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理论在痹证“瘥后防复”中的应用

2016-01-09 03:56赵荣,李捷
吉林中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痹证治未病内经

《内经》理论在痹证“瘥后防复”中的应用

赵荣1,李捷2

(1.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昆明 650020;2.宁洱县中医院,云南 宁洱 665100)

摘要:“瘥后防复”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经》中对痹证的病因、特点及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痹证“瘥后防复”应包括以下几方面:根据“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提出应根据六气所主季节,避免感受当令所过之气;根据“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提出调饮食,护营卫,避免重复感受风寒湿之气;根据“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和“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提出应注意保暖,尤其是背部保暖;在“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基础上提出加强锻炼,适当运动,疏通经络等。还可采用日晒、灸法、穴位刺激等方法。

关键词:《内经》;痹证;瘥后防复;治未病

DOI:10.13463/j.cnki.jlzyy.2015.03.003

中图分类号:R22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3-5699(2015)03-0223-03

作者简介:赵荣(1972-),女,硕士,教授,主要从事针药结合治疗老年病、妇科病研究。

收稿日期:(责任编辑:张晔2014-09-09)

Application of theories inCanonofMedicineprevention of Bi syndrome after disease

ZHAO Rong1,LI Jie2

(1.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CM,

Kunming,650020 China;

2.Yunnan Province Ninger County Hospital of TCM,Ning’er 665100,Yun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prevention of Bi syndrome after disea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CM preventive treatment.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the cause,characteristic and development law of Bi syndrome in Canon of Medicine,we summarized the prevention of Bi syndrome after disease as follows:prevention of pathogenic wind,cold and dampness;regulation of diet to be sure of production of nutritive Qi and defensive Qi;keeping warm,especially make back warm;dredging 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by doing proper exercise,solarization,moxibustion and acupuncture method.

Keywords:Canon of Medicine;Bi syndrome;prevention of Bi syndrome after disease;preventive treatment

中医治未病理论提出:“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瘥后防复。”[1]其中瘥后防复是“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WHO)1996年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明确提出,医学正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痹阻经络,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2]。痹证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各个年龄的人群。痹证不仅治疗棘手,而且其复发率也很高。《内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对痹证认识的基础,而且论述了痹证缓解或痊愈后如何防止复发。

1根据痹证的病因,避风寒湿,调饮食,护营卫之气

《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指出痹证的发生是由于在不同季节,重复感受了风寒湿之气的侵袭。《素问·痹论》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筋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指出在不同季节发病,其发病部位不同,分别应五体。

1.1根据六气所主季节,避免感受当令所过之气六气所主不同季节,根据“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所当令的六气,太过即成六淫。故痹证患者在缓解或痊愈后,应注意在春天防止风邪,在冬季防止寒邪,包括避免受寒,注意保暖,尤其是足部的保暖。冬季应肾,肾经起始穴涌泉位于足底,所以冬季需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寒邪侵入肾经。“天人相应”是中医学整体观中的重要内容。有学者[3]认为,“人”与“天”微观的本质(元素)具有统一性、共同性,所以天人变化的规律一致相通。

1.2调饮食,护营卫,避免重复感受风寒湿之气《素问·痹论》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素问·痹论》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悍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膜。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从文中可以看出,风寒湿之气虽为痹证的主要致病外邪,然而营卫之气为护卫肌表之气,如果营卫之气运行正常,不使其与风寒湿之气相合,则不会发生痹证。营卫之气来源于水谷之气,故痹证患者在缓解或痊愈后应注意饮食调养,包括保证饮食中的营养丰富,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防止过食寒凉食物和饮食不节等损伤胃气,使得水谷之气清,营卫之气来源充足,从而不与风寒湿之气相合。有研究[4]表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是膳食因素和非膳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风湿病学会建议[5],痛风肥胖者降低体质量、戒烟、运动、多饮水,将痛风饮食分为避免食用、限制食用和鼓励食用。

