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

2016-01-06 09:35张健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巨石泰山石头

张健

方才见识过济南泉水的灵秀温润,我们又要领略泰山石头的伟岸雄浑了!泰山当然是一座人文的山、历史的山,它在这些方面的积淀太过深厚,然而在我看来,泰山却首先是一座石头山。当我在暮色中来到泰山脚下,仰头眺望山色的一刹那间,我是真正地被震撼住了。我看到巨大的山石在晚风中寂然伫立,像一头庞然巨兽,虎踞龙盘,仿佛正默默俯瞰着脚下的子民。三两只晚鸦恰于此时撞进我的视野中,健翎背后是一片黛青的山色与莽苍的云天。在这无边的庞大与静谧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敬畏与永恒。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迫不及待地抬脚踏上泰山道。脚下是无穷无尽的石阶,印痕累累的大青石蜿蜒而上,经过远处的十八盘,穿过险峻的南天门,最后抵达玉皇顶。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人流,那些昂首阔步、满面春风的多是上山的游人,此时艰难未遇,胜景在前,满心欢喜得仿佛要去吃喜酒;那些满头大汗、步履沉稳的多是下山的归客,欣赏了闻名遐迩的“泰山日出”,感受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滋味,心愿已偿,走得便不再峻急,加之一夜露宿山巅,劳顿已久,步履自然既慢且沉;那些面色祥和、埋头走路的,我猜多是当地的山民,因为朝夕相伴,亲密无间,泰山早已融进了他们的生活,再也用不着左顾右盼,徘徊流连了,而一树一石,一鸟一虫,却莫不谙熟于心。

我此刻也走在那昂首阔步的登山队列里,但因为是再来泰山,对极顶的风景已有领略,便不再急匆匆地往山上赶。我所感到快乐的,是缓步于泰山道中,欣赏那怪石嶙峋、空翠湿衣的沿路风景。巨兽般的泰山石在道旁横逸斜出,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古怪姿态,仿佛一个个都具有灵性似的,流露着一派不事雕琢的天真之趣。石头后面多长松柏,枝干虬张,苍劲葱郁,两旁的枝叶都往道中掩映,千叠万簇出一条翠绿的山道。有不知名的鸟儿在枝上鸣叫、跳跃,便带动了落叶枯枝簌簌掉落,偶有一两片落在了我的头发里与脖子上,顿感到微微的凉与轻轻的麻,心里却大为畅快。就在那一瞬间,我感到了精神的释放,感到了自己的生命仿佛从久成惯性的沉闷中脱缰而出,在这鬼斧神工的巨石道与林木阵中驰骋奔突。我想到了大诗人李白的名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这般心旷神怡、潇洒不羁的诗句,也许只有诗仙足以出之,也只有泰山足以当之。李白真是一位性情诗人啊,喜就喜得比人更热切、愁就愁得比人更悲苦,他的生命实在是困顿得太厉害了,他压抑着的诗情在遇见泰山之后,终于有了洪水火山般的释放,这样的诗句是必得诞生于名山,也必将流传于后世的。我也更深切地体会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如此挚爱名山大川,原来在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去看景的,而是去洗心的,因为在山水险峻之处,更容易远离世嚣,洗净尘垢,使情怀与山水相激荡,使人心与天地相呼应,使自己的智慧借到日月的一点光辉。

所以,也难怪泰山道上俯拾即是前人的遗迹了。山是名山,石是巨石,心有所感,便铭刻其上。据说泰山汇集了中国历史上16个朝代的1242块碑刻杰作,堪称碑刻艺术的洋洋大观。我沿路看过去,印象颇深的有“云路”,有“虫二”,有“果然”,有“五岳独尊”,有“昂头天外”,有“仰观俯察”,还有汉武帝的无字石碑,有唐明皇的《纪泰山铭》,有孔子的“小天下处”……其中最令我遐想联翩的,当然还数“小天下处”。站在这块石刻前,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观泗水而悟“逝者如斯”的身影仿佛就立于我的眼前。孔子登山观水,其气势其才思,都尽显一派哲人风范,他的心中念念不忘的总是“天下”与“人生”的宏大命题。他所代表的儒家文化,也正与这巍峨沉稳的东岳泰山,与这深沉辽阔的齐鲁大地气质相投。我由此想到,如果真要理解儒家文化,恐怕登一次泰山,走一趟曲阜,要比在儒家经卷里皓首穷经有用得多。

泰山的山顶真是少有的开阔与平整,无数的巨石像被巧手安排过一样,镶嵌成了一张巨大的石桌。在我见过的大山中,有的斧劈刀削,险到极处;有的林泉曲折,幽到极处;有的万峰归朝,奇到极处;有的云蒸霞蔚,美到极处。而泰山给我的印象则是巨石巍峨,稳到极处。从山脚到山巅,我这个印象不断地得到强化。也难怪人们崇拜泰山的石头,总爱说“重如泰山”“稳如泰山”了,泰山真是朴重大方的代名词啊,泰山的石头真是泰山的精髓啊,泰山的美也更多沉淀在那些亘古不移的大石头上吧!

于是,从泰山归来,我什么也没带,单单带了一个泰山“石敢当”。

猜你喜欢
巨石泰山石头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别小瞧了石头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巨石:千古之悲痛,书法之绝唱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搬开“巨石”,笑面考试
如何搬运金字塔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