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瑜
摘 要:近年来,通识教育一直颇受高等教育界关注,而书院通识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一种形态,亦有其特点和规律。大中华区现代大学书院目前形成了三种典型模式,即精英模式、大众模式和传统模式。文章基于大中华区十五所书院的案例,对三类模式做了分析与研究,并就现代大学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与探讨。
关键词:书院;通识教育;课程;大中华区
近年来,通识教育一直颇受高等教育界关注,而书院通识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一种形态,也获得了一定关注。2014年,两岸三地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亚太高校书院联盟”,以共同探索书院制教育模式改革与发展规律,为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作贡献。2015年,书院联盟举办了两岸四地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并邀请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波士顿大学代表介绍其住宿制学院的特色情况,以为两岸四地高校书院提供借鉴。同时,与会代表分成三组,按照管理人员及教师组、学术研究组、学生代表组进行了研讨交流,细化了讨论内容,并结集出版了《现代高校书院制教育研究》一书。[1]
书院的通识教育是书院研究的核心,也是书院院本课程研究的基础。文章基于大中华区十五所书院,对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从书院的三种典型模式分析入手,之后根据课程形式进行分类并归纳不同课程类型的特征,从中剖析书院通识教育的启示。
一、书院的三种典型模式
目前,大中华区大学形成了三种典型的书院类型,即精英模式、大众模式和传统模式。三种模式的代表分别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的传统书院。
(一) 精英模式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是精英模式的典型代表[2]。元培学院的建立可以追述至2001年。当时,北京大学认为本科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一所大学成为优秀大学的关键,为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故开办“元培计划实验班”。元培计划实验班的录取分数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各省的高考文理科状元或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得主。
2007年,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正式成立“元培学院”,该学院为非专业类本科学院。元培学院在招收学生的时候,不细分专业,只区分文理两个大类,学生入学时主要修读通识课程和宽口径的基础课程。元培学院为学生配备了导师,协助学生选择和安排自己的课程,建构个性化知识结构。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在全面了解北京大学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后,结合自身实际并在导师指导下,可在全校专业范围内选择专业。
(二) 大众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是大众模式的代表[3]。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与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不同,面向华东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以培养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为目标。书院秉持学校首任校长孟宪承所提出的“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与社会的发展”办学思想。每名学生进入书院后都有双重身份,即既是其专业所在院系的学生,也是孟宪承书院的学生;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与学术发展由专业所在院系负责,第一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与养成教育主要由书院负责。此外,书院专门设立了“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作为书院学生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传统模式
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是传统模式的代表[4]。香港中文大学共有九大书院,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之精神推行通识教育,与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相似,其学生身上贴上了两张标签,一张是书院的,一张是学院的,学院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学科为本”的教学,书院则负责提供“学生为本”的教育。书院提供众多非形式教育机会,与正规课程一同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位、自信心、责任感等。以钱穆先生创办的新亚书院为例,创院宗旨在于承续中国传统文化,并使其与现代学术结合。崇基书院则强调学生要对中国及西方的主要文化传统有所体会及评估。
整体而言,三种模式的共同特点都是以设立书(学)院的形式来推进通识教育的实施。不同之处是三种不同类型的模式分别有着自己的价值理念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价值理念切实地体现在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
