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在霞
[摘 要] 虽然近年济南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省会丰厚的文化资源禀赋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济南市文化产业投入虽不断增长,但强度不够;文化企业数量不少,但有规模有实力的不多;各类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文化制造业比较薄弱;专门针对大学生文化产业领域创业的政策措施依然较少等方面。济南市政府应充分借鉴外地经验做法,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产学研平台和产业投资基金作用,出台扶持大学生文化产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以此促进实现全市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济南市;大学生文化产业创业;外地经验;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B
近年来,济南市不断加大载体平台建设力度、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积极营造优质的创业环境,鼓励引导大学生投身文化产业,充分挖掘济南传统文化,实现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再上新台阶。我们在对济南市文化产业领域创业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提出了一些对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
一、济南市大学生文化产业领域创业的有关情况
(一)着力推进文化产业载体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实体经济。强力推进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目前,济南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单位达20857家,占济南市企业总数的13.83%。大力组织实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量工程,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16家。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把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产业园区(基地)以及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基地),加快全市专业文化市场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质发展载体。三是实现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等产业的相互融合。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步伐,努力全市部分重点园区打造成为示范基地,以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发展,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通过举办文化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博览会和济南市泉水文化节、动漫创意艺术节等一系列的活动,初步探索形成具有济南特色的文化节庆会展商业运作和盈利模式。
(二)着力推进文化产业政策建设
近年来,济南市通过完善的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实现济南市文化产业振兴。同时,把重点文化产业企业和重点园区建设作为政策扶持的重中之重,相继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涉及到与文化产业发展有关的金融、土地、财政、工商、税收、科技、人才等方方面面,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文化经济政策的基本框架。
(三)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平台建设
一是健全完善济南市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2014年成立了济南文化产业投资公司,与两家创投公司合作设立两支文化产业创投基金,专门用于对文化中小微企业的扶持。二是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强化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交流,与济南市的部分高等院校相继签订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议签,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通过不断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增强济南市的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综合实力和区域影响力。三是做强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加强与省内外知名院所的合作,充分发挥山东省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研究建设区域性的文化交易中心,重点服务并辐射山东及周边地区,做好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股权、物权、版权交易服务,并努力建成具有济南特色的文化交易集聚中心。四是搭建企业家服务平台。畅通与文化产业领域的知名企业家和专家的沟通交流渠道,每年、每季度定期举办交流讲堂,积极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为济南市的中小文化企业做好指导帮扶。依托文化产业的行业协会,加强文化产业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文化产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忧。五是健全文化产业宣传推介平台。在继续发挥好济南文化产业宣传推介QQ群、微信群、济南宣传网、市属媒体宣传推介作用的基础上,开设济南文化产业网,拾建济南文化产业宣传推介重要平台。
(四)着力推进大学生文化产业创业
一是着力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尽快出台推动济南市文化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各高校的大学毕业生能够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并开展文化产业的创业活动。支持文化产业园区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免费提供工商注册、财务管理、法律咨询、银行贷款、导师服务、政策跟踪、项目宣传等多项创业服务。二是搭建文化产业产学研平台服务大学生创业。做好与省内外高校文化产业研究机构以及相关创业团队的交流合作,通过税收优惠、创业支持等政策措施和完善的配套设施,鼓励引导他们落户入驻济南市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在济南市优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共同设立“文化产业教学实训基地”、“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为大学生在济南市文化产业的考察活动、研究活动提供支持。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积极与山东省已出台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做好对接,支持山东省工艺美院、齐鲁文化创意基地创业孵化中心入选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金种子”计划孵化基地,为文化产业创业提供了极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虽然近年济南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省会丰厚的文化资源禀赋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是济南市文化产业投入虽不断增长,但强度不够。近几年,济南市的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偏低,特别是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低,并且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二是文化企业数量不少,但有规模有实力的不多。济南市文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但大部分的企业是中小微企业,规模和效益偏低,大的骨干企业欠缺,影响了全市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三是各类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文化制造业比较薄弱。济南市文化服务业总量和占比均为全省第一,但文化制造业增加值滞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专门针对大学生文化产业领域创业的政策措施依然较少。虽然济南市高度重视大学生文化产业领域创业,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是还没有研究出台专门政策,针对性相对较弱。
二、外地在扶持大学生文化产业创业方面的经验做法endprint
(一)注册便利
一是开通注册绿色通道。杭州市在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创业注册登记窗口,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先服务,并提供全面的咨询业务。二是工商注册不再收取相关费用。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或者成立公司企业,都可以享受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三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对于大学生创业成立的公司企业,除了其他的特别规定,大幅减少降低企业注册资本。四是放宽经营场所限制。大学生可以租用写字楼进行创业,也可以在高校内部租用一些闲置房屋和场地进行注册登记。
(二)税收优惠
在杭州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利用的税务部门的绿色通道,在办理税务登记证时享受免费政策,并可以得到相关的注册培训。对于大学生创业兴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服务类企业,可以在税收方面享受减免政策。对于部分研发费用或开发费用,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加计扣除。
(三)创业补贴
对于在杭州创业的外地和本地大学生,杭州市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并以现金的形式给予创业补助。同时,对因资金紧张等原因,租房或购房创业存在困难的情况,也给予一定的补贴。
(四)金融支持和创业培训
部分城市通过银企对接的方式,创造便利条件,鼓励商业银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额度的贷款。上海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每年投入1亿元,组织协调大学生科技创业工作;一些城市尝试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对开办公司企业的大学生给予资金支持。西安市成立创业专家辅导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创业指导服务。
三、措施建议
(一)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一是建立投资融资服务平台。通过财政担保贷款、金融合作贷款、互保互助贷款、租金折股、服务折股等多种方式,为入驻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帮助解决创业初期资金问题。二是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整合技术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重点资源共享服务,综合技术服务支撑平台。三是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孵化基地信息资源服务门户网站,整合孵化基地内部资源,建立创孵中心企业项目信息库、创孵中心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等。四是人才培养培训平台。设立合理的培训课程,开展创业指导、创业评测、创业培训、人才派遣等创业服务工作。
(二)充分发挥产学研平台和产业投资基金作用
推动与驻济7所高校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实处,开展系列针对大学生文化产业创业的活动。今年,济南市启动两支规模一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建议对优秀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优先给予投资,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融资难题。
(三)出台扶持大学生文化产业创业的实施意见
借鉴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意见,在市场准入、财政税收优惠、金融贷款支持以及创业培训等领域,制定出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济南地方实际的“大学生文化产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从政策上支持大学生文化产业创业。
[参 考 文 献]
[1]孙福兵.文化产业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2(11)
[2]欧阳友权.文化产业人才建设:问题与思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3]王杏芬.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4)
[4]李丽芳.基于创造力价值链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
[5]熊姝闻.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3)
[6]戎彦.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与产业合作的若干思考[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10)
[7]王锋.我国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4)
[8]张蔚,杨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语境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创意与设计,2010(2)
[9]田淑贞.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10]金辉.解读美国硅谷地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责任编辑: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