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 崔佳 蔡妍
【摘 要】围绕高校育人功能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研究,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以团队中的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为主体,提出创新创业团队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路、措施,开展创新创业团队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建立“基层党建、创新创业、项目育人”三合一的工作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团队 基层党组织 创新创业 师生互助 项目育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018-0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不断地发生改变,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教育理念不断涌现,并付诸实践。在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逐渐显现。而现阶段,国家和高校都高度重视在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继出台有关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涌现,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推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中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促进高校育人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的现状
相比较传统教育教学活动而言,在引导学生学习、参与、实践和就业的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应用性特点突出,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能吸引具有共同兴趣和技能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
相比较传统的专业和班级的组织构成来说,创新创业团队大多由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学校的大学生组成,成员之间依托创新创业团队开展联系、交流和沟通。在此过程中,创新创业项目成为了串联学生的主要载体,而在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中,基层党团组织缺乏合适的工作切入点,在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的引领、指导和支持力度较弱。
二、创新创业团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
依托“以学科专业为纽带,构建师生党员互动共进模式”的实践模式,遵循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坚持以“生”为本和“师生共长”为指导理念,探索推进大学生实践锻炼“1+2+N”工作平台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三联动”工作平台。基于以上的经验,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中将推动实施以“育人项目党小组”为形式的“3+3+3+N”实践育人服务模式研究,以期能在自主性与自觉性较高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中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开辟新的工作思路。
基于以往工作经验,结合现阶段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的实际,以发挥学生“三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为出发点,以成立“学生党员学习实践探究型发展团队”为载体,以实施学生“三创(创新、创业、创优)”教育实践活动为重点,以着力打造“三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生党员和党组织为落脚点,着力建设以创新创业团队为载体的具有“信念坚定、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特征的系学生党支部领导下的N个党员小组,尝试构建“三自+三创+三型+N组”的实践育人服务新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党员主体地位,以培养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党员在党性修养、专业学习、技能培训等方面和谐发展,并将这种优势辐射到整个创新创业团队中,促进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中党组织建设的措施
加强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既是当前党建面临的重大课题,又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
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拓展、以点带面、影响一片”的工作思路,瞄准学生成长中的“渴望点”和“需求点”,找准基层党建“着力点”,增强党支部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一)项目的选定:育人为本,审慎规划。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结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等工作实际,分别在第一课堂选定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导航工程”推进项目,在第二课堂设立“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实践中心”、N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团队和服务社会的志愿服务小组等。
(二)党小组的组建:师生共建,设岗定责,整体推进。按照“尊重意愿,挖掘特长,师生共建,榜样示范”的原则,选派具有相关专业技能或知识背景,同时兼备中共党员身份、思想政治觉悟水平高的专职教师,以师生共建党小组的形式进行项目管理和推进,推动两个课堂联动。
1.组建创新创业项目梯度党小组,引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风。系党总支制订项目实施方案,选聘专业导师和辅导员实施项目检查及考核等工作,在每个项目党小组中,把握不同年级学生的构成及学生党员比例,形成学生年级与实践经验梯度和传帮带、共进步、促发展的浓厚氛围,提升培养质量。
2.组建社会志愿服务党小组,有效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组织建设具备专业咨询资格、具有服务地方发展规划能力的教工党员、学生党员为成员的党小组,强化责任和服务意识的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利用先进文化和专业特长了解社会、服务基层。
(三)党小组的任务:“把握方向,凝聚人心,锤炼党性,务实创新,服务奉献,榜样引领”。“把握方向”要求党小组的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忠诚于学生成才成长事业;“凝聚人心”要求党小组的工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以大学生群体为基础,充分发挥党的引领作用;“锤炼党性”要求党小组在工作过程中,坚持理论学习,用党的最新的思想方针政策武装自己;“务实创新”要求党小组在工作过程中,紧密贴合实际、贴合大学生群体的最新发展变化,不断地发展创新;“服务奉献”要求党小组在工作过程中,时刻铭记并积极践行党的宗旨,将师生的个人成长与高校的育人事业有机结合起来;“榜样引领”要求党小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工作过程中,以身作则,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辐射周边,扩大党组织的作用和示范性功效。
(四)党小组的组织:统筹指导参与,党内党外监督。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党员师生互相配合,共同促进。教师党员以思想引领和专业指导对创新创业团队成员进行广泛的引导和教育,学生党员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大力推进项目工作的开展,实现在“有项目的地方有党员,有党员的地方有党组织”,保证党员教育工作、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高校育人工作三不误。以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暑期社会实践”为载体,在每个党小组中开展业务与专业知识培训,开展各类讲座、座谈等培养活动,促进党小组学习、创新、服务能力全面进步。
四、可达到的预期目标
依托创新创业团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模式创新,这类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在实践运作过程中,可预见的能达到以下四点预期目标。
(一)“小”载体,“大”教育。通过构建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的党小组,可提高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突出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团队的成员甚至是其他的学生了解、学习党的先进性提供现实范例。
(二)“小”切口,“大”品牌。通过成立项目党小组,做好传帮带,促使学生确立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问题大家提、是非大家辩、道理大家论”互动方法,促使“个人学习”带动“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影响“个人学习”,着实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找准学生成长“渴望点”和“需求点”。当前国家迫切需要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同时学生迫切希望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和实现人生价值。系党总支抓住社会期待和学生成长需求这个“契合点”,创造性地为学生党员成长成才服务。
(四)师生共建,和谐育人。师生共建,将教师党员团队纳入学生的知识和党建共同发展的范畴,扩大了党建的引导力量;和谐育人,针对性地为党组织和党员师生引路子、搭梯子、压担子,促进党员师生间互相沟通,搭建桥梁,使在文化及专业上相互熟识的党员师生双方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切实做到党建工作全面开展,实现党建和专业的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刘文伟,黄国彪.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药学教育,2011(6)
[2]王敏.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探析[J].学习月刊,2012(18)
[3]张雅静.高职院校建立“功能性党小组”可行性分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5)
[4]张健.浅析“生态型”高校学生党建系统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9)
[5]田春艳,赵乐天,徐长恩.发挥高校学生党员主体作用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专项课题(2014ZZZ027)
【作者简介】张 云,男,湖南东安人,硕士,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