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锋
11点10分G125次列车,北京南开往济南西。抬头看表已经10点一刻了,提着行李站在北京东土城路边,面对眼前令人绝望的北京交通,我果断地选择乘坐地铁,不到半个小时赶到北京南站,庆幸之余,还来得及吃上一碗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坐在飞驰的高铁上,一路向南,向东,去山东。
中国人喜欢以地理位置划分人群,比如北方人、南方人,大致是以长江或淮河为界。省份名称又惯以江河山川来命名,河南、河北的河指黄河,湖南、湖北的湖是洞庭湖,当然还有山东和山西。古时的山东是指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即秦国东边的整个中原地区。《史记》中所记载的山东均指此区域。唐代诗人章碣《焚书坑》一诗曾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所指即是。如今作为行政区的山东始于金代,元朝置山东道,明朝设山东布政使司,形成了与今天山东省大体相同的版图,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清朝正式设山东省。这里的山就不是指崤山了,而是指太行山。
天人之山——泰山
从北京到山东,高铁以300公里的时速飞驰在华北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泉城济南。太行山并不在山东,但这里却有另一座伟大的山,千百年来它的地位从来无山可撼动,至高无上,在中国人心中,它是离天最近的地方,是一座可以与天进行沟通的圣山,它就是帝王封禅之地——泰山。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普通百姓登临过泰山,文人歌颂它、画家描绘它、书法家在它的崖壁上留下墨宝,帝王以登泰山封禅为无上荣耀,更多的普通百姓或流连于它的壮美,或以它为神祇顶礼膜拜,泰山化为了中国人精神世界不可或缺之山。
14年前,我曾和一帮大学同学两度登上过泰山。当年的我们正值青春,热血沸腾、无所畏惧,眼中看到的只有泰山的雄伟,十八盘的险峻,日出时的蓬勃之美……此次三登泰山,14年已逝,青春如流水一去不返,驻足三义柏前,想起当年与另二位同窗好友曾在此留影,心中并不伤感,更多的是想念,想念那些年飞扬的青春、想念那些年简单的快乐。再看泰山,依旧屹立于眼前,它的伟岸、沧桑、一级级拾级而上的石阶并没有丝毫改变,变化的不过是三义柏的年轮多了几圈、山路上的挑山夫少了几个,而我也不再年轻,再上南天门时已没有了勇攀十八盘后胜利的喜悦,乘坐缆车十分钟即可抵达,没有了劳累,也缺少了克服艰险登上顶峰的快乐。通往南天门的路上行人如织,大家弯下腰一步一个台阶,迎着太阳汗流浃背,望着蜿蜒看不到尽头的十八盘艰难攀登,他们疲倦、劳累、驻足休息,眼神中却充满了希望和快乐,那是从内心迸发出的最简单却最真实的快乐。付出后的收获固然值得庆祝,但更多的快乐就隐藏在我们艰难攀登的路上。从天街至玉皇顶一路上有许多石刻,气势恢宏、美不胜收,那是从秦代至今的历史印记,石刻的背后不仅是书法的艺术之美,不仅记载了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也不仅抒发了对泰山的歌颂,更是中华民族对泰山上空那片天的无比敬畏与无上尊崇。
圣人之地——曲阜
山东人常以“齐鲁大地、孔孟之乡”自称,言外之意,来山东不去孔子的家乡曲阜,便算不上真正来过山东了。孔子出生在曲阜、生活在曲阜,死后也葬在了曲阜,因此这里也就有了孔庙、孔府、孔林的“三孔”。2000多年来,中国历经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民国,每次朝代更迭无不血雨腥风、生灵涂炭,无数皇宫被毁,多少盛景不再,却唯有曲阜“三孔”不仅保存完好,历朝历代还不断增修扩建,对孔子更是祭祀不绝、代代加封,足见国人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尊崇备至。
孔庙坐落在曲阜城中,又称“阙里至圣庙”,是祭拜孔子的地方。它始建于公元前478年的鲁哀公十七年,也就是孔子刚刚去世的时代,经两千四百余年而祭祀不绝,是中国渊源最古、历史最长的一组建筑物。走进孔庙,不禁被这里的规模宏大、精美绝伦的建筑所吸引,一切均照皇家规制,难怪梁思成称这里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堪与北京故宫媲美。距离孔庙东侧不远的地方便是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从汉代开始,历代王朝无不尊崇孔子,对其嫡系后裔也眷顾备至,优渥有加。汉元帝封孔子十三代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二百斤,宅一区”。宋至和二年仁宗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从此延续至今。走进这座九进院落,屋宇亭轩鳞次栉比、长廊曲径、扑朔迷离,处处雕梁画栋,更加显得富丽堂皇,难怪世人称孔府为“天下第一人家”。曲阜城北步行1公里便是占地3000余亩的孔林,又称“至圣林”。顺着长达1000米的孔林神道,两侧苍松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这里是孔子和他后世子孙的专用墓地,在长达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成为了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和人工园林。
站在孔子墓前,不禁思绪万千,儒、释、道并行于中国二千余年,但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非儒家思想莫属。孔子这位出生在曲阜尼山的鲁国人,用他的儒家思想教化、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其影响延续至今。儒家所倡导的“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成为中国人修身之标准;“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成为待人接物之准则。千百年来儒家思想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泉城济南,大明湖畔,悠闲的市民或闲坐岸边,或于柳荫下漫步,或水边独坐垂钓。王府池子里的一池清泉,飘荡出游泳者的欢声笑语,一座城因水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一座城的生活离不开水的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更离不开文化的熏陶,感谢山东这片土地,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峰和心灵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