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严重慢性肝病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疗效
刘淑媛杜敬佩王胜根1李茹珂郜媛赵巍峰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传染科,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目的研究大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严重慢性肝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老年患者临床疗效。方法100例严重慢性肝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剂量为2 000 mg/d。对照组采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剂量为1 000 mg/d。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前后总胆红素、肝功能: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 w后,观察组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t=8.053 1,P<0.000 1);治疗4 w后,观察组总胆红素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严重慢性肝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良好,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肝功能。
关键词〔〕大剂量腺苷蛋氨酸;慢性肝病;高胆红素血症
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河南省卫生厅卫生政策研究课题(No.YWZY2011021)
1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
第一作者:刘淑媛 (1977-),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肝病、传染病研究。
肝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肝炎患者的总胆红素常>171 μmol/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1,2〕。药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以及酒精性肝炎等均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而高胆红素血症如果长期持续存在,会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致使肝脏纤维化,甚至发生肝硬化〔3,4〕。S-腺苷蛋氨酸对于重症肝损伤患者的治疗疗效的观察暂时没有文献报道,而大剂量的腺苷蛋氨酸的疗效报道也较为罕见〔5,6〕。本文研究大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严重慢性肝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老年患者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6~12月我院接诊的100例严重慢性肝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知情同意,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经入院检查均明确诊断为严重慢性肝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同时排除合并有脑和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的障碍患者、凝血系统有障碍的患者和出血性疾病患者。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60~79〔平均(69.3±8.3)〕岁;病毒性肝硬化27例,免疫性肝病11例,药物性肝损伤5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梗阻继发淤胆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61~80〔平均(68.4±8.1)〕岁;病毒性肝硬化25例,免疫性肝病14例,药物性肝损伤6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梗阻继发淤胆2例。两组年龄、性别及病情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入院后均嘱患者卧床休息,对患者的循环与呼吸进行维持与稳定。对照组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剂量为1 000 mg/d。观察组也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但剂量为2 000 mg/d。均先将腺苷蛋氨酸加入浓度为5%的250 ml的葡萄糖溶液中,然后进行静滴,40~50滴/min,1次/d。两组重症患者需辅以其他的护肝药物以及输注血浆、白蛋白以及人工肝等等的支持与对症治疗。在治疗2、4 w后进行疗效判断。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前后总胆红素、肝功能: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于早上8时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测。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t、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的比较治疗2 w后,观察组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 1);治疗4 w后,观察组总胆红素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 1)。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比较治疗前,观察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组别治疗前治疗2w后治疗4w后观察组199.3±23.3152.3±16.6104.4±13.4对照组201.2±33.2178.4±15.8155.5±15.3t/P值0.3312/0.74128.0531/<0.000117.7660/<0.0001
组别谷草转氨酶(U/L)治疗前治疗后谷丙转氨酶(U/L)治疗前治疗后碱性磷酸酶(U/L)治疗前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s)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43.3±54.434.3±13.6204.4±24.456.4±9.8321.2±56.577.6±12.319.2±2.114.4±2.2对照组355.3±63.278.4±7.8206.4±21.379.7±12.2325.2±45.3156.3±22.119.3±3.116.1±1.9t值1.017619.88990.436610.52840.390622.00250.18884.1353P值0.3114<0.00010.6633<0.00010.6970<0.00010.85060.0001
3讨论
治疗由病毒性肝炎以及酒精与药物等的因素所导致的严重慢性肝病,目前主张联合使用多种保肝药,但是仍然阻挡不了肝功能的持续恶化,而患者的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也会进行性地升高〔7~9〕。高胆红素血症又会给患者各脏器造成严重损伤,从而致使严重肝疾病患者预后极差,而老年患者由于体质较差,机体的修复能力弱、抵抗力低等预后会更不理想〔10,11〕。
S-腺苷蛋氨酸为存在于机体组织或者体液的生物活性分子,其作为甲基的供体可以参与体内诸多的生化反应,可以对肝细胞膜流动性进行调节,还可以促进肝细胞解毒过程中的硫化物的合成,从而防止肝内发生胆汁的淤积。
常规剂量S-腺苷蛋氨酸的用量为1 000 mg/d,其经常用来治疗各种肝炎,包括药物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等等,其治疗效果较为良好〔12〕。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更急,其病情严重程度与复杂程度也更甚〔13〕。本文说明对于老年患者严重慢性肝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大剂量的腺苷蛋氨酸治疗能够快速地降低总胆红素,从而减轻胆红素对于其他器官与组织的损害。
大剂量的腺苷蛋氨酸治疗尤其是对酒精性的肝病治疗,可以达到保肝降黄效果,而且对嗜酒的患者处于抑郁状态也能够有很好调节作用〔14〕。慢性的肝病患者体内通常腺苷蛋氨酸的合成酶活性发生了明显的下降,从而使肝内的腺苷蛋氨酸合成显著减少。更为严重的是,腺苷蛋氨酸合成减少不仅会引起肝内胆汁发生淤积,而且极易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
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升高,可提示体内的腺苷蛋氨酸水平发生了下降,进而提示肝细胞的功能已受损。因此,对于严重慢性肝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老年患者的治疗,通过积极地补充外源性的腺苷蛋氨酸会有助于肝功能的改善,积极消退黄疸和促进肝功能恢复。本研究显示,大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显著降低了严重慢性肝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老年患者的总胆红素浓度,并且显著改善肝功能。
4参考文献
1谢军.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瘀胆型肝炎78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159-61.
2崔洪亮,张阳德.腺苷蛋氨酸(肠溶片)在TACE术后的护肝作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20):75-8.
3史涛,闵峰,张丽,等.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内胆汁郁积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7):571-3.
4时兆燕,汪伟民,邓松华,等.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122-4.
5陈蓉.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并发慢性乙型肝炎40例〔J〕.医药导报,2012;31(3):337-8.
6田亚敏,窦丽萍,姚盛,等.S-腺苷蛋氨酸对化疗药物性肝损伤防治疗效的观察〔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21(5):1305-8.
7Brandão DC.Led versus daylight phototherapy at low irradiance in newborns ≥35 weeks of gestati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4;19(9):1-21.
8董毅,高晗.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的保肝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3):292-3.
9黄国日,潘革.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42例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1-3.
10李蔷薇,李直,王欣荣,等.HPLC-ELSD法测定注射用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用溶剂中L-赖氨酸的含量〔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38(12):928-30,946.
11张渝杰,詹良静,张新宜,等.响应面法优化S-腺苷蛋氨酸发酵培养基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38(4):255-60.
12杨鑫,张绍庚.S-腺苷蛋氨酸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清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7):830-4.
13Sannappa RM.Agenesis of dorsal pancreas associated with periampullary pancreaticobiliary type adenocarcinoma〔J〕.JOP,2014;15(5):489-92.
14岳新辉,全竹富,黎介寿,等.S-腺苷蛋氨酸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肝蛋白质合成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3):142-4.
〔2013-12-25修回〕
(编辑苑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