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06-01
一直以来,数学课堂给老师和学生们留下了淡然寡味,松散无力的印象,怎样摆脱这一局面,彻底解放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近几年听课的感受,我认为数学的课堂应该是平实的,追求原滋原味的课堂.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课上得朴素些,充实些、简约些,在平淡简单中让学生尝出数学的味道,感受数学平淡中的美丽,简约中的充实。
一、素雅,在平淡中绽放
平淡是反璞归真,是本色教学,是屏弃一切不需要的奢华和作秀,但平淡不是枯燥乏味,而是在朴素真实的课堂上闪现、散发出智慧和美丽。正如哲人说的简单极至就是美丽。
如:《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开始环节,为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做铺垫,很多公开课在教学这一课时,都制作了精美的画面或是视频,效果也颇佳,而家常课不可能每节课都是如此,有位老师这样教学的,师:同学们,老师昨天在整理房间的时候,从宝宝的玩具箱里发现了这样一件玩具(出示魔方),我特别喜欢。从数学的角度来讲,魔方是一个--正方体(学生抢答)。那你们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生:用它的棱长×棱长×棱长。
(板书:V正=a3)
师:这个魔方的棱长是9cm,它的体积是多少?
生:729 cm3。
师:除了正方体,你还会求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
(板书:V长=abh)
师:像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长方体、正方体和以后我们还会陆续学到的圆柱、圆锥、球等能够通过公式直接求出体积的物体,(课件:规则物体图)通常我们把它们称为规则物体。
(板书:规则物体)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观察老师手中的魔方,看它发生了什么变化?(旋转魔方,使其变形)
生:发生了旋转变化。
师:它的什么变了?
生:它的样子变了。原来它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正方体,现在不是正方体了,而是一个说不上来的形状。
师:像现在这样,无法用语言准确说出具体形状的这一类物体,通常被我们称为“不规则物体”。
(板书补充:不)
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不规则物体?
生1:苹果。
生2:芒果。
生3:饮料瓶。
生4:大树。
生5:钢笔。
师:看来不规则物体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课件:不规则物体图)那现在老师手中拿的这个不规则物体,它的体积是多少?(出示变形后的魔方)
生:还是729 cm3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老师手中现在拿的这个不规则物体是由规则的正方体转化来的,我们还可以将它转化成规则的正方体,虽然它的形状改变但体积不变。
师:魔方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物体。再看,现在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出示芒果)它也是一个--不规则物体,我们能把它直接转化成规则物体吗?
生:不能。
师:那它的体积是多少又应该怎么来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补充板书:体积的计算)
简单的学具,平实的教学环节设计,来源于教者对教材的解读与加工,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生活的发现和深刻认识,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与教学艺术,虽然没有华丽的课件,但课堂上雨后春笋般小手林立,那么有活力、有朝气,美丽在素雅的课堂中淡淡绽放。
二、丰富,蕴涵于简约
简约,寓丰富简单之中,是一种更深广的丰富,但在简约的背后是大气精要、深刻、智慧,也是一种超越。数学课堂的教学简约是指对课堂语言的锤炼、目标的定位、情境的创设、素材的选择、活动的组织结构的安排,媒体的使用课堂评价等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经济妙用,使课堂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凝练、深刻。
如《用排水法测量物体》一课,从认识不规则物体到动手测量到发现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每次上课都是觉得内容烦琐、环节凌乱、学生疲于操作、落实每个环节及其目标,匆匆忙忙,却又支离破碎。而有的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就紧紧围绕操作活动提出两个绽放而延续的问题,并以两个问题为全课学习的主线,
问题一 什么是不规则的物体?
问题二 不规则的物体的测量方法?
两个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围绕明确的操作目标,主动展开操作活动和探索活动。整个教学采用一线穿珠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设计简约而非简陋,教师深入教材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入浅出地把编者眼中的数学文本变为自己独特理解的文本,用最简洁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课堂有一种简约而充实的张力。数学课堂没有华丽眩眼、哗众取宠的东西,不急不燥娓娓道来,朴实自然的课堂给人以和风细雨般的舒爽。
平淡中的美丽,简约中的充实,平实的课堂体现出超常态的内力,平实的匠心,浓浓的数学味,素雅的课堂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