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什么是“一流高职”?一流高职院校有何特征?普通高职院校与一流高职院校差距何在?如何缩短差距?本文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从基本办学条件、社会服务能力、师资条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将其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国家示范高职进行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距并找出缩短差距的对策,从而更好地促进普通高职院校的发展。
【关键词】一流高职 差距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02-03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10 余年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1]。一些高职院校进而提出建设国内“一流高职院校”目标。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是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和生命力,彰显高等教育强国和职业教育大国实力和水准的战略需要[2]。
建设一流高职院校是我国国力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004]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在全社会倡导并树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都能办出一流教育的思想。”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建设一流高职,是任何一所高职院校所追求的目标,作为普通高职院校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武城职院”)也不例外。自2004年从师范学院转型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实践与探索,武城职在“十二五”规划里确立了把学院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发展目标,这是基于自身转型的短暂历史与发展现状考虑,在一定程度上讲,属于一个中短期目标。而从长远来讲,其追求的是更大范围、更高层级的目标,即“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要想打造一流高职院校,办出一流的教育,首先要清楚何谓“一流高职”?一流高职院校有何特征?目前武城职院与一流高职院校差距何在?如何缩短差距,赶超一流,对此有何良策?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予以分析。
一、“一流高职院校”及其特征
目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探索领域,人们并没有对一流高职院校给出明确的界定,对一流高职院校的认识也是一个从模糊、抽象到逐步明晰、不断深化的过程。 同时,“一流”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动态、发展性概念。“打造一流”作为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目标,实质就是在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具有的、能给人以成功希望的内在实力和令人骄傲的独特魅力[3]。杜祥培则从功能定位、目标定位及社会贡献等三个角度分别对一流高职院校进行界定。从功能定位看,一流高职院校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承载着技能研发与运用、先进文化转播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从目标定位看,表现为追求卓越品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广泛认可度和美誉度;从社会贡献看,应该是为经济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及示范作用的高水平高职院校。总之,一流高职院校应该是学校实力、社会贡献和办学声誉的综合体现[4]。总之,一流高职院校可概括为有着正确教育目标及超前教育与管理理念,追求卓越,立志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有着较强办学实力、较大社会贡献与影响力的高职院校。
那么,一流高职院校有何特征呢?一流高职标准主要有:先进办学理念;一流人才培养质量;高水平“双师型”队伍;超强社会服务能力;良好品牌效应和社会声誉;完善的教学条件;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从国外一流高职院校发展特点来看, 一流高职院校一般具备三大特征:1.具有长盛不衰的非凡气质, 即具有持续力、修正力、创新力。2.各人力资源要素、管理要素、发展基因都是世界教育行业中最优秀的,而且永远是最优秀的。3.人人胸怀大志,至少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及其他服务人员都有雄心壮志、时刻将学院利益放在首位”[5]。“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对内服务教育教学,对外服务社会)、鲜明的特色、优质的办学条件(“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的设备设施等教学条件)和高质量的人才”是创建一流高职院校的标准[6]。综上所述,一流高职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一流的办学理念与管理理念;高职特色先进的校园文化;鲜明的办学特色与优质的办学条件(优质的硬件设施与师资队伍);高质量的人才与较强的社会服务效应等。
二、武城职院和一流高职院校的差距
(一)基本办学条件