二、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教育大辞典》对“通识教育”阐述为:近代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以及据此实施的教育[5]。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识教育指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通常分属若干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门教育有别。书院开放式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培养个人品德,发展心智,提高综合素质修养,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课程形式一般分为形式教育和非形式教育两种类型。
(一)形式教育
形式教育是以课堂学习为主的教育。书院承担的课程主要是书院通识课程,其与大学通识课程两者共同组成通识课程体系。
1.课程开设原则
形式教育的开设原则因校而异,分类方式与各书院的培养目标与内容相关联,与一般的大学课程开设原则有所不同,具有明显的院本特征。本文将列举四类较有代表性的课程开设原则。
(1)分段而治
香港中文大学的善衡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两段:启导课程和总结课程。启导课程旨在明新,引导书院新生了解大学环境,积极投入学习及书院生活;总结课程旨在引导高年级学生及时把握机会,检视大学生活,进而前瞻一生[6]。初入大学的学生与高年级学生在价值观念、思维特征、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都有差异,根据年级段而设置的课程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即启导课程有助于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总结课程对于即将面临职场的学生而言起到指引推动的作用。
(2)因人而异
台湾中正大学的紫荆书院让书院学生自行规划与实施课程。书院学生可以评估本身需求,向书院通识教育中心提出课程申请,通识教育中心将协助规划适当课程[7]。根据学生个人学习兴趣规划课程,对于学生和通识教育中心皆是一种挑战,既要求学生审视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也要求通识教育中心有足够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是互相督促与提升的双赢系统。
(3)设块而施
复旦大学复旦学院推行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方案分为以下六大模块[8]: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台湾中正大学紫荆书院则是以行动与问题解决导向为设计理念,围绕核心能力指标设立课程,核心能力包括十大模块,即思考与创新、道德思辩与实践、生命探索与生涯规划、公民素养与社会参与、人文关怀与环境保育、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国际视野与多元文化、美感与艺术、问题分析与解决等[9]。将通识教育分块而设,反映了不同书院的学生培养目标,同时把书院的核心精神融于其中,复旦学院的文理兼并、紫荆书院的多元国际化视野在所设的通识课程模块中都展现分明。以紫荆书院的“思考与创新”模块为例,在第三学期课程中开设“创意思考与实践”,“思考”部分是通过对创造力(包括流畅性、应变性、原创性及精进性)的理论解释,并配合跨界的创新案例,让学生理解创意的内涵并懂得欣赏,“实践”则是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作品。这充分体现了紫荆书院“鼓励书院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时代,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对于问题的本质进行系统的正、反思考,并进行有意义的开创”的教育目标。
(4)取小而精
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推崇的人生价值是智慧与修养,人生榜样不是亿万富翁,而是学富五车的思想家、学问家。每学期主要课程一般只有3~4 门,但每门课需要学生完成大量的课前阅读和课后作业。学生在学期间,需要深度研修中西方经典著作,还必须完成古汉语、古希腊语、拉丁语等古典文明语言学习,兼修艺术理论及其技能等课程[10]。博雅学院在众书院中可谓独树一帜,“小”体现于课程数量较少方面,“精”体现在每年从入校新生中精选30名学生,是一所为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模式而专门设置的学院。这样的课程设置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更强调治学的严谨,课程也始终贯穿“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教学理念,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
2.课程选择原则
形式教育的课程选择原则较为宽松,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性,同时书院会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课程的改进与增设。另外,课程选择有年级特征,与书院的核心精神相匹配。
(1)个人兴趣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不同的书院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各书院也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开设通识课程,形成一种新的开放式双向选择的通识教育模式。书院根据学生需求开设通识课程是双向课程选择原则的精华所在,其相当于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做一份培养方案,也对学校的课程流动与师资配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2)年级导向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而设立,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年级选择相应课程。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规定,学生大一上学期必修《大学生活与学习》、大二及以上必修《学术与书院生活》系列课程、最后一年第一学期必修《专题讨论》[11]。台湾中正大学紫荆书院要求学生在四个学期分别选修以下课程:中正讲座(第一学期)、生涯知能(第二学期)、创意思考与实践(第三学期)和服务学习(第四学期)[12]。年级导向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划,课程并非独立设置,而是在书院核心精神之下的目标导向性设计,并与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相配合。
