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脉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
王丽,金伟*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脉学研究所,济南 250014)
摘要: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病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金氏脉学是一种基于传统脉学而又异于传统脉学的全新理论,提出了脉应与脉相、脉动与脉点等基本要领及病脉统一性的基本原理。以脉诊为手段,以数学为量化工具,能够对肝癌定性、定位、定量诊断,准确度高,且具有无创性,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快捷、无损伤辅助诊断方法,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氏脉学;原发性肝癌;三定诊断
DOI:10.13463/j.cnki.jlzyy.2015.08.010
中图分类号:R241.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3-5699(2015)08-0788-03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金氏脉诊仪的研制(2012BAI25B04);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脑部疾病脉诊定位诊断研究(2009-131);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高脂血症病脉关系客观化研究(2009GG20002030)。
作者简介:王丽(1986-),女,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主要从事脉学诊断及脉学客观化研究。
收稿日期:(责任编辑:王丹2014-11-25)
*通信作者:金伟,电话-1396405399,电子邮箱-13964053998@139.com
Auxiliary diagno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by Kings’ pulse theory
WANG Li,JIN Wei*
(Institute of Sphygmology Shandong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4,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incidence and case fatality rate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increased year by year.Current clinical diagnosis mainly depends on th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imaging examination etc.Kings’ pulse theory is a new theory which is based on traditional sphygmology and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sphygmology.Kings’ pulse put forward the basic concept of pulse-response,pulse-phase,pulse fluctuation and pulse points,an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accordance between disease and pulse.Using pulse taking as solution and mathematics as quantitative tool,Kings’ pulse theory is helpful in qualitative,localizing and quantitative diagnosis of liver cancer and it provides a safe,convenient,fast and scatheless auxiliary diagnostic method 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Keywords:Kings’pulse;primary liver cancer;three determinative diagnosis
原发性肝癌早期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进展迅速,发现时已经处于晚期,病死率非常高[1]。目前,临床上肝癌的诊断主要是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但是这些检查都是有创的,而且不能够反复地获取,常常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金氏脉学是一种基于传统脉学而又异于传统脉学的全新理论,能够对肝癌定性、定位、定量诊断,准确度高,且具有无创性[2]。
1定位诊断
金氏脉学提出了脉动与脉点的概念,并将其与确定的脏器及其区域相对应,解决了传统脉学无法精确定位的难题,也是对传统脉学突破性的创新与发展[3]。
1.1脉点的空间性脉动,是指在每一心动周期中,随着心脏的舒缩,动脉压力及容积产生周期性变化而引起动脉管壁周期性的搏动[4]。在金氏脉学中根据桡动脉管腔内各液层的流动特点,可将脉管纵向搏动空间分为浅、中、深、底4个层位,7个层面[5],上围血流为浅层脉动,对应体表组织(不含骨组织)及体腔膜,其中上围血流的近管壁侧为浅层脉动的浅层面,该层面血流缓慢;上围血流的轴心侧为浅层脉动的深层面,该层面血流相对较快。轴心血流可分为上、中、下3层,其中上层与中层组成中层脉动。中层脉动对应部分内脏(包括气管、心包、胆、胃、大肠、脑膜等),轴心血流上层为中层脉动的浅层面,该层面血流快;轴心血流中层为中层脉动的深层面,该层面血流最快。轴心血流的下层与下围血流近轴心侧构成深层脉动。深层脉动对应部分内脏(包括心、肺、肝、脾、直肠等),轴心血流下层为深层脉动的浅层面,该层面血流较快;下围血流近轴心侧为深层脉动的深层面,该层面血流较慢;下围血流的管壁侧为底层脉动,对应骨组织(含骨髓),该层面血流慢。
