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鏱”字考

2016-01-06 23:16姚权贵
辞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正字大字典俗字

姚权贵

(厦门大学中文系 福建 361005)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有个“鏱”字,释曰:“同‘錦’。”[1]《汉语大词典》(光盘2.0版)作:“zhānɡ,义未详。”按,“鏱”是“章”的增旁俗字,形体颇为普通,然前二书所收音义相出入,且均无引证,恐收录未确;查古代字书皆未见载,今《中华字海》、《汉语大字典》第一版、印刷本《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大词典》等亦皆未收;“鏱”字前代典籍不见,我们仅在明清刻本中找到6例;学界已有的疑难俗字考释类著述亦未见释。种种迹象表明,“鏱”是个典型的死字。

先来看“鏱”字的几个文献用例:

(1)《太宗文皇帝御制孔庙碑》:“鼓鏱皇皇,璆戞击,八音相宣,圣情怡怿。”(明陆釴《(嘉靖)山东通志》卷三十七,明嘉靖刻本)

(3)《服饰门·裳》:“(裈)《说文》云:亦曰衳,音鏱。字亦作惚。”(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外集》卷三十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册九四一,636 页)

(4)《康熙字典·人部》:侧,又同仄。《史记·平准书》:“公卿铸鏱官赤侧。”注:“赤侧,钱名。”(清同文书局刻本,子集中,21页)

(5)《寄苏眉源郡伯》:“罗山人鏱精于素脉,委蛇多暇,或有意乎此也。幸进而御之。”(明汤显祖《玉茗堂全集》尺牍卷三,明天启刻本)

(6)伏见天皇:秋八月癸酉立女御藤原鏱子为中宫,冬十二月丁卯号所生准三宫藤原愔子曰玄辉门院。(清王先谦《日本源流考》卷十二,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以上,前四例“鏱”字当皆为“鐘(鍾)”字。例(1)为“鏱”在明清刻本中早见者,其中“鼓鏱”并用,典籍“鼓鐘(鍾)”经见,“鏱”用作“鐘(鍾)”不待言。例(2)引鲍照《数目诗》,其中“歌鏱”字,《四部丛刊初编》本《鲍氏集》卷五《数诗》作“歌鍾”;《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艺文类聚》卷五十六《杂文部二》引《数名诗》亦作“歌鍾”;清乾隆五十五年湛贻堂刻本《陔余丛考》卷二十四《数目字入诗·鲍明远诗》作“歌鐘”。例(3)引《说文》“衳,音鏱”,检《说文》无此语,《广韵》:“衳,职容切,平鐘章。”则“衳”实音“鐘”。例(4)引《史记·平准书》,其中“鏱官”字,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史记》卷三十《平准书》作“鐘官”。《四部丛刊续编》本《平斋文集》卷三十《饶州堂试·九》:“公卿请铸鍾官赤侧,以一当五。其后二岁,赤侧以贱,而废三官。”“鍾官”是汉代主管铸钱之官,本与乐府铸鐘镈之“鐘官”相区别,王国维《观堂集林·齐鲁封泥集存序》:“鐘官,此乐府铸鐘镈之官,非水衡掌铸钱之鍾官也。”但“鐘”与“鍾”往往通用不别,如《正字通·金部》:“鍾,《汉志》‘黄鐘’,《周礼》作‘鍾’;《诗》‘鍾鼓’亦作‘鐘’,古二字通用。”因此,前四例中的“鏱”字,均为“鐘(鍾)”字。

后两例“鏱”字皆用于人名,当与“章”同。增加形、声偏旁,是汉字分化和俗字产生的重要方式。“章”的增旁俗字很多,如《龙龛手镜·心部》:“慞,音章,惧也。”又水部:“漳,音章,水名。”又马部:“騿,音章,马名。”等皆是。“鏱”字类此,可训“音章”,例(6)“藤原鏱子”一本作“璋”“彰”是其证,然是否为金名,并没有文献用例可以证明。但在用法上,正字或与其增旁俗字相同,如《字汇补·立部》:“章,又与樟同……又与獐同。”《康熙字典》同部:“章,又之亮切,同障。”与此相类,用于人名的“鏱”字当亦同“章”。

