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升月落,岁月的巷陌中隐隐回响着依旧让人沉思的声响。一本刊物,一些图片,一段段文字,试着承载一些细节与思绪。
抗日战争爆发后,当战争的硝烟弥漫大半国土时,贵州成为安抚山南海北饱受战争伤痕的大后方,成为战时主要的教育重镇之一。数百所各类教育机构入黔,不仅承载着抗战时期民族对于自身未来的期许与希望,也是站在今天依旧可以追索民族未来、教育本真,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
历史,有着必须尊重的关联和因果。面对历史,既要有满怀的追慕追思之情,也不能回避现实的藩篱。
教育界先贤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细细梳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以及各界关于抗战与教育的各类文献、声音、举措,以及至今留下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于贵州教育发展的意义,一幅关于贵州近代教育史的画卷,浓墨重彩、徐徐展开。
抗战时期,高校、军校、国立高中以及各类研究教育机构入黔,其意义不仅在于保存了中国的教育资源,并且对于改变当时地区文化教育的不均衡状况以及推动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落户黔地的各类学校,对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风俗,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抗战前,贵州教育较为落后,民众文盲率高、没有专门关于生计技能的教育体系、卫生体育锻炼的文化教育欠佳,缺少有力的师资队伍,使得当时贵州教育的滞后影响到整体的社会风气。
国民政府坚持战时教育正常化的方针,作为大后方的贵州在接纳来自沦陷区的教师学生的同时,也迎来教育发展的契机。大量优秀师资在黔驻留,在安抚沦陷区师生战争离乱伤痕的同时,也将现代文化知识的光亮带到贵州。
清华大学创始人之一周诒春先生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这一“清华精神”传承至今。周诒春先生于抗战时期在贵州率流亡南下的清华学生创建了贵阳私立清华中学于1938年5月1日正式开学。这所秉承清华大学办学精神的中学,以“清华精神”为核心,为贵州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70多年来,清华中学是贵州教育界一座不可忽略的丰碑。
今天的铜仁一中,曾经的国立三中,就是抗战时期留存在贵州的教育果实。其时,来自江浙一带沦陷区的教育界名师们,在这方净土传授知识,也传播文明。其时,国立三中学生的晨练、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开风气之先河,成为山乡亮丽的风景。
在湄潭的浙江大学,被李约瑟誉为”东方的剑桥”;声名远播的大夏大学,由贵州人王伯群创建,战火中又在黔地多处坚持办学;既培养专业医务人才又着重品德培养的湘雅医学院,留给贵州的不仅仅是一个至今仍旧使用的地名;在桐梓的海军学校,肩负着民族自强不息的海军梦;散布贵州多处的“民众教育试验区”,推行平民教育……回望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界的点点滴滴,灿若星光,照亮的不仅仅是当时的暗夜。
薪火不绝,以火为光,人世间的一切都从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