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彩凤
(山西省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 山西 太原 030001)
胃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恶性肿瘤患者多伴有免疫功能缺陷的情况,由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所分泌的TNF-α、IL-6及IL-10在机体抗肿瘤免疫调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比较胃癌患者和正常人TNF-α、IL-6及IL-10等相关因子的表达特点,增加对胃癌发生及发展的认识,为临床提供参考,现将研究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42例接受胃癌切除术的患者及同期来我院接受体检的42例健康体检者。在42例胃癌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1例,女性患者有11例,他们的年龄为29~81岁,平均年龄为(48.7±13.2)岁,其中临床分期为Tis期的患者有5例,为Ⅰ-Ⅱ期的患者有15例,为Ⅲ期的患者有19例,为Ⅳ期的患者有3例,属于腺癌的患者有25例,属于黏液癌的患者有13例,属于未分化癌的患者有4例。排除合并有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急慢性疾病及术前经放化疗治疗的患者。在40例健康体检者中,男性体检者有27例,女性体检者有13例,他们的年龄为27~83岁,平均年龄为(49.8±12.9)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选用上海谷研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血清TNF-α试剂盒和由上海抚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IL-6、IL-10试剂盒,采用酶免疫剂(ELISA)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进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介素-6(IL-6)水平及白介素-10(IL-10)水平的检测。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接受胃癌手术前,胃癌患者的IL-6水平及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接受胃癌术后及正常人的水平,TNF-α水平显著低于接受胃癌术后及正常人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接受胃癌手术后,胃癌患者的TNF-α水平、IL-6水平及IL-10水平与正常人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胃癌术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正常人比较[pg/ml,(±S)]
表1 胃癌术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正常人比较[pg/ml,(±S)]
注:①表示与胃癌术前相比,P<0.05;②表述与正常人相比,P>0.05
胃癌术前1天 2.68±1.26 6.87±0.78 4.87±0.94胃癌术后2周 3.28±1.03①② 4.75±0.72①② 3.53±1.84①②正常人 3.87±2.08① 4.24±0.69① 3.41±1.27①
不同临床分期胃癌患者的TNF-α水平、IL-6水平及IL-10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胃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临床分期的关系[pg/ml,(±S)]
表2 胃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临床分期的关系[pg/ml,(±S)]
Tis期 2.41±0.15 6.57±0.88 3.53±0.09Ⅰ-Ⅱ期 2.65±0.22 6.67±0.84 3.63±0.12Ⅲ期 2.72±0.32 6.72±0.73 3.77±0.16Ⅳ期 2.89±0.46 6.82±0.91 4.16±0.04
细胞免疫是机体抗肿瘤的主要方式,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NK细胞是机体主要的活性细胞[2],CD4+T淋巴细胞(Th细胞)是反应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Th1主要分泌TNF-α和IL-2等细胞因子,Th2主要分泌IL-6、IL-10及IL-4等细胞因子。IL-6与IL-10属自分泌的生长因子,可促进多种细胞的分化增殖,有研究显示[3],肿瘤细胞在增殖侵润过程中分泌了大量IL-6和IL-10,活化Stat3,IL-6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肿瘤细胞增殖。TNF-α是由巨噬细胞和活化T细胞产生的多功能细胞因子,INF-α的作用与其作用浓度、作用时间及协同作用的其它介质相关[4]。在一定浓度下INF-α能介导免疫反应杀灭肿瘤细胞,而当INF-α异常增高,使得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监视而不断生长,可引起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甚至导致恶液质死亡。此外,有研究显示[5],TNF-α可协同IL-2和INF等杀伤多种肿瘤细胞,增强机体抗肿瘤作用,但也可促进某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患者治疗前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和正常人,而IL-6和IL-10水平则显著高于治疗后和正常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胃癌患者Th1细胞降低而Th2细胞占优势的学说相符[6],这也提示胃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得到改善。因此有学者建议临床可采用IL-12因子抑制Th2细胞增殖,恢复Th1细胞与Th2细胞的平衡[7]。此外,本研究还显示TNF-α、IL-6及IL-10表达水平在胃癌不同临床分期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与胃癌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其炎症性微环境有关[8]。
综上所述,胃癌术后机体免疫功能逐渐恢复,患者血清中IL-6及IL-10因子显著升高而INF-α水平显著降低可作为胃癌诊断的参考指标,但INF-α、IL-6及IL-10水平在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中变化不大,其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1]任宝清,孙俊宁,李振华,等.胃癌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7):518-522.
[2]杜晓辉,刘利利,宁宁,等.胃癌患者血清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检测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12):2704-2706.
[3]赵志威,朴大勋,姜涛,等.IL-6和IL-8在正常胃组织、胃溃疡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4,41(2):147-149.
[4]吴骏,徐斌,蒋敬庭,等.胃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癌症杂志,2011,21(9):681-683.
[5]刘健,宋璐,王昌高,等.胃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型与其血清水平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4):226-231.
[6]王长印,李萍,董振芳,等.Th1/Th2细胞模式与肿瘤相关性的探讨[J].山东医药,2011,51(31):25-26.
[7]孙伟红,魏晓芳,赵鹏,等.胃癌患者DC-CIK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5,22(1):79-83.
[8]焦付丰,曲维兰,王长印,等.胃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1,51(4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