由此可知,明清刻本中“鏱”字实兼有二职:一是用作“鐘(鍾)”字,二是用于人名。以例(1)早见推之,“鏱”之为字,用作“鐘(鍾)”乃其初衷。然则以音、形考之,“鏱”是否可为“鐘(鍾)”之异体呢?先说字形,篆、隶“章”字末笔一竖皆上出作“”,与“童(重)”形体非常相近,如《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1985:174)引《相马经》作“”,又引《尚方镜》作“”。后世写本刻本亦然,如《敦煌俗字典》(2005:542)作“”。因此,加金旁的“鏱”与“鐘(鍾)”往往形近易混,如上例(2)中“歌鏱”字,“鏱”刻作“”,若不是“章”字末笔一竖直长可见区别,就容易误认作“鐘(鍾)”字。再说字音,“章”字《说文》:“从音十。”英藏S.388 号《正名要录》“右各依脚注”:“章,从音。”本是个会意字,《广韵》有“诸良”“之亮”二切。然考“章”与“鐘(鍾)”音亦可通,如《释名·释亲属》:“俗或谓舅曰章,又曰伀。”“章”“伀”一声之转,“伀”正与“鐘”同音。《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二十三》“背尊章,嫖以忽”师古注曰:“尊章犹言舅姑也。今关中俗妇呼舅(姑)为鍾。鍾者章声之转也。”《丛书集成初编》本《韵补》卷二下平声“鍾”引作:“章者,鍾之转也。”《说文解字注》“材”字条下按云:“汉人曰章,唐人曰橦,音鐘。”《字汇补·立部》:“章,又之风切,音中。”皆“章”与“鐘(鍾)”音同之例(按,《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汉语大词典》“章”字皆失收此音义项)。今“鏱”字“从金从章”而作,与“鐘(鍾)”形相近、音可通,其异体关系似可沟通。

但是,以“鏱”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始见于明清刻本,使用时间未久;明清以来的汉语字书不收,在所收“鐘(鍾)”等相关字条下也未提及;文献用例太少,不能与“鐘(鍾)”同用,反映增旁俗字“鏱”与“鐘(鍾)”的字际关系还没有得到社会和文字学家的认可。张涌泉先生(2010:48)《汉语俗字研究》指出:“合理的增旁俗字产生后,往往迅速为社会所承认,成为‘正字’而进入流通领域……成为正字系统的组成部分。相反……‘无理’的增旁俗字则很难为社会所承认,而往往只是昙花一现,便销声匿迹了。”“鏱”即后者也。考“姑章”字近代增旁作“嫜”,为前者“姑”从女类化也。《正字通·女部》:“嫜,杜甫诗‘何以拜姑嫜’,通作章。”《康熙字典》同部:“嫜,《广韵》、《集韵》、《韵会》‘诸良切’,《正韵》‘止良切’,并音章。”然“嫜”实与“鐘(鍾)”音亦通,《大正藏》第五十四册《一切经音义》卷三十四“妐姑”条:“又作伀,同之容反。《释名》云:俗谓舅嫜名伀。”“嫜”与“妐”“伀”一声之转,皆与“鐘(鍾)”同音。“鏱”与“嫜”盖相类也,但相比而言,“鏱”的地位却大不如后者。

最后再看“鏱”的贮存情况,《中华字海》、印刷本《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大词典》失收“鏱”字当补;《汉语大词典》(光盘2.0 版)音“zhānɡ”不误,可增补“人名”为义项;《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谓“同‘錦’”,“鏱”与“錦”形音皆疏,不知何据?另,“鏱”与“鐘(鍾)”音同形近,又有文献用例,为其或体可也,今之大型语文辞书不妨增之。

附 注

[1]为便于字形比较,本文“錦”“鐘(鍾)”等相关字形采用繁体。

1.班固(东汉).汉书(颜师古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段玉裁(清). 说文解字注(影印经韵楼藏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

4.汉语大字典字形组. 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

5.黄征. 敦煌俗字典.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刘熙(东汉). 释名(《续修四库全书》第189 册毕沅疏证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7.释行均(辽).龙龛手镜(影印高丽本). 北京:中华书局,1985.

8.释慧琳(唐).一切经音义(影印《大正藏》本第54 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9.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吴任臣(清). 字汇补(《续修四库全书》第233 册影印清康熙五年汇贤斋刻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1.杨宝忠. 疑难字考释与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2005.

12.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13.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增订本).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4.张玉书(清)等. 康熙字典(影印清同文书局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58.

15.张自烈(明). 正字通(影印清康熙九年弘文书院刻本).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16.周祖谟.广韵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60.

猜你喜欢
正字大字典俗字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佛典疑难俗字补考
《日用俗字》词语考释九则
新出北朝墓志俗字例释
敦煌书法难僻字举隅(十四)
敦煌书法难僻字举隅(十一)
敦煌书法难僻字举隅(九)
心正字正的柳公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