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晶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变迁,全球化时代的洪流正考验着我们,唯有艺术仍是不变的价值。艺术的功能,使灵魂平静,心灵与永恒的律动中,透过辩证,而逐步接近永恒美的理念,接受美的陶冶,可以纯净化人类的灵魂,达到绝对美的境界,可使宇宙间的事物导向正确、和谐、幸福,激起人类高级理性的快乐,促进精神动力的开展。本研究由公共艺术内涵、发展等,试图找出其在都市空间所扮演的角色及对生活美学的实质教育意义,以了解公共艺术设计的手法对提升生活美学与民众的认知。
关键词:公共艺术;美学;都市设计
1 概述
当全球快速的发展,人类的价值观及对环境的感知也相对改变,目前我国正处于多元文化激荡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变迁,全球化时代的洪流正考验着我们,唯有艺术仍是不变的价值[1]。在我国公共艺术施行至今已有十余年,但普遍大众对它的认知还是处于陌生及不了解的状态,而当公共艺术融入于都市环境中,对环境及对民众的生活是否有加分的效果?至今仍有许多课题尚待探讨。就公共艺术的内涵,除了标的物的存在之外,还涉及更深刻的思量,可称为是一个尚在发展中不稳定的观念。
2 公共艺术的内涵与特质
公共艺术的意涵不断地变动发展、与时俱进。大体而言,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应该是将艺术概念和公众生活结合的艺术创作。民众经由艺术家的引导,学习以不同角度的思维和观察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以拉近自身与艺术的距离;艺术家则以此创作机会进入公共领域,不仅扩增创作题材及关怀面向,亦可发展出更為宽广的创作空间。公共艺术犹如一面明镜,透过创作过程的反映及最后作品的照射,引发艺术家与民众的双向沟通互动。
3 公共艺术的发展
公共艺术在当代我国艺术界和文化界,无论在实践和理念建设方面,尚属起步阶段,其理论体系的大片领域还处于近乎空白的情形。这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更是如此,这都是不争的事实,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之初,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逐步开放和改革,并伴随着城市经济和城市化(包括当代城市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广义的公共艺术的称谓及其概念,由经济和社会文化较为发达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大城市及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得已传播和推广[2]。客观上说,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初步的实践在我国当代的登场,首先有赖于国家和文化渐趋开放的大环境,以及国际间文化艺术的引进和民间的文化往来;其次,有赖于国内城市建设及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再则,得益于以艺术及教育为中心的一些大学及相关的学术界、知识界的推动。
4 现有公共艺术设置的手法
4.1 公共艺术于都会空间的角色定位
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观念的进步,人类对城市环境的不断认识,都会空间里的公共艺术须技巧性以自身存在与外界产生关联,成为烘托背景或视觉交点的意识形态,以超视觉经验以及具有思维辩证符号的意义存在,倾向以观念性的现代艺术表达一种写实的内容,任何公共艺术品都应有其适当的功能来满足美的要求,故当观众在与公共艺术擦身而过时,其背后的产生意涵却可以提供了无穷的诠释可能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存在主意中的意境,公共艺术不像现实主义中的无中生有,创造出现世不存在的情境,即使天天接触仍会有种疏离感,而是会让观众产生移情作用,人们对公共艺术品产生的心理、行为及社会思考,借由时间与空间的感觉呈现区别性及差异性,若将艺品追溯到一般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艺术家的艺术世界是与外在环境分开,所呈现的也是属于内省和自我的独白;第二类是来自外在环境的冲击,其作品自然反映历史的痕迹与时代的流动性面貌。
4.2 公共艺术与人、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环境对人的作用取决于人对生活环境的多种要求,环境对人的作用有以下五个要素:①亲切感:在环境处理上使人感到安全便利、体贴入微的自尊自爱,他体现在环境功能、氛围以至细部构造的若干层面。②认同感:人们对环境感受的共识性和归属感,它体现于环境的性质、方向和领域等意象的明晰。③指认感:人们对环境感受的差异性和新鲜感,它体现环境的个性,予以人们探索和期待的意识。④文化性:环境实质通过造型、色彩、质地以及空间处理、环境的过渡等传达较高层次的文化价值和予以人们愉悦的美感。⑤适应性:以上各要素在环境不断变化过程中,或在长时间内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公共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紧紧相扣的实质现象,譬如,艺术品与基地的关系、艺术品对公众的关系、艺术品既有的现象。
4.3 公共艺术对公民美学的意义
艺术含有人为意义的审美活动,要追求最高美的心意,脱离有形推进到无形美的自身,所以观念美是为表达形式完美的典型。艺术品并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它只表示艺术家对情感形式的了解,这就是艺术的意义[3]。而艺术的功能,使灵魂平静,心灵与永恒的律动中,透过辩证,而逐步接近永恒美的理念。接受美的陶冶,可以纯净化人类的灵魂,达到绝对美的境界,可使宇宙间的事物导向正确、和谐、幸福,激起人类高级理性的快乐,促进精神动力的开展。
美学是研究艺术中美的科学,美与人的工作、生活相关,研究美学,要科学地总结人类的审美经验,揭示各种审美活动的规律也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从而推动美的创造;促进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发展,史人类的活动更美、心灵更美、环境更美。艺术源自于生活是众所皆知的一句话,但事实上艺术跟生活还是有一段差距。
5 结论
公共艺术的设置有助于提升自我美感作用,公共艺术介入都市环境有助于提升公民美学且具有美化环境提升视觉的美感功能,在心理层面让人产生艺术感、优雅感,甚至产生对地方的归属感。建议公部门设计在征件内容中能加入此一设置主题,让创作者不再只是从自身观点创作而忽略作品实际使用机能,并能提供创作性兼具可接近性的作品,有助于人们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再者公共艺术品大抵设置于户外空间,亦应加强教育一般民众对作品认同保护的心态与使用行为。
参考文献:
[1]何晓明.现代城市客车设计概述[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3(04):8-12.
[2]马敬杰,陈传信.城市公交客车的发展及研究[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1(02):11-16.
[3]苗红磊.城市公交车的“人性化设计”[J].设计艺术,200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