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
若对“知识”的原初生产稍作考掘,不难知晓“道”与“理”的获得,与古人“观物取象”“格物致知”的运思方式密不可分。阿城《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反复申论,作为华夏文明造型起源之“洛书”“河图”的创制,即根源于此。面对生活世界之诸般物象,由对物象之性的深入观察而比照至人自身及社会之运行规则,是古人确立“应世”之道并进一步形成“思想”的基本方式。孔子见大水必观,因其性“似德”,“似义”,“似道”,“似勇”,“似法”,“似察”,“似正”,“似志”,人之品质及思想运用之妙,几乎全在其中。古希腊人以土、气、水、火四种要素不同之品性生发出不同的构造世界的方式,其核心义理亦与此同。如是思想(知识)的层层累积,于后人既属可以依凭之精神资源,亦大有那么一种束缚。禅家持“离言说”,教人不被义理闻见障其本心,用意即在此处。老子言“复归于婴儿”;李贽做“童心”意义之辩,深层次里,便是看重人对于世界原初的“惊奇”。不拘泥于闻见道理而直接面对事物,所见所得,不轻与人同,亦不强与人异,要在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做省察人生的功夫。此说看似简单,却未必人人能知,人人能行。
苗笑阳的文章,有深厚的生活体验做底子,切近个体生命的日常情态,下笔所涉,亦不出生活世界的基本范围。举凡记游、怀人,行住坐卧,均能于日常切身情境中悟得生命素朴的义理,且句句落到实处,读来切实可感,无贾岛气。这或许应了佛家“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担水砍柴,无非妙道”意旨。易虽有言:百姓日用而不知。但生活的智慧,并非易知易行,若没些阅历,缺少些格物致知的精神,即便素朴的道理,也未必说得出。
以读书志趣论,苗笑阳欣赏张潮三境界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并从中体会出三种境界与个人生命体验的内在关联,能入乎其中,亦能出乎其外,与所读之书做精神的交通而达成“为己”的目的,不独获取知识而已。王蒙《<红楼梦>评点》序亦曰:“读《红楼梦》,就是与《红楼梦》的作者的一次对话,一次‘经验交流。以自己的经验去理解《红楼梦》的经验,以《红楼梦》的经验去验证、补充启迪自己的经验。”如是,则“你的经验、你的人生便无比地丰富了、鲜活了。”苗笑阳读书并不刻意,还有些五柳先生“不求甚解”的意思,以为“有益的书,理解也读,不理解也读”,在“读中去理解”,“即便当下理解不了,不定何时遇到何事何人,就会豁然开朗”。朱子教人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须在切己体察上做功夫。穷究自己生死根因,探讨自家性命下落,为读书为学之紧要处。苗笑阳无疑深谙此理,看他从书中悟得“为己”之道,生出自家“胸中的尺度”,能湛然和蔼,于喧嚣世事中从容淡定地面对一切,且深味“慢生活”的美妙处,便知此说不谬。
然有浓郁人间烟火气的慢生活,教人神往,却并不易得。纳顿节的袅袅炊烟,农人耕作时的意趣,连同东北寒冬的生活情态,唤起作者对于已然消逝的村庄原生态生活的回忆与怀念。后者牵连着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时下生活的匆忙与耽溺恰成鲜明对照。歌德以“请停一下吧,你是多么美!”结束了现代人的典型浮士德匆忙而耽溺的一生,朱光潜先生则以“慢慢走,欣赏啊!”为《论美》作结,蒋勋亦申明,只有“慢下来”,才能“看到美”。但对匆忙奔赴“未来”的现代人而言,生活几乎只在“别处”,在永恒的未来而非转瞬即逝的现在。专注于“精神修炼”的思想史家皮埃尔·阿多因是看重精神修炼的歌德方式,即坚信“精神既不瞻前也不顾后。唯有现在才是我们的幸福。”此一种修炼“可以使人们密切地体验存在的每一瞬间,不至于被过去的沉重或者未来的幻影所迷惑。”因李逵能“未至不迎,既去不恋”,李卓吾赞他“真个神通自在”用意亦在此处。怀恋过往的慢生活,却并不因此否定快节奏,以为“快节奏与慢生活应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生活应是动静相宜,快慢有度,“快是发展文明的标志,慢是幸福指数的体现”,是为“生活的辩证法”,明乎此,方是“聪明者”的态度。此一认识,较之将梭罗《瓦尔登湖》式的生活推向极处,从而否定目下生活的态度,不知要高明多少。
能洞达人情,却不世故,不生“玩心”和“轻慢心”,始终对生活怀有敬畏,是作者思考的另一特点。“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有敬畏便尊法度,有底线。常怀敬畏之心,便不轻易浮躁,久而久之,“内心自然养育出正气和庄严来。”亦能获致一种对生活“俯视的目光”,从而“摆脱个体偏狭或者局限的视角”,以全局的眼光审视之。不生“执着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知其不可为而强为之,能安常处顺,尊重世界的不完美。且以此心的克制和忍耐,抵御诸多欲望和诱惑,勉力做好人生的“延迟满足”。群居防口,独坐守心,常做心的修炼,心安则人安。一如钱理群所言“既看透人生,不抱一切不合实际的幻想,又积极进取认真,保存一颗赤子之心。”即便偶作“玩世不恭”的调侃语调,那底下必然内蕴着几分愤激与执着,可以触摸到对于生活和世界的热烈之心。
不玩世,亦不愤世,不轻易走向闲适散漫一路,常怀“经世致用”之心,运思用心的起点和落脚,全在生活世界之诸般事项,即便记游漫思,亦不脱自家心事,是苗笑阳文章的显眼处。从塔尔寺香火之盛,九华山朝圣者众,柏林禅寺之声名远播而体悟保持企业“基业长青”之要旨。于台湾考察时体会到承续传统与开拓创新相互促进的独特意义,且深为台北农业“三老”的济世情怀感慨不已。台湾与大陆同宗同源,为同一文化所化之人格品质的趋同性,绝非他种因素所能阻隔。台北故宫所藏之《十二月令图》、清雍正二年制作之瓷碗,以及外观极其普通的瓷枕,令作者再度会心于日常生活的美好幸福处,无论皇室贵胄、鸿学大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于此了无分野。这三件文物所彰显之生活旨趣,实在可以作为歌德“别忘记生活”的告诫的独特注脚,而作者对此的思与想,虽然切近的仍是个人的生活和生命体验,却也暗合着时代的大问题:拥有“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的“现代性体验”的现代人,如何规避现代性问题?而文化上的“返本开新”,或许是可能的、也是唯一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