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美文学文化在外国文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圣经》的透视,对英美文学的文化背景和来源进行了剖析,对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学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加强对外国文学的欣赏能力,对英美文学具有更好的把握。
【关键词】《圣经》;剖析;国外文学
要想对外国文学具有一定的了解,就必须要对《圣经》进行认真的剖析。中世纪的很多文学都是取材于《圣经》故事,比如取材于亚伯拉罕献祭以撒这一故事的《亚伯拉罕燔祭献子》,取材于洪水方舟故事的《诺亚及其儿子们》。这些文学作品都对《圣经》故事进行了演绎,或者对教义进行宣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穿插了世俗生活的内容。为此,本文对《圣经》与国外文学中英美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点的研究。
一、《圣经》与英关文学之间的联系
《圣经》与英语语言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自从实施宗教改革之后,西方各国为了能够与时代的形式相顺应,都开始积极地利用本民族的语言对《圣经》进行翻译,而在翻译《圣经》的过程中,使得英语语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英语译成的《圣经》版本有很多,其中的一些标准范本的章法、词句等都对英语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圣经》与英美文学之间的联系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圣经》是大多英美文学的来源:作为基督教的经典著作,《圣经》对英语语言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并且是英美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源泉。要想对英美的语言习俗和文化等进行研究,就必须要对《圣经》进行认真的剖析。很多英美文學的来源就是《圣经》,比如英国著名诗人弥尔顿就以《圣经》为题材,创作了《力士参孙》《复乐园》和《失乐园》这三部伟大的史诗。而拜伦也以《圣经》中关于该隐杀弟的故事为根据创作了诗剧。其次,很多英美文学都是取材于《圣经》,比如呼啸山庄这部英美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圣经》中的伊甸园,然而却通过重现诱惑与堕落、纯洁与和谐等体现了伊甸园这一与世隔绝的意象。在呼啸山庄中存在着很多对天堂和炼狱进行参照而设计的情节和很多模仿伊甸园的故事。作者利用这本书在人们的面前展现出了一个多元的伊甸园,也就是重新构建的伊甸园、失落的伊甸园以及危机四伏的伊甸园等。除此之外,在美国文学中就经常将无辜的为众人受苦的人的形象刻画成基督受难的形象。比如在《老人与海》这一部著作中,作者海明威就对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故事进行了借鉴,描写出了老人在结尾处背桅杆的形象。作者在对圣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刻画的时候借助作者简介:林静,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了耶稣的形象,表明其虽然像耶稣一样受苦,然而其却具备了超人的毅力,为了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惜千辛万苦。
二、通过《圣经》对英关文学的特点进行剖析
因为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很多中国读者往往没有对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圣经》典故具有充分的了解,正因为如此,读者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才能够读懂这些英美文学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人认识到在解读英美文学中了解《圣经》的重要作用,并且积极地开展关于英美文学和《圣经》之间关系的研究。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对《圣经》中的语言进行引用或者化用的现象,因为很多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学建立的基础就是对《圣经》的翻译,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就是阅读《圣经》和宗教活动,所以《圣经》的因素极大的渗透到了文学作品的语言中。作者或者作品中的人物在对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表达的时候往往会对《圣经》中的语言进行援引,这样就能够获得非常特殊的效果。比如,舅妈在将简·爱送到学校之后,虽然简·爱面临着十分恶劣的生活条件,然而却感受到了自信和自尊,于是说出了这样的话:“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简·爱在与罗切斯特恋爱的时候就说自己对于丈夫就是“骨中之骨,肉中之肉”,通过对《圣经》中语句的应用能够对人物要表达的思想进行强化。总而言之,在英美文学中大量的引用《圣经》中的语言和典故,可以带给读者多种多样的审美体验,不仅能够让人体会到语言的机智,还能够体会到反讽和幽默的愉悦,更能让人体会到深邃的思想。
三、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了解外国文学的重要途径就是剖析《圣经》,要想对外国文学进行更好的学习和研究,就必须要对《圣经》具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分析和鉴赏英美文学作品,并且具有较高的英美文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