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文
【摘 要】在政府行政过程中,行政监督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当今这个信息量大量翻倍,信息更新速度急速前进的信息网络化时代,如果仅仅依赖行政部门来对行政管理过程进行监督的话,必然是不够的,这时,来自社会的“第四种权利”——舆论监督,在行政过程中体现出了它的必要性。笔者认为,舆论监督在政府行政中对公共政策、行政效率、行政权力都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舆论监督;公共政策;行政效率;行政权力
当今时代,信息量大量翻倍,信息化日益膨胀,传统行政似乎正在逐渐发生着改变,从传统行政到办公自动化,从办公自动化到电子政务,我们的政府似乎正在找一个更廉洁高效的方式,同时,也正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打造更贴近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政府来提供服务。但是,在政府行政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阴影区”,这时,监督机制就该发挥他们的作用了,可我们不禁要问,在如今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中,仅仅依靠传统的司法部门的监督行政,够吗?答案显然是不够的,这时,来自社会的“第四种权利”——舆论监督,在行政过程中则体现出了它的必要性。
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客观存在的精神力量,自古以来就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只是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中,它的作用被不断刺激和膨胀,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舆论监督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众所周知,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它是针对某个政策问题而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或计划,进而使其转化为政策规范的过程。视政策制定过程为一个完整周期,以问题界定为起点,议程设立、政策采纳、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变革和政策终结等政策环节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公共政策制定的特点是高度组织化,缺少民主;内部输入为主,缺少广泛性;单方案定向选择,缺少比较;上传下达的传递方式,容易变异。舆论监督机制作为社会的“第四种权利”,对行政进行监督报道的同时,也无形中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始终。
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舆论监督关注的社会问题无疑是公共政策的选择方向和侧重要点,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任务,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决定了政策本身的科学性程度,是公共政策有效解决政策问题的前提。
在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公民就是通过政策参与对政策体系施加影响的方式来表达和实现自身的利益要求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的重要保障,政策参与是公民与政策体系发生联系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能够扩大政策体系的信息渠道,保证政策体系正确反映社会各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做出科学决策,及时发现和纠正决策中的失误,有效化解政策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同时,由于公共政策制定中主动听取和吸收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要求,并将这些分散的利益要求整合为社会公共利益,这就提高了公众对政策系统的认同感,有利于调动更多政治资源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减少政策运行的阻力。可见,舆论监督在公民政策参与到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舆论监督对行政效率的影响
行政效率是指行政行为、行政过程、某种权能完成的速度。行政效率是检验行政效能的直观指标,同时也是行政效能监督的重点内容。美国学者丹妮斯顿说,媒介和政府的关系应该是对立的,这种对立意味着有正当理由时,媒介应该具有批判性。没有媒介的监督,没有积极、对立性的冲突,就不能促使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可见,舆论监督大多数是具有批判和对立性的,这样一来,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必然会考虑到舆论的压力,尽可能的提升自身形象和绩效。
以近几年的行政体制改革为例,自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来,舆论监督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依法治国,依的虽然是法,但是也必须依靠强大的监督机制,单从反腐来看,舆论监督功不可没。“表哥杨达才”、“房姐龚爱爱”、“我爸是李刚”、“郭美美事件”无一不是通过大众媒体的舆论监督被曝光的,才有后续政府的介入和调查。
除此之外,通过舆论监督这种外力方式压缩行政成本,以最小的行政投入收到最大的行政效果,进而提高行政效率。
可见,有效的舆论监督,会对政府的行政绩效产生积极有利的刺激。传统行政中的“托关系”、“塞红包”、“等消息”的现象因为舆论监督而变得更加透明和公开,行政人员也因为舆论监督的关系变得更加细心和用心,舆论监督促使政务信息公开,政务信息公开让行政部门变得更加务实。
三、舆论监督对行政权力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不论是政府还是行政人员,权利都是由人民赋予的,人民才是权利的真正拥有者,但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显而易见。从有统治者以来,就有压迫和剥削。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说法,可见,等级制的观念在行政官员的脑海中总是挥之不去,所谓的“领导”才是真正拍板的人。就算是错误的决定,领导说的也很可能是“对”的。不仅如此,本来不该领导管理的事情,只要领导一通电话,就服从领导做决定......这些现象在行政过程中屡见不鲜,行政人员的过度干预和越权干预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气,滋生在政府行政中。行政权的特征决定行政权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张性,不管行政权扩张的动机如何,扩张即意味着它越过了法律规定的边界,就将与善良的目的相背离,就会发生行政权的异化。而作为公权力的行政权力,在行政人员对其行使时,就必须接受舆论监督。
在当代社会,行政权力的自由裁量似乎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章剑生在《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中定义过,自由裁量权是行政主体依据赋予其权力的法律、法规所确定的法律目的、精神、原则、范围和行政合理的法治原则,基于客观实际情况自行决定行政行为的权力。那也就是说,只要行政人员在客观上没有逾越道德底线和法律准则,那么就不会被指责。可见,行政自由裁量权是非常有弹性的一种行政权。但是,其行使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政官员的主观判断,而行政官员个人充满着很多情感,无论他有多么好的自控力,都不能保证他在每次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不掺入一点私心杂念,因而就不能保证绝对的公正,也就产生了腐败和贪污。舆论监督是以社会力量,以外在的制约因素控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和权利范围。舆论监督对现代社会中除代议机关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等监督体系外,构成了对行政权的多重监督。
舆论监督以其信息传递上的公开、迅速、广泛等特点,在现代行政中起着独特作用。舆论监督就像一剂良药,对现代行政起着多重的渗透作用,不论是从政策角度还是政府角度,舆论监督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