为了解武城职院与国内一流高职院校的差距,特选择三所全国示范高职院校作为代表性样本,其中,包括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具引领地位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北省高职教育领域具领先地位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及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高职院校(以下分别简称:深圳职院、武汉职院、湖北职院)。通过武城职院与此三所代表全国一流水平高职院校相关方面数据均值比较,来分析武城职院与国内一流职院的差距(见表1)。
首先,从生源规模上来说,武城职院在校生为16249人,占三校在校生均值(19695人)的82.50%,基本接近一流高职的生源规模。
其次,从办学基础条件来看,武城职院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为15.27平米,占两校均值(17.56平米)的86.96%;生均教学仪器设备为3015.6元,占三校均值(11902元)的1/4(25.34%);生均图书为64.18册,占三校均值(68.33册)93.93%;百人计算机台数为20.31台,占两校均值(30.03)的2/3(67.63%);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数为11个,占两校均值(34个)的1/3(32.35%);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160个,占三校均值(610个)的1/4强(26.23%)。
从以上数据来看,武城职院办学基础条件比较接近一流高职水平的有两项指标,一是生均图书(占三校均值的93.93%);二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占两校均值的86.96%)。而其余指标均差距较大,如百人计算机台数占两校均值的67.63%;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占三校均值的1/4(25.34%);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分别占三校均值的1/3(32.35%)和1/3弱(26.23%)。在这几项指标中,后三项均不足一流高职院校的35%,差距很大。
(二)社会服务能力
在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武城职院年培训人数为3999人,占两校均值(29363人)的13.62%;而在技术服务收入方面,三校均值为472.16万,而武城职院则为零。由此可见,在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武城职院和一流高职院校差距更大,有着极大的拓展与提升空间。
(三)师资条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1.师资条件
从表2来看,三校“专任教师”比均值为67%,而武城职院为51%。作为专任教师的条件相对比较高,武城职院专任教师数据统计较为宽松,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统计数据还会缩水。从“高级职称”占全院教师比来看,三校均值为39%,我院为34%。“双师”教师比,两校均值为81%;我院为58%。“国家级教学团队”,三校均值为1个,我院为零。
就专任教师和高级职称占全院教师比这两组数据而言,武城职院和一流高职院校差距并不太大,但是,“双师”教师比则落差较大,这说明武城职院从师范院校转型而来,转型力度还需要加大,教师在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资格证获取方面需要加强。而在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方面,我们则需要大力加强,实现零的突破。
2.专业建设
从“央财重点支持专业”指标来看,三校均值为3个,我院为4个,在资金支持方面,武城职院与一流高职水平接近,说明有一定潜力。但是另外两个指标,如国家级重点专业三校均值为3.3个(其中,深圳职院为10个),武城职院为零;三校国家级精品课程均值为20门(其中深圳职院为53门),武城职院为零。这说明武城职院在“国家级重点专业”及“国家级精品课程”两方面需下大力气,争取实现零的突破。以上数据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一流高职院校发展在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
在专业总数上,三校均值为64个,我院为57个,专业数量差距不大,但是武城职院在专业设置与发展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根据湖北省教育厅文件,专业平均招生规模不足60人的学校,每新增一个专业的同时要撤销一个旧专业。招生规模不足60人的专业,无论从社会需求、办学成本、师资力量、就业前景、发展空间等诸多方面均存在问题,对此需要“忍痛割爱”,而不是“拼命坚守”。比如,武城职院2011年至少有8个专业(含方向)招生不足60人;2012年至少有9个专业(含方向)招生不足60人。而2011、2012年至少有7个专业(含方向)连续2年招生不足60人,这样的“濒危专业”,需要审慎对待,大胆取舍,谋求新出路,努力加强专业结构调整。
3.人才培养
在“新生报到率”方面,武城职院与两校均值皆为91%。在“学生获国家级奖励数”方面,武城职院(26项)比湖北职院(20项)略高。武城职院和一流高职在这两方面大致相当。但学生初次就业率则相差甚远,两校平均高达94%,而武城职院仅为69%。毕业生被社会认可、受欢迎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才培养质量,由此折射出武城职院与一流高职院校的差距。
由此观之,武城职院在基本办学条件(教学设备设施、校内外实训基等建设)、社会服务能力(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创收等)、师资队伍建设(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建设(国家重点专业及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初次就业率)等方面与一流高职院校均存在较大差距,均需要加强力度,着力改进与提高。
以上仅从量化角度将武城职院与部分一流高职院校办学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但我们更要看到数字以外的东西。比如武城职院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制度与管理、校园文化等等,很多方面都与一流高职院校存在着较大差距。
三、赶超一流高职院校的对策
打造一流、具有特色的高职教育,是我国政府、社会及教育界的共同愿望,也是武城职院全体教职工梦寐以求的目标。那么,基于武城职院现状及其与一流高职院校差距,当以何种作为来实现这种历史性的跨越呢?
