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优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6-01-11 02:58邓银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4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病情静脉

邓银丽 孙 艺

(江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江苏 江阴 2144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病,具有病情危重、进展快、致死率高等特点。治疗此病的关键是尽快疏通患者发生闭塞的血管,使其心肌细胞恢复有效的血流灌注,挽救其濒死的心肌[1]。研究发现,在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对其实施全面细致的护理是保障其临床疗效的关键[2]。近年来,我院急诊科对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优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94例患者均为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26例,其年龄为45-77岁,平均年龄为(58.9±9.9)岁,其中有23例患者发生前间壁及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有13例患者发生下后壁心肌梗死,有11例患者发生高侧壁心肌梗死。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25例,其年龄为44-79岁,平均年龄为(59.2±10.4)岁,其中有25例 患 者发生前间壁及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有12例患者发生下后壁心肌梗死,有10例患者发生高侧壁心肌梗死。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经临床综合检查被确诊患有急性心肌梗死。2)对本次研究的方法及内容知情并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发生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2)合并有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疾病者。3)合并有肺梗死、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者。4)在参与本次研究的过程中要求更换治疗、护理方法或进行转院治疗者。

1.4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急诊接诊或院前抢救后,将其送入医院的抢救室进行救治,在两分钟内对其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根据医嘱对其进行抢救及常规的急诊护理,包括使其卧床休息、对其进行吸氧治疗、心电监护、生化指标检测等。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优化护理,护理方案如下:1)组建急诊优化护理团队。由1名护士长作为负责人,由3~5名护士作为团队成员。查阅和收集相关的参考资料,向科内的医师咨询相关的医学信息,最终根据本医院的实际情况拟定对患者实施急诊优化护理的程序。对团队成员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医学知识的系统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对此病患者进行护理的内容、步骤及相关的急救技能,对其进行模拟实训及相关的考核。2)优化护理工作的监管制度。采用等级责任制对急诊优化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根据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数量、对其进行护理服务所需的时间及难易程度对急诊优化护理团队的成员进行排班,定期对其开展临床工作的质量进行检查。3)优化出诊程序。在急诊室的工作人员接到抢救患者的电话后快速出诊,并在前往急救地点的途中联系患者的家属,指导其对患者进行简单的照护及心理疏导,使患者尽可能保持稳定的情绪。4)优化接诊程序。在接到抢救患者的电话后,医院的分诊护士应提前推平车至急救中心的门口准备接诊。在出诊的医护人员将患者送入医院后,分诊护士应迅速地将其送至抢救室,先对其进行抢救,再为其挂号。患者若自行来医院就诊,分诊责任护士应立即用平车将其送入抢救室。5)优化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的程序。在患者到达医院后,责任护士应对其病情进行快速、初步的评估,在对其接诊的30s内应一边观察其临床表现、一边询问其病史、一边为其完成分诊。患者若有胸痛的症状立即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不必等待医师下达医嘱。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一边为其病情的再评估提供动态的信息。6)优化救护流程。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再次评估后,急诊优化护理团队的责任人(护士长)对团队成员进行统一的指挥和调度,及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吸氧、调节血压、监测生命体征、采集血液标本、用药治疗等急救护理,并通知手术室做好对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的准备。在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过程中密切观察其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若其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等情况及时协助医师对其进行救治[3,4]。

1.5 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救治后对比分析在其入院后为其完成分诊的时间、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间、进行静脉采血的时间、进行静脉用药的时间及进行急救的总时间。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观察组患者入院后为其完成分诊的时间、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间、进行静脉采血的时间、进行静脉用药的时间及进行急救的总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进行抢救所用时间的分析 [min(x ±s)]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又被称为心肌缺血性坏死,是指因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而引起的心肌坏死。此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此病患者的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致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可使患者承受巨大的痛苦。在对此病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需快速、有效地开通其闭塞的冠状动脉,挽救其濒死的心肌,改善其心功能,降低其死亡率[5]。

急诊优化护理是一种在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基础上,针对其病情对其施行的有计划性和预见性的护理模式。临床实践证实,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对其实施急诊优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降低对患者进行抢救的成本,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改善患者的预后[6,7]。

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观察组患者入院后为其完成分诊的时间、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间、进行静脉采血的时间、进行静脉用药的时间及进行急救的总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优化护理可显著缩短对其进行检查及用药的时间,能更迅速地对其进行救治,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韩彦辉,王素梅,李海霞.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25-26.

[2] 程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11.

[3] 刘颖,赵婷.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3-15.

[4] 王国芳.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1):27-28.

[5] 孟晓杰,郝君华.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5):557-558.

[6] 刘红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36-237.

[7] 李结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的临床急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115-116.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病情静脉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