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护人员认知行为对下肢骨折后预防迟发性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2016-01-14 06:25龚燕岚沈春燕马力凤姜丽玲马慧芬
护理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认知行为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

龚燕岚,沈春燕,马力凤,姜丽玲,马慧芬

Influence of cognitive behavior of caregivers on prevention

of latent deep venous thrombosis secondary to lower limb fracture

Gong Yanlan,Shen Chunyan,Ma Lifeng,et al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hai city,Shanghai 200137 China)



看护人员认知行为对下肢骨折后预防迟发性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龚燕岚,沈春燕,马力凤,姜丽玲,马慧芬

Influence of cognitive behavior of caregivers on prevention

of latent deep venous thrombosis secondary to lower limb fracture

Gong Yanlan,Shen Chunyan,Ma Lifeng,et al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hai city,Shanghai 200137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看护人员认知行为对下肢骨折后发生迟发性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调查在我院骨科住院的下肢骨折病人110例,对出院后发生DVT再次入院的32例病人(观察组)的年龄、性别、学历、基础疾病等基本情况,以及家庭看护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与病人的关系进行调查,并填写看护人员认知情况调查表。随机抽取同期出院的32例未发生DVT的病人及其看护人员的资料,作为对照组。[结果]在主动寻找DVT相关知识、阅读健康手册及定期康复训练、鼓励病人主动锻炼方面,对照组看护人员认知行为完全掌握率要高于观察组。[结论]学历因素可能是促进看护人员更多关注疾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因素,通过看护人员主动的学习和探索,了解骨折后DVT相关知识并付诸实践,是预防迟发性DVT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下肢骨折;看护人员;认知行为;深静脉血栓,迟发性;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是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主要是由于手术后长期卧床,肢体不能自主活动或肢体活动减少,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或淤滞而形成,重者甚至发生肺栓塞危及生命。有研究发现,未采用任何静脉血栓预防措施的骨折后病人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高达58%,故下肢骨折术后临床经常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使得住院期间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然而,部分病人在出院后1周~2周家庭休养期间发生DVT而再次入院。为此,我们设计了针对家庭看护人员的问卷调查,观察看护人员对DVT及其预防措施的认知程度,分析看护人员认知行为与DVT的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诊断为下肢骨折病人110例,对其中32例出院后发生DVT的病人及其看护人员进行调查,并作为观察组;再随机抽取同期出院后未发生DVT的病人及其看护人员各3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收集病人及其看护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学历、与病人的关系,以及发病前已有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出院前所有病人或者家属都收到了下肢骨折术后护理要点的宣传册,其中包含了如何预防DVT。

1.2.2看护人员认知行为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看护人员认知行为问卷对看护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看护人员对病人病情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仔细阅读护理手册并按照手册内容进行病人康复训练、陪同检查、主动探索预防DVT的方法、鼓励病人获得康复行为5个方面。采用Likert 4级进行评定,问卷满分20分。0分、1分、2分、3分别表示完全不了解、部分了解、大部分了解、完全了解。

2结果

2.1两组病人的看护人员一般情况比较两组看护人员年龄、性别、与病人的关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看护人员高中以上学历的构成比明显高于观察组。见表2。

表2 两组看护人员一般情况比较 人(%)

2.2看护人员认知行为情况调查结果提示,仔细阅读出院告知及定期康复训练、主动寻找预防DVT相关知识和鼓励病人康复训练是防止下肢骨折病人术后发生DVT的重要因素。见表3。

表3 两组看护人员的认知行为情况比较 人

3讨论

3.1DVT发生的常见原因静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DVT形成的必要条件[2]。下肢骨折术后短期内发生DVT的主要原因有:①术中制动及麻醉使静脉舒张,导致血流缓慢或淤滞。②术后机体的保护机制,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③长时间卧床,肢体不能活动,导致血流缓慢。因此,术后临床常规采用抗凝药物和患侧肢体的活动来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此外,骨折病人年龄偏高或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原发性高凝状态、妊娠、口服避孕药、中心静脉插管、并发炎症等,患DVT的危险性增加[3]。另有调查显示,不同种类手术静脉血栓发生率不同,骨关节尤其是髋部和下肢手术为48%~54%。与其他科疾病相比,骨科大手术更易诱发下肢血栓。本调查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年龄和性别无差异,罹患基础疾病率也无差异,这样可以排除基础疾病的存在对结果的影响。

3.2看护人员学历因素是影响DVT发生的重要因素所谓迟发性DVT,就是当病人离开医院,回到家中静养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和适当的康复运动,导致深静脉血栓发生。看护人员是下肢骨折病人家庭护理的重要成员,本组看护人员主要以配偶为主,其次是保姆,子女和其他人员所占比例较小。配偶相比保姆会更加关注病人的疾病,与子女相比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在病人身边。但是配偶本身并非专业人士,因此,看护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结果发现,对照两组病人的学历无明显差别。提示,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可能会更加关注疾病给病人带来的潜在危险,如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如何预防,看护人员主动干预如饮食调理、主动运动甚至家庭护理的一些措施可将潜在的并发症降低到最小的可能。

3.3完善看护人员健康教育机制由于下肢骨折的特殊性,病人自由移动、主观运动的能力不强,家庭看护人员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其中看护人员对疾病及其康复的认知能力更加重要。本调查发现,DVT发生和未发生两组在对疾病了解的程度以及陪同检查两项指标上无明显差异,而在主动寻找DVT相关知识、阅读健康手册以及鼓励病人主动锻炼方面,对照组得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提示看护人员积极主动地去了解病情、了解可能存在的并发症、主动参与到治疗进程中,能够大大降低DVT的发生率。目前许多研究都在关注对看护人员的教育。龙志美[4]研究结果提示,对骨折病人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的照料水平及配合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因此,扩大支持服务的服务对象,提高服务品质;改善支持服务的可及性[5]已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

尽管DVT是下肢骨折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并且受到基础疾病、饮食、疾病本身和手术的影响,提高看护人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DVT的发生,使护理工作从临床延伸到家庭。因此,看护人员的认知水平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规范化教育势在必行。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偏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扩大样本量后的随机对照研究可能会获得更多的信息,得到更加精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黄淑君.3种方法预防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154-156.

[2]邱贵兴,戴魁戎,杨庆铭,等.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0):636-640.

[3]魏鹤新.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2):190-191.

[4]龙志美.探讨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7):100-101.

[5]曾莉,周兰姝.老年人家庭照顾者支持性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25-328.

(本文编辑李亚琴)

(收稿日期:2014-03-19;修回日期:2014-12-16)

作者简介:龚燕岚,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00137,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沈春燕(通讯作者)、马力凤、姜丽玲、马慧芬单位:200137,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07.036

文章编号:1009-6493(2015)01A-0873-02

猜你喜欢
认知行为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
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
认知行为干预在口腔拔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7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治分析
预防脊柱外伤与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探析
下肢骨折术后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药外敷配合接骨丸内服治疗下肢骨折的效果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