1.激发活力,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
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在其27岁和52岁时分别创办两家公司,都成为世界五百强。他在探寻企业存在的目的与意义时,从初期“将稻盛和夫的技术昭示天下”到后期“在追求所有员工获得身心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及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追求的是普天之下的公利与大道。正因这一宗旨,使他的企业生机勃勃,长盛不衰。因为他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同样,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只有重视与依靠教师,真正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活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走上“一流”之路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正如梅贻琦校长所言,“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2.优化专业群,突出特色与亮点
武城职院自师范转型而来,历经三校两次合并,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学院发展特色与亮点并不明朗。因此,需要一段时间探寻。根据湖北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学校主干专业群应覆盖学校专业数量80%,原则上按照每千人最多1个专业类别(专业群)。目前武城职院7个千人以上规模专业群分别是教育、机械设计制造、汽车、财会、工程管理、土建施工、自动化等,已经形成院内相对比较优势。但有的优势专业群涵盖专业数很少,7个专业群合计对全院专业覆盖率仅为31.6%,不足1/3,远未达到湖北省80%的指标要求。即,这些专业群特色不够鲜明,竞争力不强。而且,几乎没有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因此,从专业群构建来说,对外竞争力大打折扣。师范专业,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曾经是传统特色,但在转型过程中也屡经波折,在同行业中优势并不突出,特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所高职院校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标志是它的学科,而判断学科特色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学科是否处在同行发展前沿;二是学科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7]。武城职院可通过竞争手段,让这样的学科脱颖而出,尽快形成自身特色与优势。在学科发展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专业群,有特色才会有优势。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所说,“一流大学不在于大,也不在于全,关键在于有特色,并把特色发挥到极致。”特色不是以大定论,而是以特定论。
3.以人为本,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2013年8月,《光明日报》副主编刘伟在中国第二届中国高职教育校长“微论坛”上谈到“人本论”、“工具论”问题[8]。该问题讨论过多次,正如香港理工大学一位教授所言,中国大陆高职教育功利性、工具性较强,人文精神影响不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未来做人做事道路上就不会走得太远。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早就指出,“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在意,只能是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朴槿惠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谈到,“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际莫若树木,百年之际莫若树人。”学校长远发展靠学生,必须清醒认识到,学生不再是我们过去传统的认知。对学生一要尊重,二要充分发展其内在潜能。所谓一流高职就是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都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对高职人才培养不能仅停留在技能层面,忽略精神素质的培养。一流高职教育根本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人成材。“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校园招聘时明确自己的期望,希望前来应聘的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适应度、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较大的潜力,并不一定要专业成绩最好的”[9]。
4.开放办学,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开放办学,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眼界要宽,要有前瞻性与国际视野。要汲取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经验,用最先进的高职教育理论武装自己。NBA有句名言:“离篮筐越近,进球概率越高。”与优秀企业携手共舞培养学生,是走向一流高职的必由之路。一流高职院校经验就是跟着优秀企业走,哪儿有优秀企业,实习基地就拓展到哪里,与世界五百强等优秀企业进行全面互动,用优秀企业最高标准与规则培养用学生。主动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二思路要活,要有创新意识与能力。不仅在教学科研方面进行创新,而且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也要符合市场经济需要。比如在资金上,一流高职院校既有政府政策支持,也有其自身融资能力及技术服务收入,在资金链上为学院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与一流高职相比,武城职院办学资金比较有限,捉襟见肘。光靠政府投入,办不了一流高职,因此要探寻“融资”路子,切实为赶超一流高职做好资金保障。比如房舍、场地租赁、优秀毕业生或校友捐资、拓展技术服务、拓展培训面、鼓励集资合资办学,吸纳社会资源发展高职教育等。此方面可以向国外同类院及我国东部及南部一流高职院校学习和借鉴。
三胆子要大,敢于与社会接轨。武城职院社会服务做得远远不够,一是服务面很窄,服务形式单一,基本局限在传统师范专业各级培训,其他专业社会服务效应不明显。二是服务深度不够,比如技术服务收入为零,一方面反映学院与企业及社会合作力度与深度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院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够。鼓励院系甚至老师大胆走出去,不怕摔跟斗,敢与名家共融、敢与企业共融、敢与社会共融,敢于闯出新路子。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们坚信,普通高职院校教职工在院领导正确指引下,一定能加强对高职教育事业的信念,坚定对学院发展的信心,盘活学院这盘棋,坚实迈向一流高职之路!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14):53-55
[2]周建松.应着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67-69
[3]潘陆益.一流高职院校的文化审视.中国高教研究.2013(3):98—101
[4]杜培祥.一流高职院校发展的策略探讨.教育与职业.2010(3)(下):13-15
[5]黄快生.创建一流高职院校的保障机制研究——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186-189
[6]戴谷芳.北京市财贸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2):47-50
[7]魏浩.高职核心竞争力探析.成人教育.2007(2):49-50
[8]光明日报.2013/8/24/第010版,邓晖整理
[9]张大龙、张鸿雁.行业特色型高职“十二五”发展战略选择.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71-74
作者简介:
张雪萍(1966-),女,汉族,湖北黄冈人,副教授,硕士学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科研处;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师范教育教学部(中长期援疆干部)。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