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甜甜
“老师是影响一生的人”。这样类似的命题,我们都不陌生,在学生时代里恐怕每个人都写过这样的800字作文。然而,终究不是每个人对这句话都能真真切切地有所体会。或许是这一生确实没遇上个如同明灯般的老师,也或许早已将那些金玉良言丢在叛逆的年少时代。
什么时候会再想起老师呢?大概,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校长坐在你面前,跟你细细讲述他学生时代遇上的老师开始吧。
吴光权,铜仁第一中学的老校长。从曾经的国立第三中学到如今的铜仁市第一中学,吴光权的身份在这所学校不断变化着——学生、老师、教导主任、校长。但不管多少次提及自己的人生历经,他始终念念不忘的,是在国立三中读书时对自己影响深刻的老师们。
1941年,年仅14岁的吴光权通过考试进入国立三中,就读实验初中部。他的语文老师是一位50多岁、留着胡子的光头老先生,一件蓝布长衫搭配一双白布袜。就是这样一位衣着古板的老师,自学了英语,将现代语法与英语语法相结合来教语文。老师常对他们说的是:“文言文是过去的东西,过去的人们讲的话今天不用再多做学习,你们只要懂得就好,重要的是把现代的语言学好。”这位老师还向学生推荐巴金等现代作家的作品,让学生们的视野从传统文言文中延展到时下的文学文化。
后来,吴光权在国立贵阳师院(现贵州师大)读书时,老师要求学生以《韩信匍匐胯下》为题作文,吴光权便用白话文写了一篇。到了第二个星期发作文,老师就在课堂上问“谁是吴光权?”吴光权心想又要被批评了,默默站起来后,老师就语重心长地说:“哎呀,太可惜了,你这么年轻,思路认识这么清晰,写的文章也好,但是为什么要用白话文、而不用文言文写呢?”吴光权一时被问得不知如何回答。但此后的作文,他却依旧坚持用白话文写作。
教吴光权英语的是一位姓陈的老师。陈老师讲课所用的教材都是他自编的讲义,别具风格。吴光权毕业时,陈老师还将自己的讲义送了一整套给他。受到鼓励的吴光权后来就读国立贵阳师院,毅然选择了英语专业,继承老师的衣钵。但令吴光权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陈老师曾经在课堂上所说的关于“赌博”一事。陈老师十分反感在抗战国难时期还有心思去赌博的人,“一上场就想把别人的钱全部赢过来的人,没有哪一个是好心肠的。”就这样,吴光权又为自己树立了一个今生绝不赌博的信念。
陈老师的爱人是一位教生物的老师。抗战时期,又在地处偏远的铜仁,根本是没有条件做实验的。但老师坚持实践教学,带着学生们去稻田里捉蝗虫、青蛙,教学生用三角放大镜观察、解剖、画图。当时,铜仁有一处叫“死娃塘”的地方,是一个遗弃死婴的地方。难以想象的是,这位生物老师竟然找到了一具死婴带回学校,自己解剖后制作成标本,供教学使用。这样先锋前卫的创造性教学给吴光权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他做了校长,看着如今老师们的教学方式都不禁唏嘘。
王老师是一位地理老师。这位老师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除了一支笔什么都没带,还豪不谦虚地说:“以后我来考你们,今天请你们来考我,凡是有关地理的东西随便你们提问。”起初,面对这种另类的教学吴光权和他的同学们还有些拘谨,到后来提的问题越来越多。同学们发现这位地理老师不但能把他们的问题一一解答,更能说得有声有色。没有去过巴黎,却把巴黎的街头景貌描绘得精彩细致;说起新疆的哈密瓜,也能把学生说得口水直流。
谈及这些老师,吴老校长是不甚敬佩、怀念的。这些老师都是从抗战沦陷区内迁至此,有的甚至因为战争家破人亡。到了这里,他们却依旧一心一意地教书育人,将自己爱国敬业的心意,全部付诸于学生身上,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有位老师为了养家,除了在学校任教以外,还得到外面兼课,唯一的一件衣服从星期一穿到星期六,周末才脱下来洗。要是遇上下雨天,还得用火烤千,下个星期才能继续穿。但就是这样一位老师,上课从不迟到,从不耽误学生任何一门课程。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绝不是一时的,而是一生。”吴老校长每说一位老师都要发出这样的感叹。在吴老校长看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老师,有了这样强健的师资力量,国立三中优良严谨的校风才得以彰显发扬,学校的教学质量才有了名列前茅的辉煌成就。抗战结束后,来自江浙一带的这些老师们大多迁回原籍,只有少数几位选择留在了铜仁。要说对这些精英教师的离开不觉得惋惜,那是假的。但好在,铜仁一中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原有的光彩。老师们的精神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演变成“仁、实、勇、毅”的校训永远在这所校园留存。铜仁一中也继续在贵州的教育界大放异彩,在1984年至1991年吴光权任校长期间,铜仁一中已跻身贵州省级重点中学,无论是升学率还是影响力与贵阳一中皆可一比。
铜仁当地人都说,铜仁一中的校址是块孕育英才的风水宝地。今天,铜仁一中已经搬迁至新校区,而位于市区的老校区则作为新成立的铜仁一中初级中学校址。学校2014年7月开始招生,至2015年已经招收了2届学生940人。学校成立的初衷是传承铜仁一中的教育文化,目标是在3至5年内,打造成铜仁市的一流初级中学。
70多年前,因为抗战,国立三中将教育的种子播散在铜仁,这方土地培育了无数优秀学子。70余年时光,这所学校几经更名,唯一不变的,是留存于这方土地之上不灭的教育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