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型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王一乐
(南阳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摘要:广场体育文化代表了一个地区全民健身的开展程度,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不断提出全民健身的创新课题,而中小城市中全民健身还得不到普及.对河南省南阳市的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参与者现状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汇总统计出南阳市开展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现状,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全民健身普及中小型城市的课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南阳市;广场体育文化;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4.55文献标志码:A
InvestigationandStudyonPresentSituationofSquareSportsandCulturalActivitiesinSmallerCitiesinChina
WANGYi-Le
(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NanyangNormalUniversity,Nanyang473061,China)
Abstract:The sports culture of square re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in a region. With the growing economic power of china, the subject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innovation has been proposed constantly, however, the national fitness is not universal in smaller citie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udy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participants of square sport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in Nanyang city of Henan province,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quare sport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in Nanyang was summariz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nd suggestion was proposed for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We hope that all of above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subjects on national fitness being popularized in smaller cities.
Keywords:Nanyangcity;sportsandcultureofsquare;presentsituationanalysis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开始更加重视全民健身这个关系到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来.我国现阶段依然是以由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特区为特色经济聚集地,由经济发达地区带动中小城市.其中小型城市多以农业城市为主体.[1]随着现代化生产力的提高,小型城市的居民也逐渐重视体育锻炼中来,特别是我国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的举办,体育锻炼也已不再是“奢侈”的行为,而城市广场体育文化也开始多种多样、科学合理起来.小型城市中广场体育文化也渐渐成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表现形式,也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2]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进行调查分析,从数据中找出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共性、特性问题,分析整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并提出建议和设想,希望对南阳市广场体育文化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进提出系统性的帮助.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河南省南阳市12个区、县的中心广场、体育文化聚集地中,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居民.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等网络数据库中,关于广场体育文化、群众体育社区文化的相关文章,并阅读相关书籍,收集整理相关的文章.
1.2.2访谈法
对广场体育活动的参与者进行随机访问,对相关广场工作人民进行访谈.
1.2.3问卷调查法
制定符合本课题研究内容的调查问卷,咨询相关专家对问卷进行可行性验证,定稿之后在南阳市区、县发放问卷1 700份,大型广场、社区体育活动场所发放70份.收回问卷1 690份,筛选后有效问卷1 620份.
1.2.4数据分析法
利用EXCEL、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2结果与分析
2.1南阳市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人群结构
表1 南阳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参与者的年龄结构
根据表1可以发现,在南阳市民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人群中,少年儿童占总调查人数的22.5%,青年人占15.7%,中年人占25.4%,老年人占36.4%,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是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参与人群.老年人多数为退休人员,闲暇时间多,空闲时间参与体育活动无可厚非;其次是45~59岁的中年人,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工作压力基本不大,事业家庭基本稳定,多数参与体育活动是以健身、减肥为目的出发,工作之余适当参与体育文化活动;14~44岁青年人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所占比例最少,排除部分在校学生外,青年阶段的上班族多数工作压力大,家庭事业都为砥柱,可能导致参与此类体育活动的精力有限.14岁以下少年儿童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占22.5%,处于中间水平,对于体育活动多数在学校内进行,参与广场活动的机会较少.
表2 南阳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参与者职业结构
根据表2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南阳市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人群中,职业类型所占比例最高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占32.8%,其次是以个体经营为主的实业者,占25.9%,与之几乎持平的学生人数占了24.6%,其次是农民和无业者,分别占13.0%和3.7%.由于从事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多为知识分子,他们知道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加上他们工作的性质并不很繁重,上班之余的精力时间就参与到户外体育锻炼中来;农民比例不高可能是由于对于体育文化活动的意识还不够高,对于体育文化活动的兴趣并不浓厚,而无业者大多时间都是为了生计问题,没有过多的闲暇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而且从事的多数工作都是体力劳动,造成了参与体育文化活动人数较少.
2.2南阳市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项目类别
表3 南阳市广场体育活动项目分类
从表3可以看出,对于不完全统计出的相比之下最受欢迎的项目都是对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设施要求条件不高的项目.由于舞蹈类项目既是群体性,同时又是配合音乐,其趣味性、集体参与性必然很高,而徒步类项目也由于其技术难度低,开展实施起来容易,特别是今年来“暴走族”的出现,使得步行活动成为第二大受群众喜欢的运动项目.然而一些常见的需要运动器械、辅助器材的跳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由于种种客观限制,使得参与度不高.
2.3南阳市广场体育活动参与者活动时间
表4 不同时间段内各年龄段人群参与广场体育活动百分比(n=200)
表5 南阳市居民广场体育活动性质类别排序
通过表4可以看出,南阳市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通常集中在下午和晚上.清晨和上午是45~59岁的中年人和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活动.这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活习惯是相关的.少年儿童在清晨5点到7点间几乎不参加体育活动,是因为他们的课业任务比较重,早上起床就要准备开始一天的学习,没有精力在早上活动.而到了下午和晚上,结束了一天的课业学习,一般都会走到广场、体育场娱乐起来.青年人一天参加广场体育活动的比例从清晨到晚上呈递增趋势,这也与青年人白天上班、上学,晚上才真正有时间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的生活习惯有关.中年人和老年人,由于工作的压力不大,生活压力也基本趋于稳定,因而一天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相比其他年龄段略有平均,而老年人则主要集中在清晨和晚上,这和他们早上醒得早、晚上运动帮助睡眠的生活习惯有关.[3]
2.4参与体育活动性质
从表5可以看出南阳市民参与广场体育活动大多都倾向于与朋友、同事相约进行,其次是家庭组织下的共同参与,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是有从众心理的,几人相邀共同进行才有乐趣可循.单位组织和社区组织两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正是把单独个体组织集中,然而对于这两种形式的参与度还不是很高,因而需要重视加强.[4]同时,单位和社区组织体育活动通常会配备一定的专业体育指导人员,来组织人们体育活动的进行,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这两种形式相对于家庭个体、小群体甚至自主进行的体育活动形式更加科学,需要提倡多多开展.[5]而表中参与单位组织活动和社区活动的人群频率并不高,这也说明了南阳市人群参与体育活动需要更加科学化、引导化、合理化.
3结论与建议
(1)南阳市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为主,而职业则以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居多.建议政府应该增加体育文化的相关活动,如单位间运动会、城市运动会等,科学的组织和引导热衷于体育文化活动的人群,同时倾向老年人运动指导,注重老年文体中心建设.
(2)根据体育文化活动的类型,以不需要、少需要活动器械的活动最受群众亲睐,群体性的、娱乐性的体育文化活动也占有一定比例,而中小城市对于运动器材辅助设施的覆盖面还有不足.建议城市内适当增加运动辅助器械,合理组织一些娱乐性较强的体育文化活动.
(3)从人群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时间和参与目的的选择来看,下午和晚上是大部分人群选择进行的时间,而参与活动多为陪同朋友、同事、家人等.建议增强科学锻炼的教育和指导,让市民的闲暇时间既能充分的休息又能合理的锻炼,身心得到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细谦.健康促进与小康社会体育的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6(1):89-91.
[2]胡小明,虞重干.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卢元镇.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4]杨新海.全民健身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9):108-111.
[5]赵伟科,王燕.广场体育文化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功能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30-32.
[责任编辑王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