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素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1-08 19:38吕天军
甘肃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挖掘历史教学运用

吕天军

【关键词】 历史教学;乡土素材;挖掘;运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2—0067—01

平凉是中华道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平凉的县区也有独特的历史风俗,有丰富的历史宝藏可待发掘。发掘整理这些历史资源并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怀,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平凉文化的软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将乡土历史资源运用到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让丰富的历史资源变成有生命力的、有价值的精神文化遗产,让历史知识“活起来”,才能焕发历史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使历史教育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有用学科,才能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教学将这些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历史故事、文物遗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感知与“触摸”到身边的历史,感觉到历史离自己很“近”,产生亲切感,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怀,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并更好地发挥历史的德育功能。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达到师生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目的。

二、平凉市乡土历史素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 教师应以教科书为基础,适当适量地补充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并且是教育意义明显的乡土历史知识。古平凉属于边关,历代战事跌起,涌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如梁统、张轨、梁竦、李元谅、皇甫谧等,也有许多历史遗留古迹,如苻坚平定凉国遗址等。平凉地方的特色文化即崆峒文化,包括泾川的西王母文化、崇信的芮鞠文化、华亭的关山文化、灵台的商周文化、庄浪的女娲文化、静宁的成纪文化和宋元文化,这些构成了平凉历史的根脉,是平凉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平凉历史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围绕崆峒庙会进行神祭和民间节庆活动,这些带有历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烙印的风俗活动流传至今。还有,平凉地区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是道教文化,它影响了平凉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学生的生活也相距最近。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用这些内容,使学生感同身受。如,在学习“中国先秦时期经济发展”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崇信县公刘的事迹:公刘是周王的后代,曾在崇信地区教人们种植农作物、使用农具。运用这一素材,能使学生惊奇于平凉地区在先秦时期已经有了农业发展,也会感动于公刘无私的奉献精神,教学的知识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都得到了实现。再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中的医学方面”时,可给学生补充灵台县的皇甫谧事迹,让学生对古代医学的发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了解针灸技术及其在现代的应用,增强学生的乡土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2. 结合历史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以及历史文化遗迹、风景名胜区。学生通过参观学习,感知身边的历史,体验学习的乐趣,有助于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和鉴赏判断能力。

许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缺乏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这就需要教师跳出传统课堂教学的牢笼,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走进历史,探究历史发展的渊源及其对现实的影响,这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 开展历史名人专题报告会,或历史遗址、文物等专题报告会,让学生加深对身边历史素材的认识。如,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崇信革命第一人保至善的事迹,通过了解他毅然决然参加革命,最后为革命牺牲生命的事迹,加深学生对保至善的认识,也让学生深切体会共产党人追求真理、不畏牺牲的精神。

历史是一门社会科学,德育功能是它的首要任务。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阶段,他们虽有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但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因此需要优秀的历史人物和英雄人物做榜样。所以,适时适量介绍一些先辈的英雄事迹,可使学生认识先辈们艰难困苦的奋斗历程,明白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担当精神,增强学生耐受挫折的能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以及奋发有为、乐观向上、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品质。

4. 引导学生搜集家谱、历史文物等家族遗产,向先辈请教和了解自己的村庄及其周围村庄的轶闻、民风民俗等。学生通过搜集、筛选、整理身边的历史文化,可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了解了祖先生存的状况,会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人民,将爱国主义变成一种力量。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挖掘历史教学运用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