3.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与书院建立的核心精神与价值相挂钩,属于“院本课程”。香港中文大学的新亚书院着重中国传统文化,故学院的通识课程包括文化、社会、大学、人际关系等,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香港社会、大学生活等的认识与了解[13]。台湾“清华大学”的厚德书院以服务学习、体现社会关怀的精神为主旨,课程主要涉及服务学习、社会探究、生涯探索三个方面[14]。载物书院以跨领域多元学习、培养创意创新创业能力为主旨,课程分为新生探索、服务课程和大二学生主题探究式的跨领域课程(如环境与社会)[15]。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是以师范学生为主导的书院,针对师范学生实习和求职的特色,开发了《师范生求职实战演练课》,由书院参与该课程开发的教师担任不同主题课的授课教师[16]。台湾中正大学的紫荆学院体现了“结合老成与少壮以从事创造性学习,并谋求知识与生命热情的融合”的教育目的,开设生涯规划、服务学习、国际观、创新力、领导力与沟通力等方面的课程[17]。院本课程内容宽且实用,不同于专业课程,更强调学生对于社会的感知、能力的提升、文化的熏陶、未来的规划等,并将书院的价值理念糅合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新路径。
4.课程教学模式
书院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突破常规,包括学者引领、经典导读、助教相辅、小班讨论、多元考核、网络互动等富有特色的形式。
5.学分系统
用学分打通的方式将不同的通识教育课程统一在一个学分体系中。台湾政治大学的博雅书院开设的通识课程,着重人文和自然通识,学生若修满书院开设的课程,可以抵消大学规定的20个通识课程学分中的人文自然通识类学分。博雅书院的通识课程包括大学之道、日常物理、全球化与区域发展、世界文明与历史思维等。[18]
(二)非形式教育
非形式教育主要指形式多样,有利于书院精神传递的座谈会、演讲、表演、专题讨论、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非课堂教学教育,一般在课余时间开设。以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行知书院为例,该学院强调“教”与“育”相结合,整体构建了由知识课堂、实践课堂、文化课堂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的“实践课堂”就是非形式教育的典型。
1.分类方式
非形式教育可分为体验类(包括慢走、农村体验、与各领域杰出人士对谈、海外参与、文艺团体训练与企业实习等)、服务类(包括非政府组织实习、外籍子女陪伴、社工服务等)、专业类(包括口述史、博物馆志愿者、动物园讲解员等)、学习类(包括海外研修、外语学习营等)和个性类(包括以学生个人意愿为导向,尊重个体的需求等)。非形式教育的分类与一般意义的“课外活动”分类相似,但书院的非形式教育与形式教育相互依存,同时是形式教育的延展,更强调“知行合一”的理念。
2.特色活动
台湾中正大学紫荆书院的“圆梦计划”是该书院的一大特色,即学生可以在学期即将结束时提出申请,内容主要分为国际义工、学生交换以及筑梦计划。筑梦计划由学生个人或小组自行提出企划书,人数及内容不限,可以是环岛骑行、登山等,只要校方评估该活动对学生有益,便会给予经费补助[19]。诸多书院的非形式教育已形成系统,如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的学生骨干领导力发展特训营、教师暴走授课挑战计划、微公益等[20];西安交通大学仲英书院的谦谦君子养成之感恩关怀计划、博学近思计划、学友相携计划和自理自砺计划[21]。复旦大学五大书院的特色文化品牌包括腾飞书院的腾飞论坛、腾飞定向和腾飞月;志德书院的书院日、志德学子高中行、志德登高和志德诗文化节;克卿书院的克卿人节和克卿峰会;任重书院的任重沙龙、任重年华和任重扫除日;希德书院的导师论坛和卿云讲会[22]。特色活动不但是书院的品牌,也是学生进入书院后的功课,学生自主选择参加不同的特色活动,使之成为自己校园生活的常态,组织者也在活动策划中吸取经验。以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的学生骨干领导力发展特训营为例,从2013年至今已开展了四届,每届特训营的策划者间都互通有无,使特训营的组织更为细致、更有吸引力。
3.评价方式
学生的参与情况将被列入考核,作为其是否能够继续留宿书院或是评定奖项的依据。非形式教育的评价相对灵活,旨在鼓励学生在课外充实自我,评价准则依据不同书院的培养目标而定。
(三)形式教育与非形式教育交叉
书院致力于发展多元通识课程,教育类型亦有形式教育与非形式教育交融一体的方式。台湾政治大学的政大书院在“新生定位”部分的三门课程是形式教育与非形式教育相融合的方式:第一门为“学习生涯自我定位”,内容包括营期活动及衔接课程(形式教育+非形式教育);第二门为“大学入门”,透过定位活动与自我探索,了解生活环境及学习资源(非形式教育);第三门为“新生专题”,以书院教育的精神与重要元素进行设计规划,引导新生适应大学学习方式与生活形态(形式教育+非形式教育)[23]。华东师范大学的孟宪承书院以“生涯规划”为导向,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同时通过规划大赛、个性辅导等形式与课程相配合,也是两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三、启示
在书院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有诸多不同于学院课堂的有利条件,因此得到不同于学校课堂通识教育的独特效果。书院通识教育在相对固定和较小的范围内进行,能够达到全方位、全时段的全人教育目的。书院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发展心智,锻炼其为人处事的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合作能力等,是形式多样的教育。书院的通识课程设置既能体现书院精神要旨,也能培养学生通用能力。
