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石
【摘要】《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丰碑、经典之作,《围城》是中国近代小说中的讽刺杰作,在某些程度上对《儒林外史》的传承和创新,本文主要对两者的讽刺艺术进行对比。
【关键词】《儒林外史》;《围城》;讽刺艺术:对比
作为古今讽刺小说的两部经典著作,在讽刺艺术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时又各自个性鲜明。
一、《儒林外史》与《围城》讽刺艺术的相似之处
《儒林外史》和《围城》在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时均使用了讽刺的方法,讽刺艺术构成了两部作品的主体艺术特色,其诸多异曲同工之处:
“喜剧形式,悲剧人生”的讽刺艺术,在《儒林外史》中,喜剧性与悲剧性往往是形影不离,马二先生是一个悲喜交融艺术典型。一方面是他迷信八股的迂腐气:他至虔至诚地礼赞八股,诚诚恳恳地奉劝别人悉心举业,一心系在功名富贵、八股刻本之上,沉迷不可自拔;同时,作家又刻画了他古道热肠的君子之风:慷慨倾囊,主动为朋友消灾泯祸,奖掖后生,馈银赠言,温煦之气直拂人面。这两个性格在马二先生形象中既彼此对立,又互相渗透,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撕破其迂腐气是喜剧性的,这嘲讽了八股的毒害,君子风的被贬损则是悲剧性的,这也批判了八股制。正是在否定八股制对人性的戕害这一点上,马二先生形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高度融合,凝为一体。《围城》以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经历为线索,通过他喜剧性、流浪汉式的命运揭示了现代中国某一类人的共同命运。在戏剧性的情节之下蕴藏着浓浓的悲剧意蕴,从而促使人们对人性和生存环境的深深的思索。利用被讽刺对象的相互攻奸,在自鸣得意之时,因意外干扰而大煞风景,从而将人物心灵深处的丑恶揭露出来,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
善于运用细节的雕琢表现人物的心理,实现讽刺的艺术效果。《围城》中作者对于细节的描写精心雕琢、匠心独运,尤其是具有讽刺意味的细节更是生动传神,在人物的刻画中往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褚慎明自称一生最恨女人,眼睛近视不配眼镜是因为怕看清女人的脸,但是一和苏文纨交谈,却激动得“夹鼻眼镜泼剌一声直掉到牛奶杯里”,这一细节的生动描写,传神地描绘出褚慎明那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形象。除此之外,对高松年、孙柔嘉、李梅亭等众多人物都有细节上的雕琢,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补充和强化作用。真切传神的细节描写,也是《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一大特色。
二、《儒林外史》与《围城》讽刺艺术的差异
《儒林外史》与《围城》在讽刺艺术的运用有诸多相同,可以说是后者对前者的传承;同时彼此在讽刺艺术上又各自个性鲜明鲜明。《儒林外史》的讽刺效果主要通过情节的发展逐步自然流露,把辛辣的讽刺融化在不动声色中与似乎无动于衷的客观描绘里,而不是那种露骨的讽刺,愈含蓄愈有味。而《围城》钱钟书先生不以情节曲直取胜,而专以百科全书的文采知识。尽情逆转嘲讽时人时事中的缺憾,荒诞不经的冒险,千奇百怪的人物列传,似是而非的论争,皆是其引人入胜处。至于对宗师大儒、典章经籍的揶揄,则更是为精华所在。如对高松年的描写:“高校长肥而结实的脸像没有发酵的黄面馒头,谗嘴的时候,咬也咬不动他,一条牙齿印或皱纹都没有。”小说中像这样大段大段充满睿智、哲学意味的议论很多,作者总是先于人物表演前表明态度。
讽刺艺术在作品中的价值不同,也体现了中国更次小说的发展,《儒林外史》中主要还是依靠小说情节的发展丰富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讽刺仅是作为作品中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之一。《围城》的讽刺艺术是作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不仅仅是塑造人物的表现手法,更是构成了作品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它是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情节和人物性格之外的,无论是叙事,还是写人,写人物的肖像、心态、性格、思想感情,写人物的矛盾、纠葛,甚至写外部环境均充溢着强烈特有的讽刺味,无法从作品中将其剥离。
三、结语
《儒林外史》的主体是揭露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丑恶,虽然讽刺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社会的大部分阶层,但为了追求批判的整体性(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却忽略了对人性层面的、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人物的立体感不强,各阶层人物存在“类化”的倾向。《围城》的“视点”是文化的批判。人物都是讽刺批判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读者的期待视野的下降;另外作品中大量运用各种知识,如哲学、宗教、社会学、生物学、教育学等,以示博学,增强说服力,但在无形中加高了入门的门槛,提高了对读者的要求,要读懂、理解作品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面,否则,无法洞悉作者的真正的意图,那么关于作品的种种争议也随之产生了。对“围城”多种理解便是明证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李春社. 《围城》与《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比较[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1,(1):78.
[2] 陈 彪. 《围城》与《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比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15(5):99.