2根据痹证的特点,注意保暖,尤其是背部保暖

《素问·痹论》曰:“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指出痹证的特点是遇寒则筋脉拘急,遇热则筋脉弛缓。筋脉拘急会加重疼痛,而筋脉弛缓能缓解疼痛,故对于所有痹证,都应注意患部的保暖,如使用护腕、护膝等。如果皮肤不过敏,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患部间断使用发热贴或其他保暖防护。《素问·痹论》言:“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指出六腑痹证的发生与饮食起居密切相关,风寒湿气侵袭六腑背俞穴,侵犯相应的六腑,而加重痹证。因背俞穴均位于后背,为防止风寒湿气与饮食相应侵犯背俞穴,从而入舍于六腑,故在平时的调养中应注意背部保暖,可经常按摩背部或让背部接受阳光的照射,或者在背俞穴施行灸法。背部为巨阳膀胱经和“阳经之海”督脉的所在部位,是防御外邪的藩篱。有学者[6]提出,痹证是由于正虚邪滞,阳气失于宣达,不通则痛所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运动障碍的病证,其本质是阴证。寒邪是痹证的核心致病因子[7]。

3根据痹证的发展规律,加强锻炼,适当运动

《素问·痹论》曰:“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指出痹证日久,经络不通。《灵枢·经别》曰:“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运动是使气血运行通畅的最佳方式。

“治未病”[8]是指在疾病未发生和(或)未发展、传变、复发、后遗之时,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或)发展、传变、复发、后遗。“治未病”思想[9]包括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瘥后防复3个方面内容,三者密切相关,共同涵盖了中医养生学、西医预防医学等学科范畴。从《内经》中可以看出,痹证包含的范畴很广,其中以痹进行疾病命名的有7大类,包括五体痹、五脏痹、腑痹以及根据感受邪气、发病部位、症状表现和疾病特点进行命名的痹病。刘春援等[10]通过对《内经》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内经》原文涉及痹的内容,全书共有184处。其中《素问》98处,分布于24个篇章;《灵枢》86处,分布于24个篇章。痹证[11]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痹包括一切脏腑器官组织气机阻滞之疾,狭义之痹指感受风寒湿之邪入侵人体所致痹证。痹证的病因病机[12]不外乎内因气血亏虚,肝肾不足,阴阳失调,腠理疏松,而外因为感受风寒湿及热邪留滞关节肌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痹阻不通。有学者[13]提出,痹者,卑也。有病则曰日降日深之义,又有不得自如之意。有学者[14]根据《素问·阴阳别治》“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提出《内经》言人体阳气在胃脘。有学者[15]根据《素问·阴阳脉证治》“四肢者,诸阳之本也”,提出四肢的寒热痿弱是诊察人体阳气盛衰的重要指征。《内经》[16]160篇中“阳气”二字连读138处,分为102条。阳气在痹证的防治当中占有重要地位。

痹证“瘥后防复”是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研究意义重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而“瘥后防复”更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目前正在面临的紧迫任务,如何应用《内经》理论更好地指导“瘥后防复”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向东,李广远,刘稼,等.中医治未病思想内涵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725-2726.

[2]张伯礼.薛博瑜.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34.

[3]唐文涛.《内经》天人合一思想的理性与科学内涵探讨[J].中医研究,2014,27(1):1-2.

[4]张爱红,朱湘竹,朱婉华,等.膳食因素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病例对照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8,12(2):118-122.

[5]吴华香.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治疗指南解读[J].浙江医学,2014,36(2):92-93.

[6]邱新萍.浅谈《金匮要略》“通阳达气”法在痹证中的运用[J].北京中医药,2010,29(9):678-679.

[7]张晓平.痹证、咳证《内经》“治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的理解[J].中医药学报,2014,42(2):6-7.

[8]洪雷,冼华.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2):92-94.

[9]吴弥漫.治未病——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医防治疾病思想[J].新中医,2007,39(5):1-3.

[10]刘春援,蒋维晏.论《黄帝内经》“痹”之病证与脉络的关系[D].理论研究——首届中西医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2013.

[11]穆青.《黄帝内经》论“痹”[J].黑龙江中医药,2006,24(1):5-6.

[12]冯兴华.痹证的概念与病机[J].首都医药,2001,8(9):52.

[13]马莳撰,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80-287.

[14]田合禄.应当怎样扶阳[J].中医临床研究,2014,6(6):23-25.

[15]黄瑞彬,黄周红.“四肢者,诸阳之本也”浅释[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5):14.

[16]孙广仁.《内经》中阳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140-142.

猜你喜欢
痹证治未病内经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