾

目前,在已有文献中可以看到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的研究。一些学者着重关注了产学研合作的概念和组成主体,如Ricarda[1]通过对70多个生物技术研发联盟的实证研究表明,节省时间、共担风险及专业化是联盟的主要动机,并且这些动机对基础创新有积极的影响。陈云[2]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产学研合作相关的概念进行辩证分析,并构造了产学研合作的典型模式。

近年来,如创新绩效、知识转移绩效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等产学研合作的效果一直是热门的研究方向。范德成和唐小旭[3]建立了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科学地评价了全国30个省市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肖丁丁等[4]依据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企业的调研数据,讨论了产学研合作中不同属性的R&D投入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樊霞等[5]依据广东省产学研计划的实证数据,探究了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政策效应。

随着企业和高校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在因素相互影响,即合作的影响因素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陈隆等[6]通过建立描述技术联盟能量效率的基本模型,探讨了合作技术创新对技术联盟能量效率的影响。何泽军[7]阐述了企业动态能力对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影响效应,并分析不同环境状态下动态能力对合作绩效的影响作用。刘炜[8]采用案例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了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问题及其与企业内部研发之间的密切关系。

随着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和高校的增多,产学研合作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严雄[9]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存在“层次不高,深度不够,资金不足,动力不强及仍存在脱节现象”等五个方面问题,并给出了一系列建议。张明[10]剖析了联盟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深入探讨了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的相关对策。

此外,比较多的研究方法也被运用到了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中。李梅芳等[11]运用实证对比分析,对产学研合作内容、发展水平及合作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董美玲[12]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中美产学研合作动因、合作方式及成效、合作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总体来看,近年来有关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研究视角多集中在合作模式、机制及内涵特征等方面,对于影响产学研合作效果因素的研究较少,且研究内容重复性强,没有详细规范的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作为支撑,有关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合作效果的影响因素与政府支持的作用尚不明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本文在对全国100家高校/科研机构和10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现状、影响技术创新联盟合作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政府支持作用,希望能够对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健康发展及合作效果的改善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二、 数据收集

1. 问卷设计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技术创新联盟合作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成功因素和政府支持)进行分析,因此,将调查问卷的内容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合作方式部分。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途径、是否参与产学研战略联盟、采用过的合作方式。

(2) 合作过程部分。采用的产学研合作激励手段、合作中与企业的关系、合作各时期关注的主要问题。

(3) 政府干预部分。政府组织的产学研对接活动的有效形式、合作过程中得到政府支持情况。

(4) 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合作效果部分。学术水平与研发能力、累积效益、所获得成果(产权类型、技术中心认定)、目标达成率、合作满意度、合作意愿,影响产学研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

为了从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两个方面对影响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合作成功的因素及政府的支持情况进行调查,对相应指标的设置有所区别,各自的指标体系是在对以往研究成果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之后筛选出来的。在开展正式问卷调查之前,为了测试问卷设计的合理性,首先进行了小范围的前测,并根据前测结果对问卷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与完善。

2. 样本与数据来源

高校/科研机构部分数据主要来自对全国100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在职人员投放的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24份,数据来源基本上涵盖了产学研合作所涉及的各类高校和科研机构及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所调查单位的性质与被试者相关信息见表1、表2。

表1 被调查对象单位类型

表2 被调查对象职称

企业部分数据主要来自对全国100个企业的在职人员投放的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56份,其中所包含的所属行业、企业性质见表3、表4。

表3 被调查对象所属行业

表4 被调查对象所在企业性质

表3、表4的数据显示,在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最大,民营与合资企业所占比重较小。被调查者大部分为研发人员。这与产学研合作中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3. 样本描述性分析

为了了解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现状,对所回收调查问卷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1) 产学研合作的总体效果与现状。统计结果显示,分别有83.94%和90.16%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认为,产学研合作能够提高其学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而认为产学研合作使得其盈利能力和研发水平得到提升的企业分别有81.01%和91.39%,以上统计结果表明了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都对产学研合作的效果给予了肯定。另外,由相关数据可知,企业以战略联盟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比例较高,而高校方面这一比例则相对较低,说明高校目前采取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尚不够成熟。

(2) 产学研合作效果对比。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累计收益要明显高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对产学研合作的满意度均较高,继续合作的意愿较强烈。

