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顺产产妇进行俯卧位分娩对改善其分娩结局的效果

2016-01-10 14:18:58汤玲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7期
关键词:尿潴留乙组甲组

汤玲玲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过去,临床上主要让顺产产妇使用截石位进行分娩。但相关的研究认为,此体位会增加胎儿窒息以及产妇难产、会阴侧切的发生率,从而威胁母婴的安全[1]。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让顺产产妇进行俯卧位分娩的效果较好,可降低其在分娩过程中的风险。为了进一步探讨顺产产妇进行俯卧位分娩对改善其分娩结局的临床效果,我们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8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82例产妇。这些产妇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这些产妇中,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以及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和精神类疾病的产妇。我院随机将这些产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1例产妇。甲组产妇的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7.5±6.2)岁,其孕周为38~42周,平均孕周为(40.2±2.2)周。乙组产妇的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27.9±6.5)岁,其孕周为37~42周,平均孕周为(40.5±2.3)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我院让甲组产妇进行自由体位分娩,方法是:根据产妇的自身体征为其选择截石位、站立位、坐位、蹲位或侧卧位等体位进行分娩。我院让乙组产妇进行俯卧位分娩,具体的方法是:当产妇子宫口扩张的程度超过7cm时,要协助其保持俯卧的姿势,使其身体与水平面呈60°角。同时,将产床的床头抬高,并在产妇的胸前垫一个软垫。将产妇的双下肢分开,用大洞巾在产妇的臀部进行铺巾,并对其上肢进行支撑,使其保持含胸屈膝的状态,以促进胎头的下降。如果胎头位于左枕后位或左枕横位的位置,则要协助产妇将其腹部与产床贴紧,并使其左下肢保持伸直的姿势,使其右下肢保持微屈的姿势。如果胎头位于右枕后位或右枕横位的位置,则应将产妇的体位调整至与上述体位相反的方向[2]。当胎头拨露时,要指导产妇慢慢用力。此时如果产妇的体力不支,则要协助其取侧卧位或其他体位,以使其能得等短暂的休息。待产妇的体力有所恢复后,再协助其保持俯卧位,直至胎儿被成功娩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的时间、第二产程的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h内的出血量、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正负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的时间、第二产程的时间以及产后2h内出血量的比较

甲组产妇第一产程的平均时间、第二产程的平均时间以及产后2h内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9.5±2.2)h、(1.3±0.5)h和(247.1±37.2)ml。乙组产妇第一产程的平均时间、第二产程的平均时间以及产后2h内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7.6±1.9)h、(0.9±0.3)h 和(184.5±27.9)ml。乙组产妇第一产程的时间、第二产程的时间以及产后2h内的出血量均明显优于甲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的时间、第二产程的时间以及产后2h内出血量的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的时间、第二产程的时间以及产后2h内出血量的比较(±s)

注:与甲组产妇相比,*P<0.05。

产后2h内的出血量(ml)乙组 41 7.6±1.9* 0.9±0.3* 184.5±27.9*甲组 41 9.5±2.2 1.3±0.5 247.1±37.2 t 9.025 9.369 10.253 P<0.05 <0.05 <0.05组别 例数(n)第一产程的时间(h)第二产程的时间(h)

2.2 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的比较

甲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分别为21.95%、24.39%与17.07%。乙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分别为2.44%、2.44%与2.44%。乙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甲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相关的研究表明,在产妇进行自然分娩的过程中,为其选择合理的分娩体位对提高其分娩的成功率、降低其分娩过程中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3]。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让产妇进行俯卧位分娩,可使胎头向前旋转,使产妇的宫口进一步扩张,从而减少了胎儿在下降过程中的阻力,最终促进产妇成功分娩。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在使用不同的体位进行分娩后,乙组产妇第一产程的时间、第二产程的时间、产后2h内的出血量、尿潴留的发生率、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均明显优于甲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让顺产产妇进行俯卧位分娩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分娩的质量,并能提高其顺产的成功率。

[1]李洪梅.手-膝式俯卧位分娩在临床上应用的分析[J].医学信息,2014(36):346-346,347.

[2]杨求成.产妇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2,12(12):44-45.

[3]戴景云,高秀红.120例头位胎膜早破不同卧位姿势与分娩结局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3):4945-4946.

猜你喜欢
尿潴留乙组甲组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基层中医药(2022年1期)2022-07-22 07:23:08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 08:38:00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棋艺(2014年1期)2014-05-20 02:01:25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