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莉
摘 要:根据当前旅游业导游人员供需现状以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本科院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引入“课证岗融合”教学模式,依据导游职业能力要求整合构建四大教学模块,同时兼顾导游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对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和考核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从而实现课程教学、职业认证和毕业上岗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导游业务;“课证岗融合”;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
应用型本科院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课证岗融合”模式
文/蒋莉
摘要:根据当前旅游业导游人员供需现状以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本科院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引入“课证岗融合”教学模式,依据导游职业能力要求整合构建四大教学模块,同时兼顾导游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对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和考核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从而实现课程教学、职业认证和毕业上岗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导游业务;“课证岗融合”;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
作者简介:蒋莉(1982-),女,湖南邵阳人,湘南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旅游经济。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9214(2015)10-0066-02
1.前言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各地旅游服务机构层出不穷,行业内急需大量具有宽厚专业理论知识和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导游是旅游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业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当前,中国持证导游已突破70万,但高素质、高水平的导游人员仍然十分匮乏。《导游业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为行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导游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以满足旅游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推进本科院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课证岗融合”模式的内涵
传统的本科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实用,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造成本科生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课证岗融合”是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其内涵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为导向,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职业岗位要求相融合,使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完成职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从而造就和培养具有“学历证书+技能证书”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真正实现课程教学、职业认证和毕业上岗的有机结合。
3.导游职业能力要求
导游是旅游业最具代表性的职业之一。在我国,成为一名正式的导游员需要满足资格要求和能力要求。资格要求是指导游员必须持导游证上岗,而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获取导游证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现代导游既是一种服务,又是一门专业、一门艺术,导游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方能胜任这项工作,具体能力要求包括:(1)带团能力:即能够独立执行接待计划,独立操团;(2)应变能力,即独立处理问题与突发事件的能力;(3)语言能力,即景点讲解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4)组织能力,即组织、协调各种人群与关系的能力;(5)服务技能,即能够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本科院校对学生考证并不重视,课堂教学往往偏向理论灌输,使得学生考证通过率低,实践带团能力差。为此,笔者在行业调研的基础上,对导游职业能力要求进行了梳理,以此为《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方向。
4.基于“课证岗融合”模式的《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
(1)依照导游职业能力要求,整合课堂教学内容
依据导游职业能力要求,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对《导游业务》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构建以导游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四大教学模块,即职业认知模块、基本技能模块、技能提升模块和知识拓展模块(见表1),突出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融 “教、 学、 做”为一体,使学生通过课程教学能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
表1 《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模块表
(2)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应用性和职业性的专门人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获得,仅靠传统的课堂讲授是不够的,必须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突出知识、理论的应用性。《导游业务》是一门实操性非常强的课程,也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应该结合导游职业能力要求和导游资格考试内容,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
①校内实训
(a)实验室实训:加强旅行社、酒店前厅、客房、餐厅等导游相关实验室的建设,提供门市接待模拟、旅游团入住模拟、就餐模拟等实训环节;引进三维实景模拟导游系统,使学生在旅游景点的仿真环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
(b)项目实训:将教学内容项目化,按任务驱动法将每个项目的任务分配给每组学生,让学生通过项目实施完成从导游接团、参观游览到最终送团的全过程模拟,通过实际演练提升技能。
(c)竞赛实训:举办每年一度的导游技能大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学,锻炼学生的胆量和抗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d)社团实训:充分利用校内学生旅游社团的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带团和培训讲座的机会。
② 课程见习
设置导游见习实践周,选择本地有代表性的景点,由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前往实地观摩见习,并进行导游服务全过程的规范讲解与训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从湖南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现场导游的考察景点中选择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以增强现场导游的针对性,让学生能结合景点导游词,熟悉景点,培养模拟导游讲解的现场感。
③参照导游资格考试要求,调整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具有评价和导向的双重功能。为了实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提高学生导游资格考试的通过率,笔者在《导游业务》课程考核中,突出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具体做法是: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10%)+实训成绩(40%)+期末成绩(50%)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来源于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活动参与积极性等;实训成绩分为校内实训成绩和课程见习成绩,二者分值各占一半比重,主要考察学生项目完成情况,见习报告撰写情况等;期末考试借鉴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做法,将考核形式分为闭卷笔试(50%)和现场导游(50%),笔试题目从教师整理的历年导游人员资格考试题库中抽取,现场导游为口试,采用多媒体室内模拟的形式,内容包括景点讲解和随机提问,通过学生现场考试情况给予综合评分。此种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虽然比较复杂,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能全面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是比较科学的。
5.结语
根据当前旅游业人力资源供需现状以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导游业务》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导游职业能力的培养起支撑作用,在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上必须突出学生实操技能的培养,实现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真正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导游人才。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09.
[2]杜炜,张建梅.导游业务(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
[3]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4]吴剑豪.基于基于”课证融通”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福建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为例.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3):25-27.
[5]郭明兰.以“岗课证”融合为导向的《秘书实务》课程改革探讨.长沙大学学报,2014,3(28):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