(3) 产学研合作所获成果对比。知识产权类型大部分是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此外,在合作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均得到了技术中心认定,且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而高校/科研机构则很少获得技术中心认定。

(4) 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高校/科研机构在合作初期主要关注资金问题和人才问题,中期主要关注技术和管理问题,后期主要关注产品市场和知识产权问题。企业在合作初期主要关注技术问题、人才问题和资金问题,中期主要关注管理问题,后期主要关注产品市场问题。

三、 数据分析

1. 测量指标的检验

首先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具体如表5~表9所示。表5中的数据显示,KMO值超过0.9且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由此可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由表6~表9可知,Cronbach’s α系数值超过0.9,这表明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此外,所有潜变量的AVE值均大于0.5的最低水平,说明指标可以解释变量的大部分变差,具有足够的效度。

表5 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

表6 影响合作成功因素的因子分析(高校/科研机构)

表7 政府支持因素的因子分析(高校/科研机构)

为了研究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合作效果的影响因素与政府支持在其合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情况,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了分类。

(1) 高校/科研机构部分

由表6和表7中的因子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全部问项在其所对应的潜变量上的标准化因子载荷较高,且都在0.0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表明样本的收敛效度达到要求。通过因子分析,将影响合作成功的因素分为两个因子,分别为“合作能力”与“合作机制”;政府的支持因素被分为两个因子,分别为“政府引导性支持”与“政府政策性支持”。

(2) 企业部分

由因子分析的结果可知,全部问项在其所对应的潜变量上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从而满足了收敛效度的要求。通过因子分析,影响合作成功的因素被分为两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合作机制”与“合作能力”;政府的支持因素也被分为两个因子,分别为“政府政策性支持”与“政府引导性支持”。因子分析结果如表8和表9所示。

表8 影响合作成功的因素因子分析(企业)

表9 政府支持因素因子分析(企业)

2. 联盟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对合作效果的影响分析

为了研究战略联盟的合作形式对产学研合作效果的影响,选取合作目标达成率和是否参与战略联盟两个变量,对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0所示。可以看出,无论是高校/科研机构还是企业,是否参与产学研战略联盟与产学研合作的累计效益及目标达成率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联盟形式的合作对产学研合作效果影响作用的强弱,这里采用加权测算方法,对目标达成率和累计收益进行加权测算,得到两类合作形式下产学研目标达成率与累计收益的得分,结果如表11和表12所示,可以看出,无论对于高校/科研机构还是企业,参与联盟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均会使合作的累计收益与目标达成率得到显著提高。

表10 是否参与联盟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与累计效益及目标达成率的相关分析

表11 累计收益的加权测算

表12 目标达成率的加权测算

3. 回归分析

为了分析政府的支持和影响合作成功的因素两个方面对产学研合作效果的作用程度,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再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研究。考虑到高校及企业之间的规模和实力难免存在差异,会对累计效益和合作满意度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这里分别选取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的目标达成率作为产学研合作效果指标,以下分别给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两方面的回归分析结果。

(1) 高校/科研机构部分

根据表13中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高效/科研机构合作成功的两种因素,与产学研合作目标达成率之间的回归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与因变量的回归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则得到回归方程:合作目标达成率(高校/科研机构)=3.414+0.217×合作能力因素+0.166×合作机制因素。

表13 合作成功影响因素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目标实现程度的回归分析

由此可见, 两种合作成功影响因素均对高效/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目标达成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但合作方开展合作的能力因素与合作过程中采取的机制相比, 回归系数相对较高, 表明合作能力因素对合作目标达成的影响作用更强, 做出的贡献也相对更大, 是两者之中更为重要的因素。

根据表14的分析结果可知,政府对高效/科研机构支持因素的两个方面,与产学研合作目标达成率的回归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与因变量的回归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则得到回归方程:合作目标达成率(高校/科研机构)=3.417+0.259×政府引导性支持+0.175×政府政策性支持。

表14 政府支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目标实现程度的回归分析

由此可见,两种政府支持因素均对高效/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的目标达成率起到了正向的推动作用,但政府的引导性支持与政府的政策性支持相比,回归系数相对较高,表现出了更强的推动作用,这表明政府的引导性支持在两种因素当中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2) 企业部分

