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在近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最重要也最艰难的一步。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性突破,利率管制时代终结。
一、历史回望。关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1996年中国利率市场化是从放开对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管制开始的,到1999年我国基本实现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从而为各类金融产品市场利率,尤其是基准利率形成提供了良好基础。
关于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2004年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初步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贷款利率可以向基准利率之下浮动,浮动区间为基准利率的0.7倍。2013年彻底放开对贷款利率的下限管制,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商业原则自行决定贷款利率。至此,中国基本实现了信贷市场利率市场化。
关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从2014年起,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提速。2014年11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至基准利率的1.2倍。2015年3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3倍,2015年5月,进一步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5倍。2015年8月,放开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2015年10月,取消对存款利率上限管制。至此,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时间窗口。其实,到2015年上半年,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市场条件基本成熟。金融机构的资产方已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负债方的市场化定价程度也达到90%以上。人民银行仅对活期存款和一年以内定期存款利率保留基准利率1.5倍的上限管理。随着金融改革深化,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显著提升,存款定价行为总体较为理性,已经形成分层有序、差异化竞争的存款定价格局。
此时,时间窗口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通胀率较低,流动性较为充裕,再加上多次扩大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基本释放了利率上行的压力,放开存款利率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从理论上讲,降息周期是较好的时机选择,因为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初期,会出现短期利率上升趋势,有降息周期作为配合,可以部分对冲短期利率上升的压力。人民银行果断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迈出了中国金融改革最关键的一步。
三、一锤定音。201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争取在今年年内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由于放开存款利率是利率市场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坚持渐进原则,稳步向前推进。2015年3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3倍。2015年5月,进一步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5倍。2015年6月,《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出台。2015年8月,放开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上限。2015年10月,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至此,中国利率管制时代终结。
四、任重道远。从微观上看,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投资的成本,应当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从宏观上看,利率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当反映政府宏观调控的意图。前者是指金融市场利率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后者是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新起点。下一步,至少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向前推进。一是选择、培育和建设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完善利率政策传导机制。二是完善金融机构的内在激励和外在约束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