1.2脉点的时间性每层脉动可细分为A、B、C 3个动组,分别对应心脏泵血的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和舒张期,即脉搏波的上升支、下降支的前段和下降支的后段(平台期)。A组又可分为A1、A2、A3 3个动点,分别对应于快速射血期的前期、中期、后期;B组分为B1、B2、B3 3个动点,分别对应于减慢射血期的前期、中期、后期;C组分为C1、C2两个动点,分别对应于等容舒张期和心室充盈期。点位和层面的结合即为脉点,又称局部固有信息。
1.3脉点在诊断肝癌中的意义脉点与机体的组织器官一一对应,为疾病的定位诊断奠定了基础。肝癌的定位主要是在深层深层面的B1点[6]。
2定性诊断
脉形中的冲搏(断搏)和粘性涩搏是肿瘤的特异性特征[7]。肿瘤确定后,可以通过血流冲击法分辨其性质。具体方法是:脉动制停放开后,3~5 s冲击搏重现且伴有脉率增快和粘滞性涩搏者,多为恶性瘤;8~10 s冲击搏重现,但不伴有脉率增快和粘滞性涩搏者,多为良性瘤;15~20 s冲击搏重现者,多为囊状瘤(即囊肿)。
3定量诊断
3.1周期密度同一特征在一个诊脉周期中的出现次数的百分比就称为该特征的周期密度[8]。为减小误差,临床上常以100次脉动作为一个诊脉周期。
3.4理论确诊率金氏脉学中把根据现有理论认识水平,由脉形对疾病进程诊断的理论确诊概率用百分数表示,称为理论确诊率,用记号P表示。脉形的理论确诊率是描述脉形的基本指标,是脉形诊断疾病的理论可能性。其公式如下:
3.5特征的级别及确诊概率金氏脉学将脉形中对疾病诊断起着决定作用的关键特征称为一级特征,一级特征决定着疾病的性质、程度、预后,将对疾病诊断起着辅助作用的次要特征或派生特征称为二级特征,二级特征是对疾病的诊断起补充作用;将对疾病诊断起着参考作用的特征,根据参考价值分别称为三级特征、四级特征等,由于四级及以后特征对疾病的诊断参考作用已经很弱,一般只需考虑到三级特征即可。在临床中,发现若各级特征的表现度相等时,二级特征贡献的确诊概率大概为一级特征的二分之一,而三级特征只为一级特征的22分之一,四级特征为23分之一,依此类推。因此对公式J修正如下:
称为公式J1;
称为公式J2;
称为公式J3。
3.6肝癌的脉形结构[10]
3.6.1巨块型肝癌
3.6.1.1整体特征1)主特征一级特征:B型亚数搏、中粘滞性涩搏。二级特征:弱搏。三级特征:A型紧搏。2)副特征脉动居于深层。
3.6.1.2动点特征1)主特征一级特征:右侧脉位深层深层面B1点跨点硬冲搏(60%≤ρ<70%,10%≤v<20%)、跨点性中粘滞性涩搏(50%≤ρ<60%,10%≤v<20%)。二级特征:右侧脉位深层深层面B1点致密软涩搏(40%≤ρ<50%,20%≤v<30%)。2)副特征C2点缩短。
3.6.2结节型肝癌
3.6.2.1整体特征1)主特征一级特征:B型亚数搏、高黏滞性涩搏。二级特征:弱搏。三级特征:A型紧搏。2)副特征脉动居于深层。
3.6.2.2动点特征。1)主特征一级特征:右侧脉位深层深层面右侧脉位B1点多发性点位硬冲搏(70%≤ρ<80%,10%≤v<20%)、高黏滞性涩搏(60%≤ρ<70%,10%≤v<20%)。二级特征:右侧脉位深层深层面B1点致密硬涩搏(50%≤ρ<60%,30%≤v<40%)。2)副特征C2点缩短。
3.6.3弥漫型肝癌
3.6.3.1整体特征1)主特征一级特征:A型数搏、超高黏滞性涩搏。二级特征:弱搏或微搏。三级特征:B型紧搏。2)副特征脉动居于深层或底层。
3.6.3.2动点特征1)主特征一级特征:右侧脉位深层深层面B1点散在性点状硬冲搏(80%≤ρ<90%,0≤v<10%)、右侧脉位B1点超高黏滞性涩搏(70%≤ρ<80%,0≤v<10%)。二级特征:右侧脉位深层深层面B1点致密硬涩搏(40%≤ρ<50%,30%≤v<40%)。
3.7肝癌的体积(面积)模型金氏脉学经过近四十年的研究发现,冲击搏的表现度与占位性病变的体积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12]。若在某个诊脉周程(n个周期)中发现冲击搏,且冲击搏对应的机体部位为腹腔部位,其各诊脉周期密度的为ρ1,ρ2,……,ρn,周程密度为ρ(ρ≥20%,v≤40%),记ρmax为周期密度的最大值,记ρmin为周期密度的最小值,则有肝癌病变体积模型为:
L=k×(ρimax+5%)
W=k×(ρimin+5%)
H=k×(ρ+5%)
其中,k=8(厘米)为金氏脉学中的经验系数,所得的L、W、H值即为占位性病变的长、宽、高。该模型我们称为腹腔模型[12]。
综上所述,金氏脉学能够对肝癌定性、定位、定量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快捷、无损伤的辅助诊断方法,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常值得临床参考[13-14]。
参考文献:
[1]王荦楠,杨萌,崔艳慧,等.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10):787-789.
[2]王瑞卿.脉诊客观化信息处理方法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3]臧翠翠,边振,辛超,等.金氏脉学: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新思路[J].吉林中医药,2014,34(5):436-438.
[4]余晓伟.用于肿瘤诊断的智能脉诊仪的设计[D].济南:山东大学,2009.
[5]金伟.金氏实用脉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3-25.
[6]金伟,臧翠翠,边振.金氏脉诊的临床思维[J].中医临床研究,2014,6(6):30-32.
[7]刘磊,吴秋峰,张宏志.脉诊客观化研究综述[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3,3(3):21-23.
[8]葛丽娜.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之我见[J].现代中医药,2012,32(2):45-47.
[9]边振,辛超,臧翠翠,等.浅析中医脉诊客观化的新思路[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1-2.
[10]金伟.我的脉学探索[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68.
[11]雍小嘉,徐姗姗.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新视角—尺肤状态与脉象特征对应关联[J].2010,37(11):2141-2143.
[12]金伟.金氏脉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1.
[13]马宁,关晓光.中医脉诊客观化可行性思路探讨[J].中医药信息,2011,28(6):1-2.
[14]魏红,徐刚.从中医整体、动态、平衡观论脉诊客观化研究[J]中医研究,2014,55(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