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
摘 要:小学品德课要从抽象的知识走向生动的课堂,必须经历一个从“理”到“情”的转变,既要能动情,又要巧用境,情境结合才能更好地将德育精髓渗透于每一节课的活动环节中。而情境教学也并非单纯的形式多样化,重要的是要讲究形式背后更加符合学情。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情境教学;品德教育;共赢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6-0042-02
我们从多年的小学品德课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好学,好懂,好实践”的目的,而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情”与“境”的结合能更立体地落实教学目标,让师生共同成长。
这里的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有趣有意的场景,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小学生课本的表象,引领他们走向课堂的内涵。面对文字较少的品德课本,我们必须引入大量的素材并进行精细的提炼和加工,以期来启发孩子们的想像,最终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这里“情”的牵引要依靠“境”的力量。
一、“情境”教学法目标
情境教学不仅仅要作为品德课的切入点,更要成为一节课的落脚点,只有肯俯下腰身,用孩子们的眼光去选择适合的材料,才能让我们所提倡的情境成为教学的主线,并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选准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环节来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情境。这就要求我们在备学情的时候要切合实际,随时准备好刺激点来唤起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其次,课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各种情境营造的有关准备工作。如选好视频、图片或故事材料,准备好道具或指导学生提前预习等。这样可以让每次的情境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这样避免了情境教学“走过场”的情况发生,真正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
二、“情境”教学几种方法
在课堂中,可以用来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比如,“游戏情境”法:小品、快板、哑剧、讲故事等等,这些都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本内容而定,有时也出现随机的小游戏,使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悟生活中的品德。又如,“问题情境”法: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并且采用有层次的问答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动力,此时,问题的创设一定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不怕纠结,不怕冲突,引导孩子们进行认知上的辨识。再如,“行为情境”法:将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行为罗列出来,通过口语交流或者亲自操作,进行道德观的分析,让他们在自己的意识中慢慢定位,形成自己的生活理念。这些方法都是非常简单易行的,最主要的是效果非常明显,素材随手得来,既可以来自老师的预设,更可以来自学生的自主搜集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品德课课程目标的参与度。
三、依“情”设“境”
品德与社会课本身有很强的说教性,教材中呈现的大量图例与故事,内容有些比较枯燥。而说教实际上只是解决一个“知”的问题,往往不能激发和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意志因素的利用,学生的知要转变为行就缺少了动力。而新课程生活性、活动性比较强,情境体验教学一般以游戏和活动的形式进行,比枯燥的“讲道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寓教于乐、乐在其中。这就告诉我们,知识与道德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应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的引导,利用必要的材料,通过意义上的建构而主动获得的。因此,有效的情境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用“境”导“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品德与社会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德育功能和心理健康内容,这是小学德育工作最重要的渠道。要想实现这些功能,只立足课本,或者只依靠教师搜集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师生的学习环境更加直观,更加生活化,才能给品德课提供足够的平台,实现其课程的延展性。也就是说,用我们所说的课堂环境以及课堂外的场地来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大胆走出去,大胆学进去。这里的“境”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创设学习品德的新氛围,让课本中的“情”自主地流淌,水到渠成。
五、“情境”教学的误区
情境教学对促进教学固然有许多的益处,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因人因地地实施,也不一定能起到理想的效果。荀子曾说:教学应以“闻见”为基础。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在创设情境这方面。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多媒体课件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营造逼真的教学场景,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适当地引用视频资料来给孩子们造成新鲜的视频刺激,可以让普通的说教变得简单而且有趣。但近年来,一些教师一味地填充视频动画,反而让品德课堂开始变味,不再注重老师的引导,而完全放手给课件和学生,教师成了稍加讲解的放映员,这样的课堂不是新课标要求的,更不是现代教育期望的。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尽量从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认知情境,使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人的情感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由一定的情境刺激所引起的,“触景生情”就是这个道理。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是小学品德新课程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会产生“共赢”的效果。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