根据表15中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企业合作成功的两种因素,与产学研合作目标达成率的回归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与因变量的回归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则得到回归方程:合作目标达成率(企业)=3.913+0.165×合作机制因素+0.173×合作能力因素。

由此可见,合作机制和合作能力均对企业产学研合作目标达成率有正向推动作用,且回归系数没有明显差异,表明在影响企业合作成功的因素中,这两种因素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表15 合作成功影响因素与企业合作目标实现程度的回归分析

根据表16中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政府对企业支持因素的两个方面,与产学研合作目标达成率的回归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与因变量的回归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则得到回归方程:合作目标达成率(企业)=3.679+0.155×政府引导性支持+0.231×政府政策性支持。

表16 政府支持与企业合作目标实现程度的回归分析

由此可见,两种政府支持因素均对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目标达成率起到了正向的推动作用,但政策性支持与引导性支持相比,回归系数相对较高,表现出了更强的推动作用,这表明企业更加倾向于在政策上得到政府的支持。

四、 结论

本文基于我国众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调查问卷,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对被调查机构的产学研合作现状及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合作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据此,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联盟成员对产学研合作的满意度较高,合作意愿较强烈,但合作目标达成率有待提高。通过对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两个方面的调查发现,双方对产学研合作的满意度给予了肯定,对再次合作的意愿也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但各方产学研合作的目标达成率普遍偏低,说明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建设有待加强,合作能力有待提升,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2) 联盟成员对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不同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侧重点有所不同。调查发现,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联盟成员初期高度关注资金、人才和技术问题,中期主要关注技术和管理问题,后期主要关注产品、市场和知识产权问题。

(3) 联盟形式对产学研合作效果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高校/科研机构未给予足够重视。通过相关分析和加权测算对比可以看出,联盟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对各方的累计效益和目标达成率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调查显示,企业方面参与联盟形式的产学研合作的比例较高,达到73.29%,而高校/科研机构参与联盟形式产学研合作的比例为32.56%,相对较低。

(4) 在联盟成员产学研合作效果影响因素中,企业方“能力”与“机制”因素并重,而高校/科研机构更侧重于“能力”。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方面的合作效果对能力和机制因素的依赖较为均衡,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效果则更多地受到能力因素的影响,这也侧面反映了高校方面由于较少参与联盟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对合作机制的建设关注度不够。

(5) 政府需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性支持力度,对高校/科研机构应着重加大引导性支持力度。在对政府支持因素和产学研合作目标达成率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政府的支持作用对产学研合作效果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两方来说,政府的引导性支持对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目标达成率影响较大,而企业产学研合作目标达成率受政府政策性支持的影响较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联盟成员产学研合作的效果,政府应当注重加强对高校/科研机构的引导性支持,以及对企业方面的政策性支持。

参考文献:

[1] Ricarda B B. 创新联盟的动机与利益——一个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 2004,25(S):152-157.

[2] 陈云. 产学研合作相关概念辨析及范式构建[J]. 科学学研究, 2012,30(8):1206-1210.

[3] 范德成,唐小旭. 我国各省市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绩效评价[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30(1):66-70.

[4] 肖丁丁,朱桂龙,戴勇. R&D投入与产学研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管理学报, 2011,8(5):706-712.

[5] 樊霞,陈丽明,刘炜. 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倾向得分估计研究——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实证[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34(2):63-69.

[6] 陈隆,张宗益,古利平. 合作技术创新对技术联盟能量效率的影响[J]. 管理学报, 2004,1(1):125-129.

[7] 何泽军. 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2.

[8] 刘炜. 基于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理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13.

[9] 严雄. 产学研协同创新五大问题亟待破解[N].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07-03-19(B06).

[10] 张明. 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16):116-119.

[11] 李梅芳,刘国新,刘璐. 企业与高校对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比较研究[J]. 科研管理, 2012,33(9):154-160.

[12] 董美玲. 中美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动因、方式、成效和环境的比较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2,24(4):113-121.

(责任编辑:王薇)

——————————--

诸大建(1953-),男,浙江余姚人,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产学研合作科研机构高校
吉林省加快发展新型科研机构的综合思考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培育研究
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瑞典“移动谷”产学研合作的关键要素分析
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研究
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