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形式教育更应突出“院本”核心理念。以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为例,其参考国外博雅学院的经验,学生在本科期间研修中西方文明传统及经典著作,必修古汉语、古希腊语、拉丁语等古典语言,兼修艺术理论及技能。香港中文大学的新亚书院着重中国传统文化,学院的通识课程包括文化、社会、大学、人际关系等。在课程选择方面,制定个性化的课程方案,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学生的要求设计课程类型与内容。同时,书院课程的学分与学校的学分系统应打通:可以混编,即将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融入大学的总学分中;可以抵扣,即在书院所修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可抵扣大学其他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学分,因校而异;着重学生的外语学习,建立稳固的海外研修项目,基于双方设计,根据书院的院本课程目标建立不同的海外研修项目,以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为例,其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建立合作,于寒暑假选派优秀的书院学生出国学习,发挥合作学院的教师教育优势,使海外研修具有充分的针对性。
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非形式教育不只是丰富形式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多元发展的重要平台。学院通识教育着重“全人发展”的理念,融合学生的学习社区归属意识及跨学科需要。澳门大学的珍禧书院有高桌晚宴、院长晚宴、由校外嘉宾主讲的专题讲座或座谈会、兴趣小组、楼层活动及其他书院间的竞赛[24];新加坡大学住宿书院则通过大师茶叙等活动来推动师生与生生间的互动与理解[25]。各书院可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感受真实世界,与知名企业、社会组织、博物馆、书店、艺术馆等签订实践协议,让学生体验优质资源,包括了解这些机构的物理环境、组织文化与人才需求。此外,还可建立书院网上课堂资源库。资源来源可以是已公开的世界知名大学公开课,也可以是书院举办的各类讲座或沙龙,通过视频或音频的方式存储在云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学习。每位学生的观看记录都将被后台记录,作为评价方式之一。
注释:
①大中华区泛指所有有华人居住及活动的地区,如包括新加坡等地,本文特指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
参考文献: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EB/OL].http://www.buaa.edu.cn/index.htm,2014-11-05.
[2]北京大学元培学院[EB/OL].http://yuanpei.pku.edu.cn/category.php?cid=1&scid=10,2014-10-09.
[3][16][20]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EB/OL].http://mxcsy.ecnu.edu.cn,2014-11-17.
[4]香港中文大学书院[EB/OL].http://www.cuhk.edu.hk/chinese/college/system.html,2014-11-10.
[5]孔德懿,魏丹.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J].大学教育,2015(3):66-68.
[6]香港中文大学善衡书院[EB/OL].http://www.shho.cuhk.edu.hk,2014-12-05.
[7][9][12][17][19]台湾中正大学紫荆书院[EB/OL].http://www.ccuelite.ccu.edu.tw/home.php,2014-12-05.
[8][22]复旦大学复旦学院[EB/OL].http://www.fudan.edu.cn/channels/view/48/,2014-11-08.
[10]中山大学博雅学院[EB/OL].http://lac.sysu.edu.cn/,2014-12-10.
[11]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EB/OL].http://www.uc.cuhk.edu.hk,2014-12-11.
[13]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EB/OL].http://www.na.cuhk.edu.hk/,2014-12-11.
[14]台湾清华大学厚德书院[EB/OL].http://www.college.nthu.edu.tw/files/11-1090-5273.php,2014-12-10.
[15]台湾“清华大学”载物书院[EB/OL].http://www.college.nthu.edu.tw/files/11-1090-5273.php,2014-12-20.
[18][23]台湾政治大学政大书院[EB/OL].http://college.nccu.edu.tw/index.php?option=com_flexicontent &view=category&cid=147&Itemid=82,2014-12-20.
[21]西安交通大学仲英书院[EB/OL].http://www.xjtu.edu.cn/bksy/438.html,2014-12-20.
[24]澳门大学珍禧书院[EB/OL].http://www.umac.mo/rc/pjc/sim/index.html,2014-12-21.
[25]新加坡住宿书院[EB/OL].http://utown.nus.edu.sg/about-university-town/residential-colleges/,2014-12-21.
编辑 吴婷 校对 朱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